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虎门大桥风中摇摆,1940年美国也有同样的案例,那一次更惨烈,并且改变了桥梁设计规则

 华笺流香 2021-04-01

虎门大桥1992年动工,1997年建成通车,是广东省的明星大桥,也是我国建设的比较早的悬索桥。悬索桥的连接是柔性连接,在外力的作用下允许有一定的摆动。

             

5月4号,虎门大桥发生了幅度较大的上下起伏,其实是风和悬索桥的主体结构相互作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弹性发散。

这样的摆动属于周期性的起伏,很容易因为外力的作用而耦合放大,需要引起警觉。

大桥近期做维护,在护栏两侧设置了1.2米高的临时挡墙(红色工程塑料外壳内部注水,又称水马)。

●风掠形成空气漩涡的示意图。

             

风从水马上空掠过的时候,在背后的低压区形成了脱体涡流。

》脱体涡流是一种环形的空气漩涡,会上下抖动。

抖动的频率和桥的固有频率产生了共振,引起了大桥的大幅度晃动。

这种现象属于流体力学里的紊流的现象,紊流在数学里面没有明确的解析解,只能在实验室中半经验、半理论模拟,没有办法提前预测。

在一定的雷诺数范围内,绕过障碍物的流体,会导致局部的动力学失稳,这种漩涡正式的学术称呼为“卡门涡”。

             

飞机的机翼在某种情况下也会产生“卡门涡”,所以飞机都要在风洞里进行长时间的吹风,进行气动修型,防止涡流带来的震动。

80年前,美国有一座和虎门大桥类似的悬索桥,也发生过类似的震动事故。

》1940年,美国华盛顿州首座悬索吊桥在普吉特海峡通车,桥跨840米。

在大桥竣工通车后仅仅4个月,在一次中等强度的风中,大桥剧烈的扭摆并且倒塌。

这座桥梁能承受每小时190公里的大风,但造成事故时的风速只有每小时67公里。

当时在风力的吹拂下,桥面板慢慢的上下翻滚。翻滚的频率为每分钟14次,剧烈的扭转运动幅度越来越大,最后发生了垮塌。

●1940年,普吉特海峡悬索桥塌进行时。

             

根据流体力学和工程学,复原了普吉特海峡吊桥灾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时设计的桥梁的箱梁属于全封闭的梁板挡风结构。

这种结构和虎门大桥维修放置的水马的迎风面非常像。

●普吉特悬索桥桥梁扭曲的照片,可以明显的看出桥梁是板状的箱梁。

             

从普吉特吊桥事故以后,所有的桥面的梁结构都采用了开放式的深桁架结构,让风可以自由吹拂通过。

●新建的桥梁已经改成深桁架结构。

             

虎门大桥在风力的作用下抖动,风力只是必要条件!还有一个条件,就是需要桥的固有震动频率和涡流的震动频率相同。

》水马挡墙中的水可能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如果水马中的水没有住满,有一定的液面空间,水就可以形成一个自由波动的流体面。自由波动的流体面会对外界任何频率的能量进行响应,并且把这个能量储存和放大。

这就好像人端着一盆水走路,有过经验的人就知道,水是非常容易咣当出来的。

             

而且悬索桥本身就是一种柔性的连接,允许一定的起伏。

从拍摄的视频来看,桥的起伏不是很大,远远达不到破坏桥梁结构的作用。

长期震动会引起大桥的疲劳性破坏,所以还是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