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这处5A景区 开凿10年削平1250山头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乱码的旅行故事 2021-04-01

河南省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是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也是一处“有山有水有精神”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胜地,境内“国字号”旅游品牌多达25个,集雄、奇、峻、美于一体,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位于市区北部,豫、晋、冀三省交汇处的红旗渠景区。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山西浊漳河)入林的工程。由于林州历史上曾连年严重干旱,导致河干井枯,颗粒无收。为解决这一问题,林州决定引漳入林,以高举红旗前进的思想,将其命名为“红旗渠”。

红旗渠于1962年2月开工,历时近十年完工,工人们在经济极其困难,生产施工技术和工具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共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以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红旗渠总干渠(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全长70.6公里,建成通水40年来,共引水8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8000万亩次,增产粮食15.9亿公斤,使昔日干旱缺水的林县,变成一座绿树成荫的美丽城市,红旗渠也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建设红旗渠,是一项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工程,它展示了中国人不屈、坚韧、吃苦、奋斗的伟大精神,是林州人民树在太行之巅的一座丰碑。如今它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而是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2009年,红旗渠被国土资源局授予“国家地质公园”称号,2016年10月,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整个景区由“分水苑”、“青年洞“、“络丝潭”三个景区组成。其中总长616米的“青年洞”,依靠断壁而凿,从巍峨雄险的太行山中贯穿而过,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和核心旅游景点。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一段工程最为险峻,特意从全县抽调300名优秀青年组成凿洞突击队,历时一年零五个月才凿通,“青年洞”也由此得名。

坐落在青年洞西约1公里处的络丝潭景区,因潭深一络蚕丝而得名,是著名胜迹“浊漳河九峡十八断”中最为壮观的一断。每到雨季,河水在上游谷底形成半环形瀑布,如苍龙出海,咆哮而来,势如黄河壶口瀑布。而在冬季,数十米冰帘悬挂在峡谷两岸,场面尤为壮观。

高达百丈的虎口崖,向外突出十余米,犹如老虎的血盆大口。当年修渠时,这里经常有松动的石头掉落下来砸伤人,于是除险队员们在空中荡秋千进入虎口,如虎口拔牙般除掉险石。当时参加除险的都是党团员和积极分子年轻骨干,据了解,因为修渠而牺牲的有81名工人。

到红旗渠风景区旅游,建议首先参观红旗渠纪念馆,馆内以丰富的图片和实物,通过现代声光电、3D技术、手机导览等新技术,立体展示了林州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奋斗历程,现已成为展示红旗渠精神的圣殿,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