分享

雨读诗经(70)兔爰:有兔爰爰

 乐水无涯 2021-03-31

      全诗共三章,以兔和雉作比。兔性狡猾,用来比喻小人;雉性耿介,用以比喻君子。

诗经·王风·兔爰

有兔爰爰(yuán),雉离于罗。

我生之初,尚无为;

我生之后,逢此百罹(lí)

尚寐无吪!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fú)

我生之初,尚无造;

我生之后,逢此百忧。

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chōng)

我生之初,尚无庸;

我生之后,逢此百凶。

尚寐无聪!

图片

罗、罦(fú)、罿(chōng),都是捕鸟兽的网,既可以捕雉,也可以捉兔。

以免、雉作比较,兔狡猾而难获,所谓“狡兔三窟”。雉鲜明,秉性介直,容易被人抓到。狡兔以喻小人,雉以喻君子。

但诗中只说网雉纵兔,意在指小人可以爰爰(逍遥自在),而君子无故遭难(离于罗、离于罦、离于罿)。通过这一形象而贴切的比喻,喻示“小人”之得势放纵,“君子”反遭祸殃。

苏辙说:“世乱则轻狡之人肆,而耿介之士常被其祸。”

       诗的中间是以'我生之初'与'我生之后'作对比,表现出对过去的怀恋和对现在的厌恶:我年少时候,天下太平无事;我成年之后,频频遭遇灾祸。

文中三章的结尾反复表示“尚寐无吪”、“尚寐无觉”、“尚寐无聪”,诗人宁可从此长睡不醒,不说话、不看到,不听到以求解脱。

新近出土的战国楚简《孔子诗论》说:“《有兔》不逢时。”《孔子诗论》认为《兔爰》这首诗所表达的是一种生不逢时的情绪。这是一种直观的概括。

图片

        汉魏之际,著名的文学家蔡邕,他有个博学多才、精通音律的女儿,即女诗人蔡文姬。蔡文姬第一次嫁给河东卫仲道,却遭夫丧,然后返回娘家。接着她被董卓强迫迁到长安,后来遭匈奴左贤王俘虏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建安十二年,曹操才将她从匈奴的手中赎回。

        除了生逢乱世的感伤,蔡文姬又为思念异地两个孩子所苦,从长诗《胡笳十八拍》中可深切感受到这股心酸。蔡文姬起头便感叹:“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命运如此,似乎也只能诉诸天地不仁了。

        近代学者俞平伯是位著名的“红学”专家。他出生的那一年正值公元1900年,清末民初,一个动乱不安的时代,他在《我生的那一年》开头便感慨:“《兔爰》诗曰:'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诗固甚佳,可惜又被他先作了去。”俞平伯在此文中道尽时代的种种战乱,并借由《兔爰》一诗吐露百姓的心声。在动荡的大环境想要有所贡献,也许是他日后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的缘故吧!

      蒋捷的《听雨》,蒋捷的一生,同样的生不逢时,他没有当过一天南宋的官,却做了一辈子南宋的守灵人,他用他写诗词的笔,代人写家书谋生,坚守自己的本心。

图片

       《王风·兔爰》的作者生不逢时而有生不如死的悲观,其实倒不如蔡文姬、蒋捷的顺应,俞平伯的反抗。面对命运的不公,只能尽力改变,而倘若环境不容改变,那么,起码学会适应,因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陈忠实《白鹿原》

本文及同系列文章皆为江南文社原创,
只做社内学习交流使用,转载著名出处,禁侵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