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绪时期泸州城图

 昵称54186773 2021-03-31

清光绪八年(1880年)泸州城图

    周汝洪

在清光绪八年(1880年)《直隶泸州志》中,载有一幅泸州城图,今据原图清绘、校改并略加解读,以飨读者。

光绪时期泸州城图

图1 光绪八年(1880年)直隶泸州志中泸州城池图

光绪八年(1880年)《直隶泸州志》中的泸州城池图,与之前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直隶泸州志》中泸州城池图完全相同,因光绪八年图较清晰,故选用。

原图是示意性质。如:将泸州城绘成正方形,其实应是东西窄(东西门直线距离约700米)、南北长(南北门距离约1300米),西城垣短,东城垣长的梯形。此外,图上将城墙和建筑以立体表示,而地形则未反映,似乎泸州城建在平地上。实际泸州城建在忠山余脉的东坡,西城墙基比东城墙基高出30~40米,城内最高是西北角钟鼓楼以西以北,城内有水井沟一条大沟和白招牌等小沟。白塔寺为一小高台地等等。

光绪时期泸州城图

图2 校改后的光绪时期泸州城图

但该图基本显示了当年泸州城的雄姿。当年的各种建筑今已全部淹灭,靠此图得以证明其存在,所以此图具很高历史价值。

为使读者看得清楚,特将城垣内部分另清绘为图2。在图2中,将城垣按实际正确方位校正,各类建筑用不同颜色区分。同时改正了原图中个别错误(如黄州馆应在西门正街南侧,水星阁应在道署院内,会府与龙神祠、养正义塾实际为比邻。州判署(分州署)名字错注在开福寺位置(据嘉庆二十五年《直隶泸州志》)、遗漏吏目署等等。并增注光绪泸州志文中有记载的当时的街名。

现对光绪泸州城池图作一些解读如下。

1. 历史背景

明末张献忠之乱,宋、明泸州城已全毁。图1、2所示,是在清朝重新修建起来的新城。

明末天下大乱。李自成、张献忠于陕西起兵。李自成向东,最终杀进北京,灭了明朝。张献忠初东进两湖,1634年开始两进四川,与明兵缠斗。崇祯十三年(1640年)首次攻陷泸州,后泸州被反复争夺。到1644年,张献忠已占领四川盆地大部,在成都建立大西国,当了大顺皇帝。但这年多尔衮已打进北京,建立了大清国,顺治皇帝即位。随之清兵从陕西方向进攻四川。在明军和清军夹击下,张献忠无心恋战,匆忙江口沉银、率众向川北溃逃。临行时实行“三光政策”(金银抢光、人杀光、房屋烧光),成都、泸州等成一片焦土。1646年,张献忠在川北西充被清军射杀,其残部还活动在川南一带近十年。直到顺治十年(1653年)前后,清廷才基本平定四川。

明末这场战乱,使四川遭受了史上最惨重的人口锐减。明末时,全川人口达800余万户。到清初,统计全川仅有8万余户,为战乱前的1%。而这8万余户,还主要是分布在盆地边缘、战乱较轻的地方。盆地内主要城市如成都、泸州等,均成为空无一人的死城。清初来四川上任的官员,见状纷纷上书朝廷请求移民。至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清廷正式颁诏,下令从四川邻省向四川移民。并规定携家口入川者,按人头配给土地,五年不交赋税,新生人口永不加赋。在此政策下,从康熙中—晚期起,周围各省民众大举入川。史称“湖广填四川”运动(注:这里的“湖广”,是指湖北、湖南。因明朝及以前,两湖尚未分开,称为湖广省)。到乾隆晚期,运动才基本结束。从1700年至1790年,近百年时间,总共入川人口达百万有余。四川盆地依靠这些移民,才逐渐恢复了生机。

