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农架民间草药的故事99——神农架地产药材虎杖/刘胜祥/奇闻异事求解274/20210402

 资源与环境保护 2021-04-02

        中药虎杖在历史上有许多名称:《尔雅》称为“蒤”《药性论》称“大虫杖”、《本草拾遗》称“杖”、《日华子本草》称“酸杖”、“斑杖”、《救荒本草》称“酸桶笋”、《滇南本草》称“斑庄根”、《医林纂要》称“鸟不踏”、《植物名实图考》称“酸杆”、“斑根”、《分类草药性》称“酸榴根”、“土地檎”、《天宝本草》称“酸通”、“雄黄连”、《岭南采药录》称“蛇总管”、《南京民间草药》称“大活血”、“血藤”、“紫金龙”、《贵州民间方药集》称“酸汤秆”、“黄地榆”、“号筒草”、《中医药实验研究》称“斑龙紫”、“野黄连”、《江苏植药志》称“活血丹”、《陆川本草》称“红贯脚”、《南宁市药物志》称“阴阳莲”。而虎杖的名字第一次见于《别录》。李时珍对虎杖名称的解释非常准确∶杖言其茎,虎言其斑也。虎杖茎直立,粗壮,空心,散生红色或紫红斑点,的确有点象老虎的皮。我感到,虎杖之名奇妙之处在于“杖”,外表与虎皮相似,但是表示的是植物的茎!

 虎杖(Reynoutria japonica)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横走。根为一种黄色染料,亦可供药用,有活血、散瘀、通经、镇咳等功效。野外,我们常常在水边潮湿处看见虎杖不是单株分布,多呈群落分布。叶片生长在茎的上层,要观察红色或紫红斑点的茎要弯下腰才能看到。叶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序圆锥状。雌花花被片外面3片背部具翅,果时增大,翅扩展下延,瘦果卵形,具3棱,黑褐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虎杖生山坡灌丛、山谷、路旁、田边湿地,海拔140-2000米均有分布。神农架称虎杖为“酸筒杆”,年产50吨左右,可见中药虎杖资源之丰富。

  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9-15克。外用适量,制成煎液或油膏涂敷。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症瘕,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