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啥是佩奇》的刷屏背后,是刷屏元素的连续堆叠

 新用户29545xRw 2021-04-01

说实话,确实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刷屏作品了。严格来说,《啥是佩奇》是一支电影预热广告片,剧情就不赘述了,如果你还没看过,强烈建议你一定要点开看。如果你已经看过了,不妨再看一遍。

我觉得强行吹爆这支广告没有太大意义,强行吹爆导演张大鹏亦是,但这一2019年第一个刷屏的作品,还是值得思考一下的。

刷屏的背后,是刷屏元素的连续堆叠

就像每次出现刷屏作品时一样,就有不少人开始讨论为什么?

其实如果你看多了这类的分析文章,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刷屏作品刷屏的原因千篇一律。牛逼的洞察,牛逼的创意,牛逼的团队,牛逼的执行力,牛逼的媒介投放……

当我看到《啥是佩奇》在朋友圈连续刷屏出现的时候,我就知道它一定有一个牛逼的洞察。当我看第一遍的时候,我发现不仅如此,这支广告能刷屏的深层原因,在于它是一系列刷屏元素的连续堆叠。这也就导致了它“不得不火”。

第一,小猪佩奇在过去一年里积累的人气,大概可以排在前三。相信你不会有异议。今年上半年,粉红色的小猪佩奇几乎在全网刷屏,一时间,佩奇成为了“社会人”的标配,所有品牌都想和佩奇成为好朋友。

第二,城乡文化的冲突,贯穿这支5分钟的广告,如果你熟悉导演张大鹏,你就会知道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这么干,包括方言在广告片中的运用,这些都可以解释过去一年快手的社会地位。

第三,留守老人期盼儿女回家过年,这种洞察即使已经被各大品牌用烂了,但我们总是被这些真实的故事感动的眼泪鼻涕一起流。

爷爷不懂孙女的佩奇;村里不懂城里的佩奇;大山不懂网上的佩奇……这种连续的冲突,连续爆款元素的堆积,引发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于是就以刷屏的形式爆发出来。

创意不是广告人的专利

很多人在问,这支片子到底是哪个广告公司操刀的?很抱歉,其实这支广告背后没有广告公司,是由小猪佩奇大电影的导演张大鹏亲自拍的,包括创意。

不得不说,把这些元素糅合到一起的导演张大鹏,的确像他的微博昵称一样,NB!

1984年出生的张大鹏简历非常简单,但有不少代表作,华为MATE20的土拨鼠广告,以及四川话版本广告,都是他的大作。张大鹏还凭借链家的《老张的团圆年》获得过2017年中国广告影片金狮奖最佳导演。

粗旷的风格背后,藏不住那种拿捏的恰到好处的情感流露,想起来也符合北京老爷们的气场。

我一直认为,创意这回事,哪有谁是专业的,有脑子就行。牛逼的广告人也只是比普通人阅历更丰富,更善于从生活中抓出那些容易被人忽视的东西而已。

即使是淘票票也能刷屏

在这次的刷屏当中,应该有人注意到了,刷屏的原链接来自淘票票。这是我觉得最值得思考的一点。

这几年,越来越多开始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各种黑科技的H5,一镜到底的长图,创意短视频,融合AR、VR等新技术等等。虽然没错,但一次又一次证明,内容为王的真理是不会变的。

刷屏背后的原因其实没有什么值得过多揣摩的,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知道。我是这么总结《啥是佩奇》的刷屏的——朴实无华的牛逼。但依然无法否认这是一件值得点赞的作品。

佩奇到底是啥?大年初一去电影院看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