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万年太久吗?有三亿年历史的远古生物也能成为点缀居室的宠儿

 呜莎花园 2021-04-02

静静的物种日志

第35篇    原创

清明时节雨纷纷,对于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来说,又到了吃野菜的时候了。依山而居的人们有着先天的优势,去山中散个步就很容易收获一篮子野菜。


每年春天,山中的野菜就齐刷刷长出来了,蕨菜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很受我们喜爱的野生食材。在各种野菜中蕨菜很好辨认,只要看它的头部,新长出来的芽是弯弯卷起的旋状,跟人握紧的小拳头很相似,就是它了。

蕨菜能吃的部分仅仅是靠近顶部的嫩芽,在幼叶卷曲着未舒展开时,正是采摘的好时候。它的做法也简单,用沸水烫后再浸入凉水除去苦涩味就可以食用了。因为蕨菜中单宁含量较高,所以一定要注意多煮一会儿,熟透了才可以吃。北方人习惯把蕨菜腌制成咸菜,而在贵州一带,蕨菜的做法更多了:五花肉炒蕨菜、腊肉炒蕨菜、腌蕨菜、干蕨菜,这些都是常见的吃法。

爱吃蕨菜的人认为蕨菜口感清淡爽口,尤其是老一辈人对此情有独钟,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清热败火,绿色纯天然呗。

说起来蕨菜还有“山珍之王”的美誉,人类采蕨的历史也是由来已久。在《诗经》中记载“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你看吧,虽是吟唱凄惨的爱情故事,却也不乏人间烟火气(也要采点蕨菜吃),可见蕨菜就是多么贴近我们的生活。


蕨菜是蕨类植物的一员,蕨类植物家族庞大,目前全世界现存的蕨类就有12000多种,并不是所有的蕨类植物都可以吃,在我国可食用的蕨类植物有几十种,像东北地区的牛毛蕨、荚果蕨、蹄盖蕨,中华蹄盖蕨,还有南方的水蕨、星毛蕨、西南凤尾蕨等是可食用蕨菜。
什么是蕨
严格的说,蕨不是树木,不是花卉,不是野草。那什么是蕨呢?

蕨类植物是个古老的物种,它的黄金时期是在大约距今3.5亿年~2.25亿年的石炭纪和二叠纪。那时主宰地球的哺乳动物是啥?不用我说大家能想到吧——恐龙。据说蕨类植物是恐龙的食物来源。恐龙早就灭绝了,蕨还在,不得不说在生命和进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奇迹。

早期的蕨类植物长得很高大,是像乔木一样的树状,高可达20米至30米。在2亿年前的地球上一度生长着蕨类植物组成的热带雨林。那是地球上第一次出现森林,而在此之前除了苔藓植物做了一次不太成功的登陆之外,所有的植物都还只能生活在水里呢。


那么,我们不禁都要问:蕨类植物究竟有哪些超能力,来帮助它们在陆地上开疆拓土呢?

人离不开水,人体内70%都是水,植物也是如此。植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比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矿质营养的吸收、运转与合成等。如果是泡在水里,水分供大于求,像海带、紫菜之类的藻类植物从来不会担心缺水,也不需要水分运输系统。不过,在陆地上,水分大部分都藏在土壤里,而植株又有很大一部分是暴露在空气中,那么,植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汲取水分并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当然了,最初生水植物登陆想来也并不是它们的初衷,还不是因为毫无防备地被退潮的海水遗留在了岸上,估计它们内心也是抗拒的。留在岸上的水生植物被迫堆积成一滩,这其中有一部分紧贴地面的侥幸存活下来的,自身结构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是仅由单层细胞包裹而成的“假根”固定植株,这个根不会吸水,茎和叶之中也没有“水管”,这一支后来演变成苔藓,简单的生理结构决定它们只能在近水潮湿的环境中生存。

而另有一些走了不寻常的道路,它们顶部上翘,极力追求更高的生长高度来扑捉阳光,它们的生理结构逐渐变得特化,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帮助蕨类植物深入地下,更加充分和稳定地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茎使得蕨类植物不再“趴”在地上,而是直立起来,同时茎内部维管束结构的形成,为植物体产生了更为完善的输导系统,使得营养物质的输送变得更为便捷。这类就是蕨类植物,完善的供水系统,使它成为第一批统治陆地的植物。

