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一章4节从不同方向看教学设计
2021-04-01 | 阅:  转:  |  分享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2、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谢形状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

3、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种形状图。

难点:根据从上面看的形状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画出从正面看与从左面看的形状图。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内容:每位同学课前准备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模型;

目的:准备操作正方体模型,以便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一首苏东坡的诗表现了观察庐山的几种方式:横看、侧看、远看、近看、身处山中看,也说明了观察物体是有讲究的,《从不同方向看》这节课就是学习和研究观察物体的数学方法。从而引出课题《从不同方向看》。

目的: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同时引入课题.

二、观察实物、探究新知

1、让学生观察课本第16页图1-17四幅图,回答分别是从哪个方位看到的?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请学生思考:同样的物体,为什么看到的不是一样的呢?揭示课题《从不同方向看》。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通常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

在教师引导下得出三种形状图。

目的: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活动),让学生逐步感受从不同角度看结果不一样,逐步得到从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所看到的三种形状图的概念。

2、想想练练、巩固提高

活动1:画出下面几何体的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所看到的形状图。



目的:学以致用,感受不同的方向观察几何体的不同性。

注意事项与效果: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思考片刻,然后进行讨论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求学生描述出为什么是这样的,然后教师可以展示课件,让学生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学生的表述,注意引导他们尽可能清楚、有条理地表述。

活动2:做一做用课前准备的小正方体,以小组为单位,由一位同学搭几何体(可以变换不同的搭法),其他同学画出其三种形状图。

3、拼拼画画、发展深化

活动1:你搭我画教师用课前准备的小正方体呈现一个搭建的模型,引导学生思考:从正面看有几列,每一列有几层?从左面看呢?从上往下看呢?

目的:学生亲自动手搭几何体模型,画出它的三种形状图,实际上提供了一个自主的操作活动,在活动中提供了大量关于三种形状图的巩固练习,既巩固了前面的知识,又为下面活动的展开提供了素材,同时在活动中学生进行的大量的想象活动,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力图脱离实物的观察,直接进入想象和分析的层面,同时该活动也为后续已知部分形状图及有关数据信息反向思考几何体的构成和其他形状图提供了理论基础。

4、问题探究

一个几何体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所看到的形状图如图所示。搭出满足条件的几何体,你搭的几何体由几个小立方块搭成?与同伴交流。







从上面看从左面看



目的:已知部分形状图及有关数据信息,反向思考几何体的构成,从而力图让学生从逐步脱离实物观察,迫使学生进入真正的想象层面,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在此过程中,通过由问题到模型,由模型再到脱离模型,较为完整地反映出一个问题解决的全貌。



发展深化

如图所示是由几个大小相同的立方块所搭几何体从上面看所看到的形状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相应的几何体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所看到的形状图。









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如何画几何体的三种形状图已经有了较清晰的思路:站对位置,数清层列。对于空间观念较强的同学,已经可以脱离模型利用变通(搬动物体)的思想,来解决实际观察模型中的不方便。

跟踪联系:

习题1.61、2、4

四、小结

谈谈你在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

课堂精炼1—11

教学反思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本节课是《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四节《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我采用的新课改教学模式,八人一组,把本节课内容分为8个任务,小组展示,现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刚从小学升到中学,形象思维较弱,抽象水平较低。从不同的方向看,也正是立足于此,主要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几何体,因而多为直观的操作、感受,当然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抽象,如将从某个角度正视的结果抽象成形状图,、由数(从上面看的形状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悟形(立体图形)、由形(立体图形)悟形(形状图),因而具有一定的抽象要求,但这样的抽象水平相对较低,学生应该已经具备这样的认知基础了。

二、教学任务分析

在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及截一个几何体等内容之后,安排本节内容《从不同的方向看》,力图拓宽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对图形世界的认识。本节的教学任务是:首先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结果,能画出简单的三种形状图;然后经历由搭建模型、观察模型、画出三种形状图,到脱离模型、由数(从上面看的形状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悟形(立体图形)、由形(立体图形)悟形(形状图)、搭模验证等过程。本节教学任务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较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观念,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说理,相对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初一阶段的第一章,还兼具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

三、优点:

本节课循序渐进地让学生经历由观察模型、搭建模型、画出三种形状图,到脱离模型、由数(从上面看的形状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悟形(立体图形)、由形(立体图形)悟形(形状图)、搭模验证等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看,可以自由走动,离开座位去观察,这样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探索机会,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民主意识,把学生当作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把学习知识、发现知识、探究知识的机会充分让给了学生,改变以往教师灌输,一人讲,全班听的局面。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努力去探寻知识的奥秘。

四、缺点

1、我觉得本节课在时间安排上前松后紧,以致于下课时没有充裕的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

2、对于重难点内容,讲解时我过于着急,没有让学生进行充分展示。







2 3 1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