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三国题材的影视作品(三国演义与三国志)

 金色年华554 2021-04-01

提到三国题材的影视作品,第一个要说的必然是央视版“三国演义”,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经典作品。它的特点是恢宏大气,制作考究,无论是人物的台词、服装、道具、还是一举一动,再有那些布景,无不经过严格的把关。从整体到细节,基本挑不出毛病来。而且历史感很强,感觉眼前看到的就是一群真正的古人。必须要说,这部剧的制作、编导和演员都是真正用心去做了。

图片

当然,在上映之初,就有意见说这部剧武戏太弱了,一点都不精彩。这个您注意,“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剧,不是一部武侠剧。这部剧作播出的时候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时香港武侠电影在大陆还比较风靡,看惯了徐克等人导演的精彩武侠片的观众,希望“三国演义”也要打得像那些武侠剧一样精彩。但如果真那样做,就失真了。真正的古战场上,没有谁是那样打仗的,马上对战就是抡起兵器对砍,没什么美感可言,想要看精彩打斗的观众其实属于找错了地方。即便如此,一些《三国演义》中浓墨重彩描写的精彩对决,导演还是下了比较大的力气去渲染,已经在确保真实感的情况下做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比如三英战吕布、许褚裸衣斗马超等等。

图片

总想在两员大将对垒时看到佛山无影脚对九阴白骨爪,您属于找错了地方,进全聚德要奥尔良烤翅。

其实古代战争,斗将不斗兵的打法很少,主要还是两支军队冲过去混战,那才是战争的本来面目。在这样的战场刻画当中,这部剧表现得非常精彩。像前面的黄巾起义,中间的官渡之战,后面的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等。每一个战争场面都和其他的不,而且战场上有很多精心设计的动作,绝不是一沾战场就千篇一律,这就是细节方面的用心。

要说美中不足,就是因为当时的拍摄手段还相对滞后,84集的作品在当时算是超长篇幅,如果是一个组拍摄的话周期太长,资金没法满足。于是这部剧是在总导演王扶林的指挥下,把这部剧分成五部分,由五个组,五位导演分别完成的。由于是五个组分别推进,进度需要,除了刘关张、曹操、诸葛亮和孙权这六位绝对的主角以外,其他的角色都是各组用各组的演员,所以这部剧里一个同样的角色出现两三张面孔很正常,比如张辽有三个,魏延有三个,鲁肃有两个,司马懿有两个……。只要是这个角色在两个以上的部分出现,那几乎是必然不可能一张面孔出现到底。

这里有两个例外,一个是周瑜,主要出现在第二部“赤壁鏖战”,在第一部只有一场戏,所以洪宇宙一个人挑下来了。而且洪宇宙去了第一部这个组就不白去,还客串了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期的袁绍这个角色。所以袁绍这个角色虽然只在一部里面出现,居然也有两个演员,后面官渡之战部分的袁绍是李祥扮演的。

还有就是赵云,第一部里也只有一场戏,所以用的第三部里面演赵云的杨凡顶了一下。但赵云也有三个,除了杨凡之外,第二部里的赵云是张山扮演的,第四部里面的赵云是候永生。也是三个赵云,倒是一些出场不多的人物,能够一个演员演到底,比如夏侯渊、甘宁、马超等等。

这部剧之后,二十一世纪又诞生了高希希导演的新“三国”。本来大家对央视版“三国演义”一直有一些批评意见,毕竟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的。但自从新三国出来以后,那些批评意见立刻都没有了。这就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图片

这个新三国完全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不用心,瞎用心。说它不用心是指这部剧在台词、服装、道具、情节等方面欠考虑的地方太多。比如经常让人物穿越,说出他死后好多年才有的话。比如董卓说自己“乐不思蜀”。还有董卓管自己女婿李儒叫李兄弟,坟头改菜园子——拉平了。再有,关云长斩颜良,《三国演义》原文里关二爷说河北兵将:“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就是说关二爷觉得河北这些兵马就跟泥捏的鸡犬差不多,战略上藐视敌人。到了新版里面,关羽的台词是“我看他们就是一堆破砖烂瓦。”你这个写的就没道理了,土鸡瓦犬是指这帮兵将痴乜呆傻,没有战斗力,你这一改,连整个的都不是,一堆碎片,合着下面就是碎尸现场,说不过去。这部剧里的服装道具倒是比央视版三国演义精美华丽很多,但一是不像当时的款式,二是华丽的有些失真了。再一个战争场面比央视版三国演义精彩,这跟二十年间影视摄制的技术进步有关。但就是这样,依然看得出编导的不用心。因为您要是连续看几场这部剧里面的战争场面,你会发现,很多镜头雷同的,就是一个战场画面在几个战争场景当中反复出现,也就是说编导就拍了有限的战争画面,然后反复使用。您再看看央视版,每一个战场镜头都是唯一的。