1652年(顺治九年)清廷派来四川的总督,因成都为空城,遂将四川省会设于虽边远但城池基本完好的阆中。直到17年后(康熙八年,1669年)才将省会迁移回成都。

清廷派来泸州最早的官员是1658年(顺治十五年)来泸任知州的何起鹏。来时统计全泸州本县城乡(不包括江安纳溪合江等外县)人口共800余户,约二千余人。其中,在城内的大约仅十余户30~40人。而且基本上是外来户。清初泸州几任州官的主要任务就是招徕、安置移民。不久(康熙十二年,1673年)云南吴三桂反,叛军由叙永方向入川,泸州又起战事。1678年 (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病死。至1681年 (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乱全部平定。四川从此无战事,泸州才开始城市建设。

从清朝泸州人口统计图上可见,泸州城区人口,从顺治十五年的40余人起,经过移民,到乾隆时期增加到数千人,再经一两代繁衍,到嘉庆时期人口达到1—2万人。光绪时期达到5万人左右。

光绪时期泸州城图

图 3 清初—民国时期泸州城人口增长示意图

(注:①此处人口为指城区固定户口人数;②光绪以前,泸州志载为城乡总人户数,未区分城与乡。此处按光绪后期和民国初期所载城厢人口占城乡总人口比例7.7%、8.5%,取平均8%推算所得,供参考)。

据光绪泸州志记载,从顺治到康熙年间,泸州公私建筑基本为简易房舍,且不久又多毁于吴三桂之乱。到乾隆时期,人口增多了,才逐渐展开城市建设。

从图4(清朝时期泸州城建筑时间)可看出,图1所示的光绪时期泸州城建筑,除城墙、白塔、大观台为前清遗迹外,其他均为1667年至1898年、跨度长达200年期间所建。建筑的时间密度不大,这是因当时泸州人口太少所致。其次,主要建筑时间集中在1737—1814年(乾隆至嘉庆初年)完成(乾隆时期还对康熙年间修建的建筑全部进行了维修)。这一方面因为到乾隆时期人口才恢复到数千至上万。另一方面是因为清初康熙时期主要要应对边境战事(收复郑氏台湾、亲征噶尔丹、驱逐沙俄保卫黑龙江雅克萨)等等,无力进行建设。雍正即位后大力整顿吏事、恢复经济。到乾隆登基时,国库充盈,天下基本太平,才有力量大兴土木,进行建设。所以,不单是泸州,就是全国各地,今天所看到保存下来的古迹,相当大部分都是乾隆时期所建。

光绪时期泸州城图

图4 清朝泸州城内主要建筑修建时间图

2. 城垣

图1最突出特征是古泸州雄壮的城垣。其形成历史大致如下:

周慎靓王定五年(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建置巴、蜀、汉中三郡,郡下设县。今日泸州区域,被建置为“江阳”和“苻”二县。据学者任乃强先生考证:秦代的江阳县疆域,大体相当今日江安、泸县、泸州市区,以及内江、自贡市区、富顺、威远、荣县、荣昌、隆昌等部分。苻县则大体相当于今日合江和叙永、古蔺以及贵州省的习水、仁怀等部分。

泸州自建郡以来,因其处于川南经济中心地位,更兼泸州地处汉族农耕文化区与泸州以南相对落后很多的原始部落文化多民族区的交界地带(史称泸州为“汉、夷门户”,“柔治川滇黔结合部”)。负有安民保境(西晋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泸州曾两度为僚人(南边的少数民族)占领)及和融诸族的重任,具有重要政治军事地位。因此建郡以来,历代朝廷和历任郡守都很重视城垣建设。

西汉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置江阳郡于今泸州半岛城区,设篱寨(土墙夹竹篱条)围城。

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到新的高度。泸州经济繁荣,商贾云集,史载当时官府每年征税10万贯以上,在四川与成都、重庆鼎足而三。像这样每年征收商税10万贯以上的城市,当时在全国只有26个。所以,泸州郡守有财力大修城垣。

1050年 (北宗皇祐二年)将篱寨易为木栅城寨。1083年 (北宋元丰六年)筑土城,其上仍建木栅。1115年(北宋政和五年) 将临长江的东城垣建为石墙,其他三面为土墙,南城垣到南极子(图1、2中西城墙南段中间突出的的那个敌台,就是当时南城墙的西端),城垣周长六里三百三十八步。至1145年 (南宋绍兴十五年)扩建,南城垣南移至今三星街,城垣周长达到九里十八步。同时各城墙雉堞、城楼完备,开设六道城门。至此泸州城垣定型,整个城垣为当时四川最完备雄壮的城墙之一(史称“雄甲两蜀”)。

