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新星(第104期)/马国伟: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

 高校科幻 2021-04-01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

马国伟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本科在读

当代黑格尔主义者,反后现代主义先锋

采 访 实 录

高校科幻:您第一次接触到科幻是什么时候,对科幻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马国伟第一次接触科幻大概是小时候看哆啦A梦时,当时觉得科幻就是幻想未来可能实现的各种发明,幻想如何满足人们各种欲望,幻想如何创造一个奇妙的世界。

高校科幻:如果让您推荐适合儿童,青少年阅读的科幻作品您分别会推荐什么?为什么会推荐它,它适合该年龄段的优点有哪些?

马国伟儿童的话我推荐赛文奥特曼,虽然有点老,但是其中科幻元素是很多的,勾勒出了黑暗森林式的宇宙生态。青少年的话可以看火星救援,当然,这个年龄段正是他们自己非常渴望接触新事物的时候,其他的优秀作品需要他们自己发掘。

高校科幻:您所阅读的科幻书籍有什么内容或结构上的共同点吗?您觉得怎样的科幻小说会更吸引您?
马国伟我喜欢基于现实的、而不是凭空虚拟出一个概念(像原力那样)的小说,这类小说不会因天马行空般的想象而失去它对现实深刻的反思。
高校科幻:在第二届星火杯的参赛过程中您有什么样的体会?对星火杯征文比赛有什么建议或者想法吗?您在此次参赛中有收获到什么呢?

马国伟我觉得参赛选手们都很有实力的,他们的作品也启发了我不少。我觉得星火杯可以多多宣传一下自己,深耕下沉领域,让更多的科幻爱好者参与进来。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了不少好文章吧。

高校科幻:您的作品《大逃亡》的灵感是来自哪里?文章最后的回忆您解释是对前面各种奇观描写的戏谑反讽,为什么您会这样安排文章内容呢?最后一段有让人突然发现真相的了然感却也让人有些怀疑是不是也是主角的幻想,对于读者这样的深入思考您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吗?
马国伟灵感直接来自约翰列侬的StrawberryFields Forever和弗洛伊德;结尾来自于《漫长的告别》中的那句话:“你知道,故事的结尾并不重要,生活唯一确保我们的就是死亡”以及苏格拉底的“哲学就是练习死亡”。在这篇文章中,我设置了一个又一个假设,目的就是让读者陷入到迷雾中。现实中我们也可能像“缸中的金鱼“那样认不清事实的真相,分不清绝对的真实,而没有绝对的真实也正是我这篇文章所要传达的。
高校科幻:您在创作科幻作品时有什么写作技巧吗?您觉得怎样将感性的故事情节与理性的科幻知识结合起来?
马国伟我喜欢在夜间创作,如果第二天早上起来依然觉得写得不错的话,就会保留下来,当然大部分时间都是觉得不怎么样。文章只要结构完整,有张有弛,剩下的作者怎样自由发挥也不会多偏离了。
高校科幻:目前热炒科幻IP的现象怎么看?科幻产业化会对中国科幻文学的未来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马国伟科幻圈一直很小众,随着《三体》的出名而逐渐火热起来。无论是大炒科幻IP还是科幻产业化,对于科幻文化在国内的宣传与发展都是有好处的。不过科幻是一种“仰望星空”的事,不应该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比如流浪地球的播出引起的对立言论),更不应被资本化消费化娱乐化。在积极推动科幻产业发展的同时,我觉得不能丢弃科幻的内核。
高校科幻:您平时喜欢阅读什么样的书籍(不一定非是科幻类型的),您觉得阅读这些作品会对您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马国伟我平时喜欢看哲学书。现在是一个各种思想在一起碰撞的时代,如果不以哲学的批判思维去审视这些思想赖以成立的基础,就会陷入迷茫中。科幻小说就是以科学表思想,抒发个人哲学观的产物,其中的世界观就是作者意志的体现。
高校科幻:您会和同龄的科幻作者一起交流创作方法吗?您觉得与同龄作者的讨论和与其他不同龄作者的讨论会给您哪些不同的体会?您最乐意参加的科幻活动是什么?
马国伟交流得很少,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和专业学者、各行从业者交流看法。我最乐意参加各种科普、科幻讲座。
高校科幻:最后,您最喜欢高校科幻的哪个栏目,为什么?对高校科幻您有什么建议或想法吗?
马国伟我最喜欢科学百科这个栏目,学到了不少知识。我觉得可以制作一个各种征文比赛的时间表,帮助科幻作者们及时投稿。

采访 | 何冬阳
文字编辑 | Mr.Unicorn
排版 | 焦学康
审核 | 圈

 往期新星专访 
点击作者名字即可前往

陈垚岚  
我要快乐,不必正常

冉卓然
写作的时候,
永远要与所描述的东西
保持一个清醒的距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