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务处:迷雾重重的军统前身

 好奇的果果 2021-04-01
图片
1932年4月1日,军统前身力行社特务处成立
图为1920年代末,蒋介石(中坐者)戴笠(后左一)及卫队成员合影
图文无关

原载:《国家人文历史》2007年第1期

作者:周渝



“军统”是当今大众最熟悉的民国名片之一,这主要归功于电视剧——无论是抗日神剧,还是国共谍战剧,都少不了这么一个神秘又诡谲组织出境。过去人们的印象中,军统就像一座魔窟,而戴笠则是这里面的大魔头。近十年来,随着不少特工抗日故事被搬上荧幕,军统之形象又有所改变。但无论其形象如何在荧幕演变上,这个组织从名称、性质到其沿革发展,无一不是迷雾重重,至于那些或臭名昭著、或荡气回肠的事迹,更是真伪难辨。

“军统前身”不能与力行社画等号

军统的全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成立于1938年,由于组建于力行社(全称三民主义力行社)解散之际,故而在不少历史类著作中都认为军统前身就是力行社,同时也有说“复兴社”或“蓝衣社”,名称一多,就更容易让人混淆了。要弄清神秘的军统从何来?就不得不从几乎被公认的“军统前身”力行社入手。

简而言之,在20世纪30年代初,黄埔生藤杰、贺衷寒、康泽等人有感于党政日趋腐化,决定组织的一个黄埔生为主,效忠于领袖(蒋介石)个人的秘密团体,这就是三民主义力行社。1932年2月,康泽将起草条例呈报蒋介石并获批准而建立,蒋介石兼任社长,社内事务主要由书记滕杰、宣传处长康泽等人负责。力行社的构架可分为四层,最高决策层为“三民主义力行社”,也就是整个组织的核心。第二层组织由“革命军人同志会”和“革命青年同志会”组成,这两个团体主要有承上启下之作用,通过这里方能进入核心力行社,其中军人同志会不到一年即解散,其职能主要由后者承担。第三层即复兴社,全称为“中华民族复兴社”,这个组织也是在当时最有名的,因为其职能就是直接领导群众,执行决策的基层组织。复兴社之下,还有诸如“中国童子军励进会”、“西南青年社”等外围组织。

力行社吸收成员采取递进制,即先入第三层组织(复兴社),再入第二层组织(同志会),最后才进入核心力行社。根据学者王奇生统计,顶层力行社成员总共加起来仅有300余人;中层革命青年同志会于1938年解散时,约有3万人;基层组织复兴社的成员人数则说法不一,至少为10万人以上,至多接近50万人。组织内部只有纵向联系,而无横向联系,即“只有自上而下的集权,没有自下而上的民主”。它最诡谲之处在于,基础组织中除了干部外,一般成员根本就不知道有上层组织的存在。

力行社与复兴社的关系算是理清了,那么“蓝衣社”又是怎么回事呢?要知道,无论是在日本方面或是中共方面的史料记载中,“蓝衣社”或“蓝衣党”都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所指的其实就是力行社。这个蓝衣社之由来,其实与醉心于法西斯主义的军委会(总)政训处处长刘健群有关。早在力行社成立前的1931年,刘健群撰写了名为《改组国民党的刍议》的一本小册子,建议:“国民党仿效意大利墨索里尼的黑衫党的组织,一切惟领袖之命是从,其组成人员,以着蓝衣为标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