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士风流:爱恨只在转念间?

 佳丽世界 2021-04-01

(朗读者:赵朋)

网上追剧,多是一带而过。在电视剧横扫天下的今天,真难说哪部剧让人印象深刻,貌似轰轰烈烈的爱情,在牵强附会中透着纸一样的苍白。综观今天的粗糙生活,爱情充满心机,了无生趣。李敖有句话:老眼看世界,现实不足观。这让我想起民国时期名士们的爱情,令人品咂,意味无穷。

我讲几个浙江名士的爱情故事,敬请你听。

秋之白华

杨之华沈剑龙启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们正式脱离恋爱的关系。

瞿秋白杨之华启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们正式结合恋爱的关系。

沈剑龙瞿秋白启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们正式结合朋友的关系。

1924年11月27、28、29日,连续三天上海《民国日报》刊登了三则启示,引起整个上海滩的轰动,把名人之间的一桩“三角恋”推到公众视野。这就是瞿秋白和杨之华之间的“著名”爱情。

1923年8月,那个夏天异常炎热。上海大学社会系主任瞿秋白在南京认识了两名思想进步的年轻知识女性:蒋冰之(著名作家丁玲)、王剑虹。在瞿秋白的帮助下,两名奇女子进入上海大学就学。不多日,瞿秋白和王剑虹双双坠入爱河。热恋期间的情侣自是难舍难分,瞿秋白外出参加国民党“一大”会议期间,心中也时刻挂念王剑虹,给她的信中写道:“万郊怒绿斗寒潮,检点新泥筑新巢。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情深之至,可见一斑。

只可惜,这对相爱的人结婚仅7个月,王剑虹就因患肺结核去世,让刚刚得到幸福的瞿秋白陷入痛苦之中。

也许是上天眷顾,同年年底,另一位女性出现在瞿秋白的生活中,那就是杨之华。

杨之华在当地是出名的美女,于浙江师范毕业后与名绅之子沈剑龙相爱成婚,并生一子取名独伊。婚后两人志向不和,杨之华独自来到上海参加妇女运动,与向警予、王剑虹等人相识,并于1923年底考入上海大学。

杨之华早就仰慕瞿秋白的人品与才华,第一次听他的课更是为之倾倒。王剑虹去世后,瞿秋白接受了杨之华的感情,从志同道合的朋友发展到恋人关系。怎奈,当时杨之华还是他人妇,而且杨之华的公公沈定一是瞿秋白多年好友,瞿秋白一度是沈家的座上客,也就是说瞿秋白爱上了好友的儿媳妇。复杂的人际关系,纠缠在三个人和两个家庭之间,难解其结。然而冰雪难挡爱火,瞿秋白和杨之华已然难舍难分。

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让三人喘不过气,事情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1924年底,瞿秋白和杨之华来到沈家,三人坐到一起,一夜长谈。最后,沈剑龙选择退出,至此,这段“三角恋”宣告结束,于是才有了《民国日报》上的三则启示。

1924年11月7日,瞿、杨正式完婚,沈剑龙亲临祝贺。更有意思的是结婚当天,沈剑龙送给瞿秋白一张六寸照片——沈剑龙剃光了头,身穿袈裟,手棒一束鲜花,照片上写着“鲜花献佛”四个字,意即他不配杨之华,遂把她献给瞿秋白。此后,瞿、沈成为好友。

婚后瞿、杨二人深爱有加。有一次刻图章,瞿秋白对杨之华说:“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三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

恩仇情缘

1917年,宜兴的蒋家来了一位青年画家,谈吐不俗,才华出众,吸引了在旁边静听的蒋家18岁女儿蒋碧薇。徐悲鸿被蒋碧薇大家闺秀风范所吸引,心生爱慕,于是频出入蒋家。不久两人坠入爱河。同年,蒋碧薇在徐悲鸿的劝说下,私奔日本。

话说,徐悲鸿已在1912年17岁时包办成婚,一年后儿子劫生出世。后来,徐悲鸿不满家庭拖累,到上海学画,认识了老师兼同乡、蒋碧薇之父蒋梅笙教授。在徐悲鸿认识蒋碧薇之前,她已由父母之言许配给苏州士绅查家。

蒋碧薇的私奔,让书香门庭的蒋家颜面大失,情急之下,对外谎称女儿暴病身亡,据说出殡时棺材里装满了重重的石头。好歹此事暂时糊弄过去,堵住乡里的闲话。

徐悲鸿的油画《箫声》和《琴课》中,那位优雅闲静的女子就是他最心爱的妻子蒋碧薇。

1921年,刚由法国转道德国求学的徐悲鸿夫妇在住德总领事馆的宴会上,认识了一位日后搅乱他们生活的人物——英俊潇洒的青年画家张道潘。张道潘对蒋碧薇一见倾心,百般追求。丈夫的疏离和张道潘的热烈,让已为人母的蒋碧薇芳心大乱,但还是识得大体,拒绝了张道潘。