这里说明一下,泸州古人对城墙位置的选择,是地形约束所致:东、北城墙是建立在长江和沱江岸边的陡坎上,可保百年一遇的洪水也只能勉强淹到城根。西面枇杷沟东壁断崖,是天然的城墙位置不二之选。上述三面都是不可移动的。唯一可选择和移动的是南墙。北宋时是建在南极子—水井沟南梁上,与其他三面围成近正方形。南宋时因人口增多,需扩张城池,便将南墙移至营沟北梁(今三星街位置)。从此,泸州城垣定型,历经宋、元、明、清四朝,都一直维持未变。

1236年 (南宋端平三年),蒙古军入蜀,为抵御蒙军袭击,按四川安抚使余玠部署,于1239—1240年 (嘉熙三年至四年)先后在泸州城外的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碛和合江笔架山筑山城防御。1243年又在神臂岩(今合江县焦滩乡老泸村)筑城以御蒙军,并迁州治于此。泸州军民抗元长达34年。1277年元军攻陷神臂城,泸州县治迁回半岛。

(因此可知,神臂城等是宋元交替期间,为军事需要在泸州城以外地方修建的临时军事建筑,抗元结束,神臂城即废弃。近年一些文章将神臂城称为“古泸州“、“老泸州”。给人以泸州原先是在那前不巴村、后不巴店的合江焦滩乡老泸村,而半岛的泸州反倒是后来迁来的错觉,这个误会就大了。实际上,泸州自秦、汉置郡以来,古城就在长、沱两江交汇处半岛上。因此,应将“古泸州”、“老泸州”三字,还给在神臂城出现之前1400多年就已存在、之后也一直存在的半岛古城。)

元朝时期,泸州降格为县,经济发展缓慢,战乱中破坏的城垣未能维修。1368年明军攻入元大都(北京),元朝灭亡。1371年 (明洪武四年),明军攻占四川,泸州结束了蒙元94年的统治。当即开始重修,将破损的城垣全部改砌石城,城垣高一丈五尺,周长九里七分。1495年 (明弘治八年)2月,再整修城楼,建城门六道。各门当时名称(括弧内为后来名称):拱极门(朝天门、大北门),会津门(通津门、大善门、尼姑门),寅宾门(东门、通海门),凝光门(临江门),旗远门(南门、来远门、安夷门),宝成门(西门、保障门)。

明末战乱中,城垣基本保存,但城楼等木建筑已烧毁。1708年(清康熙四十七年)对城楼及城碟进行全面修复。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对局部坍塌部分维修,增修小北门(汲水门)。1925年,将演武厅位置的敌台开为小西门。此外,大北门东侧与会津门之间曾有过济川门,后来湮灭,具体位置已不可考。

(注:此处城门名称据古县志及陈鑫明《泸州地名文化遗产文丛:老街古巷》(团结出版社2017年版)、《泸州地名史话》(泸州市民政局2009印)。近来一些文章有说:“会津门原称通海门“,通津门(大善门)单列,“临江门为会津门,敷政门为凝光门,汲水门为小西门,小北门为济川门”,等等,均误。小西门靠山,离沱江长江均最远,不可能汲水。小北门靠沱江近,为西北城区居民挑水主要通道,故民间才有“流水不干小北门”之说。)

乾隆年间完成后的泸州城垣,比宋、明朝时更加雄壮。这个完整的城垣一直保持到清末民初。

2. 街道

明朝以前的古泸州城街道,已不可考。明朝泸州街道在明朝永乐六年(1408年)完成的永乐大典第2217卷“坊巷街道”中《江阳谱》中记载:“郡西南皆山,东北濒水,山皆支分,高下不齐,不便于建市,故其东顺江自北而南,为一长街,其坊五。其北至东西,又为一长街.其坊一”。说的是明朝泸州市街为坊、街布局。以街区为坊,坊间以街相隔。坊内道路则称为巷。当时泸州共6坊:西城区一坊,中-东城区由北而南共五坊。按永乐大典的文字叙述,,笔者据将其演绎成图大致情形如图5。

