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的中心。在长江下游的河口冲击平原,坐落着中国东部最重要的城市群。 长江流域的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占了整个中国国土面积的20%。但是其国内生产总值占了整个中国的40%。 但是,两千年前,中国的经济中心却是以黄河为枢纽的两岸城市带,洛阳~西安经济带。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板块,正处在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个板块挤压的尖角处。越靠近板块的边缘,山脉发育越剧烈。 所以,长江流域崇山峻岭,山脉的险要远胜于黄河流域。 李白写《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地理上的阻隔,在唐朝以前,中国的经济中心都是北方。 而中国的经济带从北方向南方转移,本质原因上是由于气候因素的变迁。 北方因为进入小冰河期以后变得干旱少雨,植被退化,水土流失,最终造成了黄河成为了一条含沙量世界第一的河流。
中国植物生长的地理分界其实是不固定的,由降雨量决定,被称为400毫米降雨带。 只有降雨超过400毫米的地方,植物才能够生长,也才能够完成农业的开发。 但是,黄河流域目前大部分都在400毫米降雨带以外。 所以,黄河理论上是可以引入河水灌溉沙漠的,但是黄河的水量太少了。 长江干流长6397公里;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但是长江一年的径流量有9600亿立方米,而黄河的年径流量只有580亿立方米。
所以,黄河以长江40%的流域面积,只提供了长江水量的6%。 今年长江和黄河都在发洪水,长江武汉段的洪峰是超过了6万立方米每秒,而黄河兰州段洪水只有3630立方米每秒。 黄河的水量连钱塘江的水量都不如。 由此可见,目前引黄大面积灌溉沙漠,制造人造绿洲是不现实的,但是灌溉少量的沙漠也是允许的。 我们以400毫米降水线为标准,如果黄河流域能够达到平均400毫米降雨,那么年均径流量应该达到3,000亿立方米。
所以,黄河全流域水量缺口高达2420亿立方米。即使黄河汛期全部的洪水都被刘家峡水库等几大水库拦截下来,也填不满这个缺口。 不过目前有一个好的趋势,就是从2018年开始,连续三年黄河流域的年均降雨量都增加。 影响中国北部荒漠地带植被生长的趋势,就是中国的400毫米降水带在不断的北移,西北很多地方都降下了大暴雨,这是以前从没有见过的。 所以,如果中国西北方的沙漠要大面积绿化,成为可开采的耕地,能够重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圣景,主要靠老天爷的恩赐。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天然输沙均值为15.92亿立方米。但是根据黄河潼关水文站实测资料显示2000年至2015年,黄河年均输沙量仅为2.64亿吨,减少了83.6%。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植被的恢复,水土流失大量减少。 两千年前,《诗经》里面记载的黄河是这样的: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春秋战国的水文资料是没有的,所以也不知道黄河当时的水量是多少。 黄河的河套地区的大拐弯,围成的腾格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是古代黄河汛期洪水泛滥淤积而成的,这说明古黄河的水量相当大。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水的蒸发量加大,所以降雨会更加的频繁。西北完成大面积的沙漠绿化是可期的,但是黄河目前没有这个能力。 根据相关报道,西北地区的荒漠正加速绿化,并且以每年100公里的速度北移。 中国的整体气候大概是在唐朝左右的时候开始降温,并且降水减少,所以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巅峰。这也许是自然气候演变规律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某种共振重合。
现在全球气候升温不可避免的给中国带来丰富的降雨,也许这就是国运正隆之时,我们只需要等待。 也许在50~100年时间里,中国的沙漠可能几乎会全部消失,这是上天的恩赐,而不是黄河洪水的功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