极度失望中的张道藩,与法国姑娘素珊结了婚。至此,生活本该回归平静。

谁知风波再起,1927年,徐悲鸿夫妇载誉回国,在中央大学美术系任教。三年后,徐悲鸿35岁时,学生孙多慈的出现让夫妻关系再次受到威胁。

徐悲鸿非常欣赏孙多慈的才华,两人很快走到一起,朝夕相处。特别是他们于黄山写生后,感情更加深厚。不料,写生期间二人的接吻照片被蒋碧薇无意发现,于是徐家炮火不断,战事频发。便是这样,徐悲鸿也没有断绝与孙多慈的关系。最后蒋碧薇把事闹到学校,尽人皆知,孙多慈父母把女儿急招回家。

1938年7月31日,盛怒之下的徐悲鸿在报纸头条刊登一则启事: 鄙人与蒋碧薇女士已经脱离同居关系,彼在社会上的一切事业概由其个人负责,特此声明。这份启事标志着两人二十年的感情生活结束。蒋碧薇正式和一直追求她的张道潘住到一起,由于张道潘夫人干预,蒋碧薇当了20年情妇,最终没能同穴。

1939年,廖静文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给备受感情折磨的徐悲鸿带来安慰。蒋碧薇知道覆水难收,于1945年12月31日办理离婚,1946年1月徐悲鸿与廖静文正式结婚。七年后,一代大师徐悲鸿离世。

得知徐悲鸿去逝的消息,远在台湾的蒋碧薇泪如雨下,拿出当年徐悲鸿在巴黎为她买的怀表久久凝视,思绪如烟……

风雨茅庐

细雨窸窣。水珠顺着杭州大学路场官弄63号院墙边青藤上的叶子滑到地上,沿着鹅卵石的缝隙汇集池塘里。这是风雨茅庐,郁达夫和王映霞生活过的地方。在这里,郁达夫度过了一生中最温馨的时光。

1920年7月24日,夜幕降临,白天的暑气渐渐消散,一顶小轿在家里人陪伴下,顺着青石板路,跨过小桥静悄悄地来到郁家。这一天是郁家留洋回来的三儿子达夫的大婚之日,女方名叫孙荃,一位上过私塾,知书达理,能诗善文的小脚女子。

有悖常规的婚礼定有不寻常的理由,郁达夫和孙荃从小订婚,长大后,郁很不满意这桩包办婚姻,赴日留学躲避,以为此事就此结束。哪知当他回乡省亲的时候,家里已经订好婚期。为了让女方知难而退,郁达夫提出三条不合理要求:不举行仪式,无需证婚人和媒人到场,不放鞭炮。女方家里竟然同意,他只好奉母命成婚。

婚后不久,郁达夫回日本,二人鸿雁传书,孙荃的才情逐渐被郁达夫喜欢。

回国后,郁达夫和孙荃尽管有了孩子,还是聚少离多。期间郁达夫身边过往女子自不多说,直到王映霞的出现,他与孙荃的婚姻才彻底结束。

1927年1月,上海一位朋友的聚会上,郁达夫第一次见到杭州第一美女王映霞,当即惊为天人,展开热烈的追求。

为讨佳人欢心,郁达夫写了无数的情书和情诗,其中一首被时人传诵一时:“朝来风色暗高楼,偕隐名山誓白头。好事只愁天妒我,为君先买五湖舟。”

郁达夫的热情和才情让王映霞躲避不及,身陷其中,1927年6月5日,郁达夫穿着孙荃寄给他的那件羊皮袍子在上海与王映霞订婚。此时的孙氏,正在北平的产房里,因为分娩发出痛苦的呻吟。

1928年2月,郁达夫终于熔铁为汁,打动了王映霞,王正式嫁给大他十二岁的郁达夫。这段婚姻,轰动一时,被诗人柳亚子誉为“富春江上神仙侣”。

1935年,为满足王映霞还乡心愿,郁达夫在玉皇山后离西湖不远的地方,亲自设计,为爱妻筑房造屋,历时一年。造好的爱巢,古典、精致、华丽,王映霞甚是喜欢,郁达夫给它取名“风雨茅庐”。

郁达夫和王映霞在这里度过了两年温馨的时光。然而那样动荡的年代,小小的瓦庐怎能躲开风雨、保全爱情?多种原因吧,王映霞频繁出轨,几度离家出走,感情的裂痕愈裂愈深。1940年5月,这对当年的“神仙侣”最终以清冷的心情“协议离婚”,分道扬镳。

郁以诗的形式,直述两人私情,描写多无遮拦,并有诸多偏激字眼,令人多有非议,怪其不够理性。就其性格而言,是一种抑郁和病态的展示。

王映霞也请朋友分别在香港《星岛日报》、重庆《中央日报》和浙江《东南日报》代登《王映霞离婚启事》:“郁达夫年来思想行动,浪漫腐化,不堪同居,业已在星洲无条件协议离婚,脱离夫妻关系。儿子三人,统归郁君教养,此后生活行动,各不相涉,除各执有协议离婚书外,特此奉告海内外诸朋友,恕不一一。王映霞启。”

1942年,45岁的郁达夫为躲避日本人迫害来到苏门答腊,碰到年仅20岁的何丽有,在朋友撮合下,结婚。三年后,郁达夫遇害。

自此,围绕郁达夫的所有恩怨情仇全部落幕。

上一篇:国人就是爱种菜

古陶,让你现在的生活更有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