光绪时期泸州城图

 图 5 明朝时泸州城坊街示意图

各坊街据永乐大典叙述为:

清平坊 西门至十字街西头,南边街为十花营街,东边街为新街,内有街二巷三:天犬山巷.十花营街、中溪巷、司理巷、十字街。

桂林坊 北门至十字街,内巷多少及名称不详。

仁风坊 十字街至小桥,内巷多少及名称不详。

超胜坊 小桥至大桥,内巷三:竿箭巷、高寺巷、大桥巷。

胜纪坊 大桥至南门。内坊一(贲文坊)、街二巷四:朱紫巷、大草场巷、小草场巷、大善寺后街、七星阁后巷、县街。

修德坊 南门外至酒务街(酒务街大致为今南门外至纪念标附近)。内街二巷三:篾桥街、胥家巷、小胥家巷、马军营巷,酒务街。

史君坊 酒务街至史君崖(大致今山岩脑)。

又,新街两侧有巷三:大悲阁后巷、幢子山巷、泗州阁后巷。

由上可见,当时泸州街道总数不多,但市街范围却已到达今山岩脑一带。说明明朝时泸州经济人口相当繁荣。(不过经明末战乱,全毁成焦土。之后从清初到清末,经200多年,市街范围也才达到明泸州城修德坊中段(今永丰桥附近)。可见,明末战乱,使泸州社会经济倒退了近200年!)

上述永乐大典所载当时泸州之街巷名称,后来全部湮灭了。原因是明末张献忠在泸州焚城,除了石砌的城墙和砖砌的白塔外,衙署、祠庙、民舍连同公私典籍全部焚毁,无一留存。清初的官员和外来的移民按地面残迹重修街市,但已不知原来街道名称(明朝时坊、街、巷名均以木牌标志,战乱中全部焚毁),也不可能去京城查阅永乐大典,所以只能新起名字(各城门的名称原刻在城门额上,得以保存,不需另起)。

在初期,因人口很少,城区只有几条街道,简单称为西大街、东大街、南大街、中街,以及沿着城墙内的北城垣街、西城垣街、东城垣街、南城垣街。到乾隆中—后期,人口增多,建筑和街道增多,便开始重新命名。嘉庆、光绪直隶泸州志中提到的街名有:

西门正街 原西大街。西门至大观台。今花园路。

南门正街 南门进来的那段。

东门正街 东门进来的那段。

院前街 因正对学院行署得名。今大慈路。

三牌坊街 原中街,因路上原有三道青石牌坊(明建“黄扇司谏坊”、“父子经元坊”和明建“川南第一州”坊)而得名。今迎晖路。

朱子街(朱紫街) 建于清朝中期,因珠宝商(主要经营长江奇石、雨花石,部分经营玉石、宝石)集中而得名。

钮子街 大十字北。

皂角巷 因街中一株百年皂角树得名。

会府街 会府门前,今市府路。

专城街 专城汛署门前,今水井沟。

武庙街 初称中街,后因有武庙(关岳庙)在此,改称武庙街。今武成路南段。

衙院街 吏目署前。今武成路中段。

韩家坳街 因明代泸州守将韩雄官府在此而得名,韩家三代任泸州守将,成名门望族。该街民国初年改建城中公园时,将路名改为公园路(相当于今白塔与摩尔商场之间的主干道部分,与今日钟鼓楼南侧公园路不是一条)。

大河街、小河街、后河街 古时泸州人将半岛东侧长江称为大河、北侧沱江称为小河,故城墙外临河的街道分别称为大河街、小河街。后大河街东侧房屋后又发展成街,称为后河街。因靠江边码头,为物资集散之地,历来仓储、贸易发达。大河街为明清至民国时期泸州米粮、茶叶、土特产交易中心。

