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发者通过实例分析游戏媒介改变对玩家体验的影响

 长沙7喜 2021-04-01

原作者:James Kinch

简介

在过去几十年里,我们看到的游戏版本有千千万万种。《大富翁》(Monopoly)这个游戏在世界各地发行的版本就有几千种,现如今它依然是最畅销的桌游。通过更改主题、游戏机制和指示物衍生出新的版本。尽管已经改得“面目全非”,但是这些游戏依然沿用了“大富翁”这个品牌名称。

本文将会通过实例分析和理论支持来讨论各种不同的游戏媒介,以及为什么人们要发行这么多不同版本的游戏——或者说为什么要鼓励人们玩不同版本。

桌游

桌游通常会自带各种不同的实体物品,以某种形式呈现与游戏相关的内容,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 代表某方的指示物

· 指示物的移动的方式

· 计点数的方式

· 一本基于游戏主题的规则手册

· 指定的游戏区域

这些实体元素的作用是创造结构、帮助构建主题、让玩家更直观地理解游戏。就比如说,玩家实际上是可以用手指来充当指示物来玩游戏的。但是,这会改变他们的游戏体验。他们可能会感觉手指/手臂开始酸痛,除此之外,部分游戏主题和视觉元素也会从游戏中移除。

经典大富翁游戏所包含的配件可以说是非常具有标志性的,然而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很多配件都变了,玩家与游戏互动方式也随之改变。选择角色是游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Media Psychology期刊就曾有关于“玩家在游戏过程中是如何变得越来越像角色”的研究。在某个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玩一款军事题材的射击游戏,时长为10分钟,观察者要记录他们的反应。实验结束后,他们要做词汇判断任务(Lexical Decision Task),就是基于一或两个字母的差异来判断一个单词是否是真实存在的(比如Morch-March),玩家看到这些词都跟战争有关。词汇判断任务的结果表明,扮演士兵角色确实能提高与军事知识相关的认知能力( Klimmt, et al., 2009)。

图片

World of Warcraft(from pc.zoznam.sk)

这可能意味着,使用不同的指示物,基于玩家对指示物形象的解读,玩家的游戏体验也会不一样。就比如说,虽然“鞋子”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但玩家可能会将其理解为一个悠闲的角色。很多大富翁游戏都在这一方面做了尝试,在这些游戏中,指示物是基于它们的外观形象执行行动,如Monopoly New Edition (Infrogrames, 2001)和Monopoly Party(Runecraft, 2002)。

随着拟人化角色的出现,有更多大富翁游戏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索。这些游戏根据“传统印象”给这些指示物加上了特定的性格。

实例1:Monopoly Tycoon(Deep Red Games, 2001)中的马、狗、手推车、鞋子、战舰和加农炮

实例2:Monopoly Streets(EA Salt Lake, 2011)中的鞋、马、狗和手推车

但在呈现这些独特设计的同时,玩家的想象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约束,因为游戏设计师已经给指示物附加上了自己的解读,这可能会阻碍玩家的体验。然而,对一些人来说,这可能会增强他们的沉浸感。玩家在玩不同的角色时会获得不同的体验。

玩家经常会在游戏中创造他们自己的角色,比如《龙与地下城》(Gygax & Arneson, 1974)。角色被赋予了背景故事,有特别的属性和装备,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角色设定表格记录了这一切。玩家一手拿着表格,一手移动他们的小雕像。

在《龙与地下城》中,角色表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因为它记录了所有关于角色的内容。你编辑表格上的某一条信息,整个游戏的走向可能会因此改变。跟游戏DM一起配合,这张表格在剧情展开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设定的参数或规则。

这款游戏鼓励玩家创造一些能够在游戏中代表自己的人(Wizards RPG Team, 2014)。团队认为玩家在游戏中创建替身角色也是游戏的一大乐趣。有意思的是,在某项实验中,666名参与者被要求为6种不同的游戏场景创建角色,结果显示,对生活较为满意的人会创造与自己相似的角色,而对生活较为不满意的人则会创造与自己不太相似的角色。这表明人们在创建游戏角色时很大程度上会受自身情况的影响,不管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

