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培谈家教

 陳昱文 2021-04-02

警惕家教中的“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说当人有某一方面的特点时,这个特点就会被无意地夸大,就像刮风前月亮周围的一圈光环,使月亮看起来“大”了许多。当人某一方面的特点是其优点时,他就会被积极的光环所笼罩反之,就会被消极的光环所笼罩。这种现象,进入家庭教育中,就会产生“一叶障目”的不良效果,不能较全面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孩子,从而错过良好的教育时机。

比方说,我们不少家长评价孩子的主要依据是分数,如果孩子的成绩好、考分高,孩子的家长就会对孩子充满了挚爱和希望,提到孩子总是眉飞色舞。如果孩子的成绩差、考分低,孩子的家长就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好,提到孩子总是唉声叹气。分数便是笼罩在孩子身上的光环。殊不知,在这光环之下,成绩好的孩子,可能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除了成绩好之外,别无所长。而成绩差的孩子除了成绩差之外,他可能有较强的生活能力,也许还有些方面的特长,如体育,绘画,唱歌等。如果长期用带有偏见的眼光去对这些孩子,成绩好的会养成娇气、任性、自以为是,甚至对人顾指气使的坏习气成绩差的,就会厌恶集体生活,失去学习的兴趣,调皮捣蛋,甚至破罐子破摔,遇事总跟家长“逆反”。因此作为家长,必须克服家教中这种“晕轮效应”,透过分数这个“光环”去认识孩子的另一面,促进孩子的成长。

让孩子学会交际

“富有人际交往能力”是未来人必的素质之一。研究表明,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人能从根本上逐步改变对人、对己、对事的态度,完善自身的性格。可是,我们有不少家长总认为孩子只有呆在家中才定神、放心。假日里,他们以交通不安全、会交上坏朋友、耽搁学习等等理由限制孩子外出。有的家长则为孩子“足不出户”倍感欣慰,总带着赞赏的口吻说,他()从来不外出,从不和什么人交往……这种现象颇令人深思。

我们发现,孩子假日不外出,呆在家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准外出”,一种是“不愿外出”。“不准外出”的孩子大都性格外向,活泼好动,这种孩子较少考虑事情的后果,常“惹是生非”,不外出是“家长行为”而“不愿外出”的孩子,大都性格内向,遇事总是“束手无策”,遇人总是“沉默寡言”,不外出是“自觉行为”。前者天性活泼好动,但做事马虎,或虎头蛇尾,缺乏耐心,智力尚可,但把小聪明常耍在“歪门邪道”上,颇受老师“关注”后者则难与同学父母相处,心胸狭窄,爱耍性子,常为小事生气,常发无名火,逆反心理强,颇让家长头疼。前者是不懂交际而难以赢得朋友,后者是不重交际而难被他人接纳。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我们对待不懂交往的孩子,不能简单地禁止,对待不愿交往的孩子也不能欣赏。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让孩子的业余生活尽可能丰富些,有意去培养孩子的交际意识,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在活动中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从而使孩子的交际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