2. 衙署

泸州因明末战乱,原来衙署全部焚毁。图1 所示衙署类建筑(图2上红色注记者),全部为清初新建,少数为原址重建。

⑴ 长官公署

道署、州署—为泸州最高长官办公处。因建置有时为道、有时为州,所以有道署、州署。道署在大观台西北侧,学院行署东北。州署在韩家坳街西侧。

泸州自秦汉建郡以来,直至清末,基本上都是州府级建制(相当于今省直辖市)。有时为道级(相当于专区)。秦汉时期称为“郡”,唐时起始称为“州”。其下通常辖合江、江安、富顺、隆昌、内江、威远等五~七个县,唐时开始又将南侧今叙永、古蔺等少数民族地区纳入为羁縻州。泸州历史上权力最大为南宋时,南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置潼川府路于泸州,管辖今资阳—遂宁—南充—大足一线以南整个四川南部共十五郡,泸州升为省级政权,这是历史上泸州的全盛时代。最弱为之后的元朝时,因元灭宋殺伐太重,人口锐减,朝廷大力裁并州县,潼川府路撤销,泸州归属渝州(今重庆)府,本身仅辖纳溪、合江、江安三县。

图6为光绪泸州志所载州署图,为全木结构,规模宏大。

厅署(院署、州同署)—州副长官办公处。清朝时,州(府)可设同知、通判两个副长官。同知大致相当于现常务副市长或代理市长,最高正五品(与知州同级)。通判则低一级,为正六品,分管部分局处。

都司署—泸州最高军事长官办公处。泸州历史上军事建置最高曾设都督府、安抚使,统领川南地区军事。其长官为安抚使或都司,最高正四品。清嘉庆直隶泸州志载:唐初贞观时期,著名开国大将程咬金(知节)即受李世民派遣来泸州担任都督府左领军大将军(其正式官衔即为都司,大将军是封号)。可见当时泸州政治军事地位之重要。后来历代泸州军事建制有变化。清初,泸州沿明制、设都指挥使司,有副长官都指挥佥书(正三品)管练兵和屯田事务。清朝中期起,军事建置降格,设把总(正七品),统领军兵数百人而已。但其办公处一直仍称都司署。

光绪时期泸州城图

图 6 泸州州署图(光绪八年直隶泸州志)

2. 下级办公机构

分州署(州判署)—在大什字西,三牌坊街南侧。司法监察机构,相当于现法院+检察院。在早期为州署中专管司法监察的长官公署,称为分州署,后改名为州判署,再后就直称为都察院或行台。民国初年三牌坊街行台改为县中学校。

学署—在学坎上。原明朝学宫旧址。相当于现教育局。清末撤销。其地后为女学会、女子师范校址。

专城汛署—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建。主管河汛,相当于现河道局。清末撤销,其地后建为川南师范学堂(今梓潼路小学所在)。

学院—钟鼓楼西北侧,也称学院行署,科举考试场所。1670年(康熙九年)建,至1840年(道光二十年)增修完备,规模宏大,可容三四千童生同时考试,为当时泸州城内最大建筑(民国时期拆分为市街花园、县政府、专员公署、征收所、高法三院)。

3. 会馆

泸州历史上的会馆,建于清乾隆—同治时期。其直接原因是明末清初的大规模移民和当时泸州居于川南经济中心地位所致。

据光绪直隶泸州志记载:当时泸州建立的会馆有:抚州馆(江西人,原昭武公所,在东门内,1873年(同治十二年)建)、衡州馆(湖南人,在慈善街,1750年(乾隆十五年)建)、黄州馆(湖北人,在西门正街(今花园路))、陕西馆(西门内)、贵州馆(黔南会馆,三倒拐, 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建。原址为纪念唐朝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的南霁云的南将军祠)、江浙会馆(南门外)、滇南会馆(云南人,南门外)、南华宫(在大北街。是江西、福建,广东地区客家人移民在泸州修建的供奉有佛道神像的半具会馆、半为供佛的场所,也称岭南公所)等八处。其中,建立最早的是江浙馆(1747年建)和衡州馆(1750年建);最晚的是抚州馆(1873年建)。

