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氰化物入口几秒内,没有入胃,顶多伤口腔,为何都说“入口即死”

 华笺流香 2021-04-01

所有的毒药都要进入人体里面才会起作用,但是进入人体的方式和毒药的具体化学结构是相关的,并不是所有的毒药都要吃到肚子里才起作用。

有些毒药吃到肚子里还不起作用。

蛇毒、蜈蚣毒、蝎子毒等天然的大分子蛋白质毒素就属于这一类。像这一类的毒素必须皮下注射,通过破裂的伤口进入血液中才会起作用。

蛇毒到了胃、肠里会被分解成氨基酸。

所以可以用蛇、蝎、蜈蚣来泡酒喝,不然的话老早就死翘翘了。

蛇毒这样的毒素进入人体后并不能直接进入细胞内部,但是会和细胞膜上的一个叫做受体的小器官接触,通过受体启动细胞内部的生化反应,才能表现出毒作用。

氰化物这种小分子的化合物,它不需要启动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因为它可以直接渗透过细胞膜。

氰化物一般的情况下不能通过皮肤进入身体内部,因为皮肤外面有一个角质层,但是可以通过口腔粘膜等内皮渗透入人体。

氰化物摄入人体后,可与细胞色素c氧化酶结合。细胞色素c氧化酶是电子传输链中的一种膜蛋白,用于将电子带到氧原子以生成 ATP(三磷酸腺苷)。当氰化钾抑制这种作用时,就会抑制 ATP的产生。

我们知道ATP是细胞内的能量来源,这相当于关闭了细胞的发动机。

口腔黏膜接触氢化钾的时候,会通过皮肤粘膜渗透进毛细血管中,并随着血液循环被带到大脑中。

大脑是人的最优先等级器官,外面有坚硬的颅骨包围,为了防止有害物质侵入我们的大脑,人体专门构造了一个特殊的防御体系,这个防御体系被称为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BBB)是一种在脑微血管水平上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膜,控制哪些分子可以从血液进入大脑。

它们阻止有害毒素或病原体进入大脑、脑脊液,起着净化大脑环境的关键作用。虽然血脑屏障将许多东西挡在中枢神经系统之外,但它并不是不可渗透的,氰化物就可以渗透。

由于氰化物可以穿透血脑屏障,所以起作用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到底要多快取决于血液的流动速度。一般的话,血液在毛细血管中的流动速度大概是0.7毫米每秒,但是在大血管里面流动的速度会更快,在主动脉里流动的速度可以达到23厘米每秒。

口腔距离大脑本来就近,一次接触的氰化物的数量比较多,那么可能会渗透到比较大的血管里面,这个时候它起作用的速度就会非常快。

摄入氰化物的立即症状有头疼、头晕、虚弱、意识混乱。接下来会产生低血压,心率减缓,抽搐和昏迷。

吸入高剂量的氰化物会在几秒钟内失去意识,然后导致死亡,但是较低剂量和摄入的氰化物可能需要数小时至几天的治疗时间。

氰化物是环境中一种相对常见的毒素,所以人体可以排出少量的氰化物。苹果的种子、香烟烟雾中都有氰化物,不会导致人死亡。

喝到胃里去产生毒副作用的毒药大部分属于农药,比如敌敌畏,主要成分是有机磷。这些毒药起作用要转一个弯,需要先被人体吸收,在身体里面形成一种特殊的化合物,然后这些化学物质又要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再影响人体的功能,造成功能紊乱,然后才会有中毒的这种症状,所以起作用的效果比较慢。

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农药不算是毒药。就像鸡蛋吃多了也会氨中毒,但是我们不能说鸡蛋是毒药。

虽然氰化钾毒性很强,起作用的时间也非常快,但并不是作用最快、最致命的毒药。

评估毒药的致死性,称为LD50,即50%的致死剂量,也就是平均杀死一半目标生物的药物量。

药物对于每个人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个体易感性根据新陈代谢、耐受性等有很大差异。

同一种毒素对于不同的人的作用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的致死量会少,有些人的致死剂量会很高。不同的毒素对同一个人的效果也不一样,有些人耐受神经毒素的能力强一点,有的人耐受血液毒素的能力强一点。有些人自杀,喝了敌敌畏一点效果也没有。

因此,很难确切地说出哪种毒药是最快,本文讲的是一个平均的标准。

氰化物的LD50大约是500毫克,比氰化物厉害的毒药多的是。

在蛇类中,最强效的毒液可能属于澳大利亚太攀蛇,它的毒液比眼镜王蛇强10倍。

对于70kg的成年男子,太攀蛇LD50的重量为2毫克,大约相当于五颗蒲公英种子的重量。

最致命的海洋动物是钩鼻海蛇和箱水母。动物中最有毒的物质是南美箭毒蛙的毒素,只需两粒食用盐的重量,就可以致人死命。

来自于植物的毒素中,针头大小的蓖麻毒蛋白就会杀死人。

1978年,保加利亚的持不同政见者乔治.马可夫就是被一把伞尖刺中,这把特制的雨伞的伞尖中就使用了蓖麻毒素。

比氰化物渗透性更强的毒药也有。

人造毒素二甲基汞可以直接通过表皮渗透入人体。即使戴着乳胶手套,二甲基汞也很容易通过皮肤吸收。1996年,达特茅斯大学的化学家凯伦·韦特哈恩(Karen Wetterhahn)在戴手套的手上洒了一两滴。大约四个月后出现症状,十个月后她死了。

氰化物还是有一点味道,有一股杏仁的味道。有些人造的毒气,比如说沙林它是无色无味的液体,隐蔽性非常强,而且作用效果也很快。1994年日本的邪教奥姆真理教就是在东京地铁站释放沙林毒气,致12人死亡。

总的来说,氰化物的毒性、渗透性、隐蔽性都不算最厉害,中毒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

氰化物中毒可以通过服用解毒剂来中和毒素的影响。天然维生素B12(羟钴胺素)与氰化物反应形成氰钴胺素,氰胺钴胺素可以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平时补充B12可以预防食物中的氰化物过量。

我们说氰化物入口即死,是说这种毒药虽然有股杏仁味,但是不要好奇去乱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