蕨类植物的特征?
蕨类植物叶片萌发时就像是一个个攥得紧紧的小拳头,又像是一个问号,像初生的婴儿带着疑问来到这个世界。随着叶片伸长,这些小拳头会慢慢展开,变成了美丽的羽状复叶。


辨认蕨类植物除了卷旋的幼叶,还有一个绝招——蕨类植物是没有花和果实的,在蕨类的每一片叶子背面,你会看到密密麻麻、整齐排列的孢子囊群,这里藏着的就是蕨类的“种子”。每年7-11月,当孢子变得毛茸茸的,就标志着成熟了,等孢子囊开裂,它们会像蒲公英一样,随风飘落在土壤里,繁育下一代。


不过,蕨类植物的孢子不会直接长成幼苗,而是长成一个小叶片模样的配子体。当配子体发育成熟后,会产生精子器和颈卵器,这是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精子器中的精子必须借助水为媒介才能游到颈卵器中,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后的卵细胞会发育成胚,最终长成我们见到的蕨类植物植株了。

正因为“受精卵”的形成也必须要在“水”这个载体下才能完成,所以蕨类植物无法完全摆脱水环境的限制。到了古生代末期,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蕨类植物走向了衰退,许多高大的乔木完全灭绝了。从石炭纪到二叠纪,这些蕨类植物的遗体大量堆积,又被掩埋在湖泊沼泽之中。经过变质而炭化,形成了厚厚的煤层,石炭纪也因而得名。

大自然一动怒,谁也躲不过,蕨类也是如此,只有极少数的种类逃过一劫。渐渐地,在种子植物繁盛的时代,蕨类只能屈居配角,躲在种子植物的身影下,变成草本状,以寻找生命的出路。这也是蕨类叶子通常较大的原因,是为了能在森林中主流植物的阴影下,捕捉到更多的阳光。


留存至今的蕨类植物依旧很顽强的存在于地球的每个角落,从海滨到高山,从湿地湖泊到平原山丘,到处都有蕨类的踪迹。它们有的在地表匍匐或直立生长,有的长在石头缝隙或石壁上,有的附生在树干上,也有少数种类生长在海边、池塘或湿地草丛中。 

蕨类植物能在整个植物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这说明在生态系统中,它们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自然界,它们是保护泥土以防侵蚀的主要分子,它们那些短小粗壮的根可以有效地抓住浅土,不致被雨水冲走。在山火过后,它们也是第一个冒出地面,迅速生长,促进有机物的堆积,使这个地方变得适合其它植物生长。

哪些蕨类植物适合室内栽培?
蕨的形态的奇特优雅,甚是讨喜。尽管看上去蕨类只有单调的绿色和简洁的叶形,却古朴自然得宛如森林里的绿色精灵,给人以诗意般的美感。


看,这是鹿角蕨,在自然状态下,它生长的地方可不是土壤,而是其它高大植物的树干上。这种生长在别的树干上的方式,叫做附生。所以相比其它蕨类,它是姿态最奇特的一个。

鹿角蕨有两种叶片,不同之处显而易见。分叉似鹿角的叶子是它的孢子叶,而另一种圆盾型包裹在根部周围的叶子是它的营养叶。营养叶仅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株提供养分和水分,不能产生“种子”,所以又叫不育叶。鹿角蕨的营养叶随着植株长大会一层层堆叠起来,老叶逐渐褪成褐色,它可以护住根部,把水分锁起来。

蕨类植物通常都具有孢子叶和营养叶。有的种类两种叶片不分,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又能产生“种子”,叶的形状也相同,这种就被称为同型叶,比如鳞毛蕨。还有一种,就像鹿角蕨这样,在同一植株上,同时具有两种不同形状的叶子,这种被称为异型叶。

铁线蕨,比较小型的蕨类植物,不需要阳光直射,非常适合养在室内光线不强的地方,纤细的枝干,轻盈的叶片,形态优美,有人拿少女的发丝来比喻它,这是多么高的赞誉啊!我只悄悄地问下,有把它认成是香菜的吗?