这些会馆,存在了几十年。后来,由于移民已经几代,与当地已融合,原乡土观念逐渐淡薄;而受地域和行帮性质局限的会馆也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始起阻碍作用,因此,到清末,会馆作用逐渐削弱以至消亡,会馆多转变成私宅或它用。

4. 祠庙

古时因科学不发达,人们对自然和自身命运有很多迷惘,因此常寄托于神灵或先贤,以求庇护。这样就出现很多祠庙。光绪泸州城池图上大量祠庙就反映这种情况。

图1 所示神灵类庙宇有:观音堂(祀观音菩萨)、禹王宫(祀禹王)、天后宫、(祀天后娘娘)万寿宫、文昌祠(祀文昌帝君,康熙九年重建)、灵官祠(也称灵祖宫,祀灵官,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重修)、麻姑庙(祀麻姑,1804年(嘉庆九年)建)、水神庙、火神庙、龙神祠(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建)、华光庙(祀聪、明、正、直、德五显菩萨)、五谷祠(钮子街,1896(光绪二十二年年)重建)、奎星阁、金轮宫(财神庙, 1803年(嘉庆八年)建)、城隍庙(初建于明万历年间。乾隆时重修,祀城隍菩萨)、水星阁、惜字宫(1765年(乾隆三十年)建,祭祀黄帝时造字的左史官仓颉)、大慈寺、开福寺(即古治平寺,东汉(公元25~220年)时建,1918年毁于火。寺内报恩塔(白塔)建于1148年(南宋绍兴十八年),现为泸州地标性建筑)。清真寺(皂角巷, 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建)等,连同城垣外的药王庙、太阳庙等,总数超20处之多。

先贤类庙宇有:文庙(祀孔子。唐时始建于城北,明万历年间该建于城南。后明末毁于战事。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建于会府街(后街名因此改为文庙街),后乾隆,道光年间多次修葺。武庙(关圣殿,祀关羽)、桓侯宫(三处,祀张飞)、老君庙(祀老子, 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建)、鲁班庙、轩辕宫(祀轩辕黄帝)、濂溪祠(1738年(乾隆三年)建,祀宋朝理学家周敦颐)等十余处。

下图为清嘉庆直隶泸州志所载泸州文庙建筑图。原为全木结构。精致宏伟。其内大成殿、崇圣祠、名宦祠供奉历代先贤名臣。文庙于1941年被日军轰炸毁损大半,民国初期曾暂作小学。1951年拆除改建市政府。

光绪时期泸州城图

图7 泸州文庙图(嘉庆二十五年直隶泸州志)

5. 其他

大观台(钟楼) 在今钟鼓楼位置。1537年(明嘉靖十六年),建大观台于城西分巡道辕门左,大观台四方形,宽16米,深7米,总高13米,二层,下层状如城门,中通车马,上层建楼。由于所处位置在成西北部高台地边缘,登楼可俯视东、南大半城区,“四望巍然”。1889年(光绪十五年)大观台上层毁于火。现在的四角岗楼形钟鼓楼是后来民国时期改建。

会府 在今市府路西头,为历代官家供奉历代皇帝牌位、当时皇帝祿位的宗庙式建筑。

明伦堂 是州官及学官向儒生宣讲忠君思想的地方,每月初一、十五,由学官率廪生,秀才等在文庙祭孔后,到隔壁明伦堂聚会,宣读圣谕,讲授四书、五经。明伦堂后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建为泸州学堂。

养正义塾 文庙旁,创办于1813年(清嘉庆十八年)。古时学校为古文教学。初级为义塾,主要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当于小学。毕业可参加乡试,考秀才。中级是书院、学宫,读论语等五经四书,毕业后参加县试,考举人。获举人后方可进京考进士。泸州当时有鹤山书院等,图1未载。

所有上述建筑,除白塔、部分城墙外,今已全部不存。

光绪时期泸州城图

图8 泸州会府、龙神祠、小学图(嘉庆二十五年直隶泸州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