在同一项研究中,实验设计者还观察到了“参与者对角色的认同感与游戏乐趣密切相关”,这似乎就支持了Wizards RPG Team的观点。这就能解释为什么《龙与地下城》的角色能够这么长寿,因为玩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从零开始设计角色,不受任何限制(除了游戏DM的要求),不会像某些系统那样只给你提供几个预设好的选项——常见的比如《魔兽世界》(Blizzard Entertainment,2004)或WWF Smackdown! (Yuke’s, 2000).

实例3:WWF Smackdown!的角色创建界面

实例4:《魔兽世界》的角色创建界面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玩法,形式也多种多样。有些游戏,就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龙与地下城》,把角色扮演融合成一种机制。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实体元素对角色扮演几乎起不到任何推动作用,主要是依靠玩家来推动剧情。

尤其是线上聊天室或即时通讯应用平台上的多人角色扮演活动。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隐匿身份,所以玩家可以在不暴露个人信息的情况下创建自己的角色。就如Mortensen写道的:“通过计算机来交流,你想给出多少真实信息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因此,玩家创造的东西可能会基于自身情况,也有可能不会。

Mortensen还写道“这种交流的速度更接近于实时对话,创造了一种实时互动的错觉,并带来了很多亲密感。”这种互动方式基本不需要实体物品,只要一台电脑、输入和输出。语音交流可以被忽略,得分和移动也不需要借助什么额外元素。

这取决的是角色扮演的规则,通常这会在创造角色&互动开始前就制定好。这就类似于有“规则或至少是参照指南”(Fullerton, et al., 2007)的重要文化活动(比如万圣节),让参与者明白该如何行动、穿着。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以一种不同于日常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这就跟你创造角色/规划角色行动有些类似。

玩家有时会为了问一些跟规则相关,或与游戏世界本身无关的问题从而脱离角色,这就是所谓的“OOC”(Out of Character)。Mortensen认为OOC内容对角色扮演是有重要作用的,并且可能由于多种原因贯穿整个游戏过程。其中一个原因便是确保故事能够按照玩家期望的方式继续发展。利用这一点对于保持玩家对角色扮演的持续兴趣从而推动故事发展非常重要。

指定的游戏区域(版图)

一般来说,版图是游戏里最大的实体配件了。简单的版图可能就类似于是国际象棋棋盘那样,复杂一些的就像是Formula D (Randall & Lavaur, 1991)里那样的。

实例5:国际象棋的初始布局

实例6:Formula D赛道布局

这些游戏都依赖于玩家在版图上移动指示物。国际象棋在移动过程中要灭掉对方的棋子,而在Formula D中,玩家要在赛道上竞速从而获得胜利。这就意味着玩家很多时候都是在盯着版图,思考着该怎么走。

国际象棋玩家可以很容易地在纸上重新画一个棋盘,用棋子来玩游戏。而Formula D,虽然严格来说并不是不可能做到的,但绘制复杂的赛道布局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且赛道周围的许多细节也没办法呈现出来(除非它们也被一一画进去)。可能就会改变人们对于赛道的感觉,影响玩家的游戏乐趣。玩家可能更喜欢在晚上比赛,这是他们最喜欢的赛道。移除这些独特的环境设定可能会改变玩家的看法。

正如我们之前在简介中提到的那样,《大富翁》多年来发行了各种各样的版本。目前世界纪录中拥有最多《大富翁》游戏的人是Neil Scallan,总计2249套(World of Monopoly, 2019)。有些版本保留了经典的指示物,但所有版本都对版图做了更改以匹配对应的主题。这是否证明了这些版本要么是很多人都要买,要么是制造成本太低,做出来也无妨?不幸的是,Scallan这边的数据也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因此除了标准版本之外,我们很难找到关于《大富翁》其它版本的准确销售/制造成本信息。