观音莲座蕨,听听这名字就颇有气势,它属于大型陆生蕨,高度可以达到2m,叶片超长。它最大的特点是它下面的莲座状的块茎,如果栽培在小盆里,可以限制它的长势,看上去会有貌似块根类植物的感觉。


乌毛蕨,产地在福建、台湾、广东及亚洲热带地区,它的茎短而直立,成簇生长。作为蕨来说乌毛蕨的质感并不是太柔软,硬直的感觉有苏铁风韵,也算别具一格。乌毛蕨是可以吃的,新生的幼叶是发红的颜色,长大后才变成翠绿色。


波斯顿蕨,这款蕨当叶子长得茂盛的时候就会垂下来,很是壮观,特别适合像吊兰那样悬挂起来。它的叶片细长,边缘有粗锯齿。波斯顿蕨生存能力强,栽培容易,叶子青翠碧绿,很是赏心悦目。



最后看一个狼尾蕨,这个小型附生蕨株高20厘米左右,生有灰白毛糙的根状茎,确实像动物尾巴。它的根状茎生长起来毫无章法纵横延伸,但是茎上抽出的羽状叶片细碎柔美,光泽平滑,与毛尾巴搭配也相得益彰。只是对我来说,看着毛尾巴还是有点恐惧感,不敢触碰。

如果你想养一盆蕨,上述几种都是不错的选择,至于怎么养护,咱们可以拿铁线蕨为例,这是很适合新手入门的品种。

铁线蕨的养护技巧
养护铁线蕨要用疏松透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可以使用泥炭土混合沙土栽培。蕨类植物根系比较纤弱,受不了大肥,在上盆的适当加一点缓释肥,然后就不需要再施肥了。


铁线蕨的叶子非常柔软,而枝干像铁一样坚硬,叶子数量多而且薄,蒸发快,需水量就特别大。在夏天基本上每天都需要浇水,如果盆小没有及时换盆,长得又特别茂盛,那就要一天浇两次。两三天不浇水,很可能枝叶就完全干枯了。真要是出现了这种情况也不要扔,还是可以补救的。先剪去一些干枯的枝叶,浇水使盆土完全湿润,放到阴凉通风处缓,慢慢地就会长出新的枝叶了。遇到这种情况,浇水时还可以加一些生根液,以此来促进根系快速滋生。当然了,最好还是要按时浇水,避免让这种情况发生。

室内养护铁线蕨,除了要保持土壤湿润和周围空气湿度,半阴环境和良好的通风也非常重要。什么是半阴环境呢?像遮阳网下面,大树底下,家里的北阳台,早晚的日照,都是舒适的半阴环境。选择这样的环境来放置盆栽即可。


北方养铁线蕨最大的难点是空气湿度不够,叶片容易干,它确实喜潮湿,但也不能看见叶子干了就给它灌水,因为它的根系不能积水。那么,有什么好方法吗?

把花盆放在浅托盘里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水会从花盆下的小孔渗入盆土。什么时候该浇水也很好判断,看托盘的水快没了,就补水呗。有条件的话雨林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野生的铁线蕨很多都是趴在石缝上,附土很少,根茎都露在空气中。所以它也非常适合制作成附石盆景。这里要注意一点,移栽时,把从别处挖来的铁线蕨根上的土要带着,然后吧上面的枝叶剪掉(上面有刚萌发的嫩叶留着),这些原有的叶片不剪掉换了新的环境长得也不会好,不如剪掉,重新萌发后的枝叶能很快适应新环境。然后把带着一点土的铁线蕨用长镊子塞进石缝中,不需要埋得太深,用浸盆法养护。


都说铁线蕨长势毫无秩序,乱蓬蓬的,如果你偏爱井然有序,那也有窍门,是什么窍门你猜到了吗?就是不要转盆。这样叶片都朝着一个方向长,就很有序了。附石栽培的铁线蕨土很少,所以植株长不大,就那么小小的一丛,很精巧别致。

铁线蕨越冬时,只要室温不低于0℃就可以四季常绿。就算是温度过低,枝叶全部冻坏了,也不要急于把它扔掉,留到春天看看,很可能会滋生新芽。


强调蕨是远古生物,就像是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瞬间高大上了。其实蕨类植物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给人轻盈灵动,低调静谧的感觉。如果你在自家阳台上或书桌上摆放一盆蕨,我敢说只要你坐到那个环境里分分钟便能让心安静下来。或许,你能和它能来一场相隔亿年时空的对话……

你的小花,是我前进的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