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对传奇夫妻:一个清宫格格,一个热血军人,结婚后一起成为抗日英雄,一起领受天主教的洗礼

 慧言历史话古今 2021-04-02
 一个清宫格格,一个热血军人,结婚后一起成为抗日英雄,一起领受天主教的洗礼。

一,抗战时期美名远扬的抗日英雄夫妻

孙连仲:中国抗日名将,曾参加娘子关会战、武汉会战、常德会战等多次著名战役,战功卓著。特别是参与指挥台儿庄战役,给日寇以重创,升二级上将,十一战区司令。日本投降后,以河北省主席身份代表政府在北平接受侵华日军投降。
1929年元旦,在布衣将军冯玉祥的撮合下,罗毓凤与时任青海省主席的孙连仲将军结为夫妇。

罗毓凤,是晚清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的亲孙女,也是道光皇帝的五世孙女,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堂侄女。

抗战爆发,罗毓凤建医院,组织慰劳队、担架队,设临时收容所,被军政部军医署任命为伤兵医院院长,授予少将军衔。1946年,国民政府给罗毓凤颁发了一枚胜利勋章,以表彰她在抗战中做出的特殊贡献。

二,孙连仲:抗战时期的英雄将领,台儿庄战役的热血功臣

孙连仲是冯玉祥老西北军中的名将,麾下部队以骁勇善战而闻名。

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孙连仲

1937年日寇跳起了卢沟桥事变,孙连仲被任命为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他先后带领他的杂牌军在良乡、涿州和保定等地与日军激战,阻击日寇。

1937年10月11日,日本华北日方面军第一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为了策应进攻山西忻口的板垣师团,下令由龙山师团向晋东的娘子关发起进攻。

10月14日,孙连仲26路军已经赶至娘子关南侧,第二战区决定组织旧关反击作战,孙连仲26路军先头部队第27师是此次旧关反击作战的主力,英勇杀敌,伤亡惨重。

1938年台儿庄战役,孙连仲亲赴前线指挥,在最危险的时刻,他甚至将身边可用的兵员,包括炊事兵、担架兵一并组成敢死队,在夜间袭击敌人,终将日军赶出台儿庄,台儿庄大捷,威震中外。孙连仲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晋升二级上将。

台儿庄大捷后,孙连仲(前排右一)和李宗仁(前排右二)、白崇禧(前排右三)等将领合影。

孙连仲率领所部坚守台儿庄,2万余名将士,牺牲14000多人,为中国军队完成合围、痛歼日寇精锐第10师团,最终取得台儿庄大捷立下大功。

此后,孙连仲率部先后参加了武汉保卫战和1939年12月间国民党第五战区发动的“冬季攻势”。还参加了1941年夏季的豫南鄂北会战,1943年湘鄂抗战、枣宜会战和豫南会战。

老蒋和孙连仲

在鄂西会战以及后来的常德会战中,1943年孙连仲接替陈诚担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组织对日军大举进犯的抵抗。

右起:韦永成,黄琪翔,张自忠,李宗仁,孙连仲,汤恩伯,郭忏,王鸿韶,刘汝明,高永年,吴仲直

著名的宜昌石牌保卫战,在最后的决战并取得胜利的阶段也是孙连仲领导的,所以如今在石牌旧战场,还可以看到由孙连仲题写的阵亡将士纪念碑。

1945年8月日军投降。蒋介石任命孙连仲为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兼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同年10月10日,孙连仲代表国民党中央政府在北平(今北京)故宫太和殿主持华北日军受降仪式。

孙连仲上将(中)、吕文贞中将(右)

原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根本傅代表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以下部队共计126800人以及大约10万华侨向第11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投降。

孙连仲上将在“受降主官”下签字。

当时现场2万多民众欢呼雀跃。孙连仲当时想哭又不能哭,强忍着眼泪在日军投降书上签字,他回忆说:“脑子里全是抗战8年跟随他而牺牲的将士们。”

三,罗毓凤:有胆有谋的巾帼抗日英雄,广大将士眼中亲切的大姐和母亲

孙连仲奉命北上抗日,战况惨烈,死伤严重,治疗物资紧缺,罗毓凤闻讯,带着大批慰问品来到了前线。

孙连仲见到她时,看见这个曾经的格格在穿越了日军炮火连天的封锁线后,已经完全改变了模样,惊诧问她:前线如此危险,你难道不怕吗?
没想到罗毓凤这个阔太太,一改往日娇柔形象,坚定而豪爽地说:既然老虎不怕,老虎太太就怕吗?

虽然她长得一副文静秀气的外表,骨子里却是一位泼辣能干的女强人。她在前线洗衣做饭,协助救助受伤士兵,看到有很多伤员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去世,回到家中把自己的积蓄拿过来,向社会各界人士呼吁,得到了很多帮助跟支持,经过筹备,在鸡公山建立了“第九十四后方重伤医院”。不久被军政部军医署任命为伤兵医院院长。


还有一件事让广大国军将士对她倍加敬重:
有一次罗毓凤在病房,看见一个重伤员生理功能失控,在检查时突然排出大便,根本来不及取器具,她竟毫不犹豫就用双手捧接。

那位生命垂危的年轻重伤兵,在战场上多处重伤都没有掉过眼泪,现在这位兵团司令的太太竟然丝毫不嫌弃竟然用双手给自己接便,顿时感动得一塌糊涂,禁不住像一个孩子一样放声大哭。
她笑着安慰伤兵:小兄弟,你是抗日英雄,为你疗伤是我的光荣。

从那以后,在广大将士们的眼中,她不再是格格,将军夫人,而是一位亲切的大姐和母亲,更是一位有胆有谋的巾帼抗日英雄。

因为战争,很多人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1939年,罗毓凤又建了一家难童教养院,受了五百名儿童,后来逐渐扩大,收了两千多儿童。
她让自己的孩子和难童生活在一起,学习起居一视同仁。她不仅仅是给饭给他们吃,还教他们生存的本领,学习文化知识跟技能。那里的孩子也亲切地称她为“院长妈妈 ”。

四,在经过了血雨腥风的戎马生涯后,夫妻双双在台北领受天主教的洗礼

孙连仲是国民党中少有的,在抗日战争中不遗余力、把血本拼光的杂牌军高级将领,因为没有私心、忠勇耿直深得蒋介石信任,所以他基本没有参加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内战却又能以98岁高龄得到善终。


在经过了上半生出生入死、血雨腥风的戎马生涯洗礼后,孙连仲大彻大悟,1957年1月28日与夫人在台北领受天主教的洗礼。
孙连仲后人没有人再从军从政,孙连仲的儿女当中,不是医生就是教授,他们受父辈教导,无论如何要学一门技能,用实业报国。

1990年八月十四日病逝台北,享年九十八岁。
在这期间,另一位抗日名将,前第四战区司令张发奎将军在港领洗入教,还有另一将军李弥死前亦入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