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宣德与清代洒蓝釉瓷器的区别

 爱你一生419 2021-04-01
钟爱国粹

洒蓝釉创烧于明代宣德年间,宣德皇帝迷上了掷色子的游戏,下旨让景德镇御窑厂为其烧制一种专门玩色子用的瓷器,烧制出了洒蓝釉瓷器。

洒蓝釉瓷器要先在器物上施白釉,白釉烧好后用竹管蘸蓝色的青釉,用嘴吹竹管的另一端,使釉附在瓷胎上,形成深浅不同的斑点,再经第二次入窑烧制。烧成的洒蓝釉瓷器,釉面会呈现不规则的自然感觉。

精美的洒蓝瓷器,在蓝釉的掩映下,露出来的白釉仿佛是飘落的雪花,又像是密密麻麻的鱼子,所以洒蓝釉也被称为“雪花蓝”和“鱼子蓝”。

大明宣德年制洒蓝釉,釉里红双龙赶珠纹天球瓶。高38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11.5厘米。

宣德洒蓝釉瓷器必须两次入窑烧制,第一次高温烧制白釉(烧成温度1250度),再在烧成的白釉瓷器上,用竹管沾蓝釉料,吹洒于白釉上面,再入窑二次低温(1100度)烧成。

宣德皇帝在位仅十年时间,驾崩后掷色子的游戏在宫中不再流行,这种洒蓝釉工艺就消失了。

洒蓝釉瓷器烧造工艺复杂,加之存在时间较短,因此现在存世的明宣德洒蓝釉瓷器非常稀少。

洒蓝釉瓷器一直到清代康熙时期才恢复生产。雍、乾时期都有洒蓝釉瓷器精品问世。

清代洒蓝釉瓷器制作工艺与明宣德时期有所不同。清代洒蓝釉瓷器的制作过程是在胎体上吹施青料,然后上一层透明釉再高温烧成。

雍正年制洒蓝釉弦纹赏瓶一对。高32厘米,囗径10厘米,腹径20厘米,底径12厘米

简而言之,清代洒蓝釉是高温釉,烧造温度都在1200度以上;宣德洒蓝釉是低温釉,烧造温度是1100度。由于温度不同,呈现出来的釉色有明显的不同,低温烧出来的洒蓝釉呈现的雪花斑点比较明显,而康雍乾时期高温釉洒蓝器的雪花斑点则更多的融于釉中,看起来并不明显。其实我们今天沿用的是康熙洒蓝釉的工艺,而真正宣德洒蓝釉瓷器的烧造工艺已经失传了。

除了烧制温度上,清代还对洒蓝釉瓷器进行了创新。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洒蓝釉瓷器呈色稳定,做工精细,有的在瓷器的釉面上以金彩描绘图案或书写文字,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清代后期,洒蓝釉瓷器的烧造水平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无法与清三代的器物相比。因此,清代的洒蓝釉瓷器还是以康、雍、乾时期的制品为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