图片

那么编导对战争场面处理得如此草率,精力都用到哪儿去了?都用到男女情爱的描写上去了。高希希导演无论是拍历史剧、战争剧、军旅剧还是家庭伦理剧,他的长项都在感情描写上,当然主要是男女之间的感情。整部《三国演义》就没多少女人,高导就给这有限的女人玩命地加戏。貂蝉、孙尚香、二乔。您看吧,她们的出场时间所占整个篇幅的比例远远高出原著不知多少倍,拍得好像三国就是小儿女谈情说爱一样。这就是瞎用心的地方。

瞎用心还不止这个,好多情节本来不用动的,结果这一动,动的乱七八糟的。刘备哥仨,以处级干部的身份,一个兵不带,参加讨伐董卓,居然也位列一诸侯,袁绍也太平易近人了。温酒斩华雄那段,华雄连斩这边几员大将,这几员大将的名字怎么招你了,您非要给改了。改就改吧,瞧您改那名字,刘三刀。要知道,东汉末年,社会上层被豪强大族把持,关羽张飞那么有本事的人,因为出身不好,只能当马步弓手,能够当大将的人出身都不差。既然出身都不差,那个名字总会郑重其事一些,刘三刀?哪找出一个土匪的名字安上了。还有有意思的,捉放曹那一段,陈宫出来居然手里拿着个蛐蛐罐。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玩蛐蛐的记载出现在唐朝。当然,不能说没有记载,就不能有人养蛐蛐,但在东汉末年那个民不聊生的时代,陈宫又是以忧国忧民的面目出现的,这个扮相不太合适。后来陈宫决心弃官和曹操一起逃亡,毅然把蛐蛐罐扔了,蛐蛐罐碎了,这时候传出蛐蛐的叫声,您再从网上搜一下这段,听听这个叫声,明显是蝈蝈。

行了不说了,要是把新三国所有的毛病挑出来,我单开一个十万字的新专题。不说了,水平怎么样大家心里也有公论。

再说说其他几部,在央视版“三国演义”诞生之前,八十年代有一部电视剧“诸葛亮”,也是一部精心打造的作品。其中李法曾扮演的诸葛亮一度被认为已经无法超越了,当时还是孩子的李宗翰扮演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这部剧让我第一次接触了三国的内容,也是这部剧让我从此喜欢上了三国。

图片

在九十年代,央视版三国演义播出的前后脚,有一部名为“关公”的电视剧,在里面扮演关羽的就是央视版“三国演义”第二部当中扮演赵云的张山,据说当时因为拍摄这部电视剧,张山差点错过了央视版“三国演义”。但这部剧明显格局比较小,受制于资金和实力,草草完成,草草播出,草草收场。

图片

在九十年代末,有一部名为“曹操”的电视剧,在其中扮演曹操的是姚鲁,这部剧其实是按照正史来拍摄的,情节内容令人耳目一新。但是这部剧两大硬伤:一是过于美化曹操;二是完全没有武戏,战争场面是零,两员大将对打,也要把镜头移开,你只能听到兵器的撞击声和两员大将的呼喝声,看不到怎么打的,这应该和资金还有编导水准有关。总的来说,这部剧水平一般,悄悄地播出,悄悄地消失,就像投入湖中的一颗石子,扔下去就看不见了。

图片

再说说吴宇森导演的赤壁吧,其实这部剧吴还是下了功夫的,还原了一些诗词典故,比如“曲有误,周郎顾”。真有梁朝伟扮演的周瑜在那儿削笛子的场面;再一个“亲射虎,看孙郎”。张震扮演的孙权也真的拉弓射虎。但可能跟吴导的西方背景以及市场预期有关,这部电影讲故事的方式很好莱坞,就不像中国人的故事,如果不熟悉三国的人还能看个热闹,我实在是没有耐性看完。

图片

其他的剧作,像什么甄子丹的“关云长”,刘德华的“见龙卸甲”,包括刚刚播出的“武神赵子龙”,都已经严重偏离原作,我不认为他们是真正的三国题材影视作品,故不讨论范围之列。另有两部以“洛神”为题材的电视剧,这个也属于借着三国名号的言情剧,没什么可说的。

最近有一部赵立新主演的电视剧“曹操”,播出后有不少好评,但这个我还没有看过,就不妄加评论了。

图片

三国题材的影视作品就说到这里,下一段咱们再聊聊三国人物的影视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