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字小思

 佳丽世界 2021-04-01

 从小到大,能毫不犹豫念出我名字者,大概不超十。偶尔令我刮目相看的,还特别实在地加一句:我专门查了字典的!

说实话,名中那 “岫”字确实有点偏,拆开看特走群众路线,合起来就跟西夏文一样。但中标率如此之低,我反思,可能在我认识的人中,对玉石的关注者不多,一边看《红楼梦》一边翻字典的更少,至于归去来兮辞,也未必尽人喜欢。于是,从“油”到“柚”再到“轴”,难为大家想遍了半边字,还有位领导,认识十年,一直坚持“柚”长“柚”短,对此我全都应答。郁闷不?矫情啥!习惯成自然。

犹记高中历史老师,开课前必先“温故型”提问。从来答不对“1234年发生过哪些事件”的我,一个学期都置身事外、笑看风云。但好景不长。第二学期刚一开课,老师就拿着名单不耻下问,我从此幸运地堂堂课“中标”,解救了一个班的“战友”。至今记忆犹新,是感念他的三心:耐心——一个学期不翻字典;好奇心——终究还是找到答案;爱心——欠我的都给我补回来……

鉴于自己的“矫情”经历,我立志给娃起个简单名字,哪怕只认半边,也得对上那个音。当我开动脑中的“灰色小细胞”,推出向国学大师致敬的“樾”字时,却被他爹在起名网上测出“得分不高”,然后一预约二排队三送钱,请回两个笔画都不简单的字来。

 从此,我开始纠结:以后考试时,别家娃答完五道题了,我娃还在画名字!直到儿子上了幼儿园,我才踏实点:鉴于现代家长的博学和不怕折腾,很快画完名字的孩子还真不都多见。看来只要我们百炼成“鼎”,就不会输在交卷铃后。

 而且勉强算上优势的是,在衣服、学具等各种需要标记的物品上,我们无需吭哧吭哧写全名,只要一个 “鼎”字就欧科。这字虽难写,但画出来挺具有艺术感,难怪两岁半开始画画的儿子,在曲里拐弯画出篆书般的名字时,经常签名比画儿先引人注意。

看来,名字虽是符号,名字却也重要。太“赑屃”了,会被错认乌龟;太“天一”了,容易疏于管教。平实而不俗最好,一如作文,一如做人。


云无心,以出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