规则

在Eric Zimmerman & Katie Salen的著作Rules of Play中,作者用了一整章的篇幅试图去定义游戏。书中提到了David Parlett所定义的正式&非正式游戏。非正式游戏指的是当场创造的出无(或极少)规则/结构的东西。而正式的游戏是“基于结局(ends)和方法(means)的双重结构”(Zimmerman & Salen, 2003)。“结局”指的是有胜利的一方,“方法”指的是玩家要怎么获得胜利。就《大富翁》来说就是有什么规则、可使用的配件,以及如何使用。根据这个定义,本文之前提到的游戏——从《大富翁》到线上角色扮演活动——它们所应用的这些元素就是正式游戏所需具备的元素(除非游戏尚未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存在“赢家”)。

这其中的规则,就是明确阐述了这些配件该如何使用。因此,如果你移除这些规则,或者说写的含糊不清,就会导致一个完全不同的游戏(尤其是长期使用的规则)。但这种影响并不一定是负面的。游戏应该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解读,《大富翁》游戏经历了七代玩家,大家各自都有不同的看法。

鼓励人们使用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玩家就能够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游戏版本,让其他人了解到某些更广泛存在的问题。在一个标题为“《大富翁》修改版”(Modified Monopoly)的案例研究中,Morten Ender借助特定版本的《大富翁》来给学生传授关于社会&社会经济不平等的知识。学员们通过随机抽签获得家族设定,还有具体的角色。这8个家族的社会阶级各不相同,有些家族一开始就比较富裕,并且有更多机会赚取更多财富。所有的家族围着《大富翁》版图而坐,保持同等距离。Ender之所以这么撰写研究报告是为了让其他人效仿他的实验,在课堂上实施。随着游戏的展开,他指出:“社会地位较低的玩家会更安静、更孤僻,逐渐远离游戏(物理意义上和心理意义上都是)。” (Ender, 2004)玩家到后期甚至都不来上课了,因为他们没有参与感。

虽然这个是个比较极端的《大富翁》改版例子,但是我们不能低估简单的规则改变给游戏以及玩家体验带来的影响。就比如说,两个玩家一起玩《大富翁》,各自有不同的定制规则。玩家1规定走到“免费停车”位置上可以获得500英镑,而玩家2规定玩家的初始财富可以有2000英镑。由此一来,不同规则设定下的游戏体验是非常不一样的。

在玩家1设定的游戏中,大家可能会更专注于走到“免费停车”的位置,因为你可以再次获得1/3的初始资金,而不需要依靠“机会”“公益基金”或实施垄断。而在玩家2的游戏中,玩家会购置更多房地产,并且不进行拍卖,这可能会减少交易数量和玩家互动。

如果两方要一起玩,他们就得确定要用哪套规则。如果两种规则都使用,玩家可能会因为货币膨胀把500美元都用光,或者游戏会持续更长时间,因为玩家不会这么快把钱花完。如果只遵循一方的规则,另一方将处于劣势,因为他们必须调整自己的策略来应对对方的策略。或者,按照最原始的规则玩,两方都处于劣势,但是这样的竞争环境会更加公平。

在这些例子中,玩家添加的这些规则通常就是第一次玩游戏时,在正式开始前/游戏过程中大家口头商定的协议。玩久了以后,大家都对自主设定规则习以为常,在游戏过程中不需要经常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玩家并不需要书面规定,因为玩家都清楚他们的游戏规则,因此也不会参考游戏的原版规则。

总结

游戏中的实体元素促使玩家的游戏体验变得更加丰富。这通常会从游戏主题中表现出来,如指示物或版图。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游戏体验也可以基于心理/语言元素,如参考指南/不成文规则以及共同参与游戏的玩家,而不是游戏配套的书面规则。

本文由游戏邦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