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绿色债券发行引领全球风潮,但前路恐非一帆风顺

 颐源书屋 2021-04-02

图片

图 路透/Pascal Rossignol

在全球绿色债券发行热潮中,中国在第一季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发行地,不过分析师多表示,中国恐怕还要拿出更多作为,才能吸引投资人资助中国领导人提出的21万亿美元碳中和计划。

分析师指出,迫在眉睫的工作包括提高投资人对环境的关注、调整支离破碎的法规、同时应对“漂绿”行为,亦即发行人努力膨胀其绿色信誉的行为。中国的政策目标是在2060年之前达成完全碳中和。

中国绿色债券的发行人包括银行、地产开发商、电力公司、以及铁路业者,根据路孚特数据,1-3月期间他们合计发行了157亿美元的债券,藉以支应诸如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等绿色项目。

数据显示,这类债券多数以人民币计价,发行规模较一年前增加近三倍。

图片

这超越了美国同类型债券第一季约150亿美元的发行规模,同时也带动全球绿色债券发行增加两倍。

绿色债券发行热络“很大程度是拜中国走出疫情之赐,”星展集团策略师Nathan Chow表示。“此外,中国政府今年全力发展此一市场。”

中国为全球最大碳排放国,根据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估计,未来40年中国需要140万亿元人民币(21.33万亿美元)的债务融资,才能够达成其净零排放的目标。

目前中国在外流通的绿色债券有8,000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但绿色债券在中国18万亿美元债市中的占比还不到1%。

中金研究院经济学家周子彭表示,现阶段“在发行绿色债券方面不具成本优势...对于许多绿色项目而言,市场给予的支持也不够,这类项目需要花费长时间才能完成,被视为是高风险项目。”

中国2月发行的首批“碳中和”债需求冷清,凸显出这类阻力。

多位基金经理人表示,绿色债券尚未纳入他们的投资考量。

“中国投资人目前只看收益。很显然地,如果绿色债券不能提供额外的报酬,他们就会问政府,'你们能帮我什么?’”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亚太区总监张顺荣表示。

一经纪商消息人士表示,国营企业被动员发行绿色债券,以配合政府的政策考量,但投资人缺乏购买动机。

主管机关知道这些问题。本月稍早,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呼吁提供民间参与的动机,以达成政府的碳排目标。

星展集团的Chow表示,将煤炭排除在绿色市场之外可以更加接近国际标准,有望扩大外国投资人基础。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