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如皋一考生这样写的作文,任课老师觉得很赞,你怎么看?

 陳昱文 2021-04-02

2020江苏卷作文命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

如皋市第一中学高三(2)班  戴千斌

我看着屏幕,看着这两道身影。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我知道,在无限的未来,这两道身影将是两盏明灯,指引着我,感染着我,让我成为更好的人。

我很喜欢历史,但对于近代史一向很抗拒,在我眼里近代史是充满血腥与战火的。

这天,正在查阅工业革命的资料,网页上备选词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吸引了我的注意,二战几乎可以说是决定了世界历史走向,点开这个词条,一张照片首先出现在页面里,那是一个小胡子的男人。希特勒?我一愣,不,是卓别林。不错,这张照片正是卓别林在他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大独裁者》中模仿希特勒的经典形象。

“我相信这个世界是富足而公正的,能够让我们每个人幸福的生活下去”。在电影《大独裁者》的最后,卓别林扮演的理发师被狂热的法西斯分子误认为是希特勒,簇拥着他发表演讲时,他忍不住这样说。这是理发师查理的心声,更是卓别林的心声。这个相貌英俊的默剧大师,一生都在银屏上扮演着这个小胡子的形象,而他想要告诉人们的,却在他的第一部有声电影中由他自己呐喊出声。这就是人性,是卓别林一生都在传扬的。

退出这个词条,网页边角突然跳出一条推送“德国总理下跪道歉”,我一愣,下意识点开了这条推送。原来并非纳粹德国,而是二战结束后的若干年,联邦德国总理访问波兰,在华沙的牺牲英雄纪念碑前,他献花后,突然跪了下来。黑白的照片上的联邦德国总理面容肃穆,挺直了身子跪在纪念碑前。

犯下罪孽的纳粹德国已经消亡,曾经的血腥杀戮与联邦德国并无关系,但勃兰特还是在华沙纪念碑前,在无数随行人员与记者的镜头前跪下了。这就是著名的华沙之跪,他所表现的是德国的担当。

我忽然被触动了,第一次,在近代的漫天战火与血光中,我看到了人性的闪烁。拥有强大数据分析能力的互联网将他们归于同类,我想它是对的。那个演讲台上慷慨激昂的身影,那个纪念碑前挺直身子的身影,他们就是同类,他们在华夏先贤口中都有着共同的名字:君子。

我看着屏幕,紧紧盯着着这两道黑白的身影。我知道,在未来的路上,这两道身影将是我指路的明灯,让我成为更好的人,成为他们同类的人。

【简评】

文章在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基础上展开写作,“我知道,在未来的路上,这两道身影将是我指路的明灯,让我成为更好的人,成为他们同类的人”,很好地诠释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一核心概念。又紧扣材料中“智能互联网时代”“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巧妙地从“正在查阅工业革命的资料”切入“网页上备选词条”,引出卓别林、勃兰特的典型事例,把他们归结为“华夏先贤口中都有着共同的名字:君子”。故而“既见君子 ,胡云不喜”的直接抒发,正是作者未来的做人价值取向。文章结构严谨,娓娓叙说中,道出了自己的立身处世的原则和方向。(陈培)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