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场的逻辑:不抑制土地兼并的宋朝,为何民众生活反而比较富裕

 蚂蚁上树啃大树 2021-04-02

作为传统农耕文明,土地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甚至王朝命运都与此紧密相关。

鉴于其重要性,历代帝王都将土地问题当做头等大事来处理。

市场的逻辑:不抑制土地兼并的宋朝,为何民众生活反而比较富裕

大家传统印象,民间举兵起事是因为吃不上饭,吃不上饭是因为耕地被人兼并了。

按照这个想法你很容易就理解了重农抑商和抑制兼并,虽然逻辑上大错特错。

一、生产与分配

古代中国很早就开始流行重农抑商相关思想,后来大行于世的儒、法两家都在著作中对此进行了论述。

什么是财富?你辛辛苦苦种田收获的粮食是财富,商人不过将物资来回倒腾凭什么获得那么高的收益?

这种想法对错暂且不论,问题在于不管朝廷如何努力都不能将商业彻底禁绝。

有人勤劳,有人聪明,有人运气好,这就是财富的原始积累。

只要买卖还在,即便刚开始将生产资料平均分配给所有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还是会被少数人兼并。

市场的逻辑:不抑制土地兼并的宋朝,为何民众生活反而比较富裕

大一统王朝中最早试图解决问题的是汉朝,《汉书》记载: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黎民重困。”

怎么办?对症下药!马上采取各种手段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然而从结果看这并没有什么用,汉、唐、明、清为了土地问题下了多少力气,天下民众还是揭竿而起。

到底是为什么?

现在进入今天正题,与各个朝代不同,宋朝从立国之初就不抑制土地兼并。

无奈的因素有很多,其他朝代都是真刀真枪打下来的,天下大乱,十室九空。

市场的逻辑:不抑制土地兼并的宋朝,为何民众生活反而比较富裕

残酷的战争

相比之下宋朝的统一战争烈度低,刚刚定鼎中原天下已然相当繁荣。

土地兼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你总不能为了平均分配土地自己把自己打一顿吧?

客观因素受制约,主观上宋朝也不想抑制兼并,赵匡胤有自己的看法。

对此《挥尘录》作者王明清记载了宋太祖的解释:

“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耳。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皇帝陛下的意思翻译过来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点:

  • 土地兼并有利于经济发展。
  • 经济发达可以助国家所用。

第一点需要转几个弯去理解,这也是目前很多人思维的误区。

地主豪强兼并土地是为了什么?他们想要更高的收益而不是放在家里抛荒。

耕种那么多的田自己肯定干不过来,付钱请佃农不就又把失去土地之人给雇佣回来了吗?

天下的耕田不会无缘无故减少,古代技术下需要的劳动力也是定数。

虽然给人打工不是件愉快的事,但绝不至于没有活路。

市场的逻辑:不抑制土地兼并的宋朝,为何民众生活反而比较富裕

所以土地兼并既不会导致粮产量下降,也不会让民众流离失所,宏观上生产力没有受到损失。

基于此第二点就很好理解了。

既然生产力没有下降财富不管怎么转移都在宋朝的篮子里,朝廷注重分配即可。

这在古代是非常先进的思想,赵匡胤一针见血指出了土地兼并是贫富问题、分配问题而不是生产问题。

二、农业产业化

赵匡胤的论述到此为止,他毕竟不具备现代丰富的经济学知识。

类似的想法很可能是无奈之下结合自己的思考打算走一步看一步。

事实上土地兼并何止不会导致生产力下降,甚至是大大提高了农业效率。

你看近两百年来所有理论,不管市场还是计划,讲到农业发展都会强调土地集中。

市场的逻辑:不抑制土地兼并的宋朝,为何民众生活反而比较富裕

因为只有将土地集中起来才能采取大机器耕种模式,各种规模级工程才能实现。

古代守着几亩薄田的自耕农遇上天灾水旱必然全家惶惶然不知所措。

拥有万亩耕田上千佃农的大地主同样情况下无论挑水抗旱还是挖沟排水,组织能力必然要强上很多。

规模化效应在宋朝技术条件下当然没有今天如此明显,但也十分可观了。

陈尃的《农书》提到:

“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

庄绰的《鸡肋篇》记载:

“太湖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

周去非的《岭外代答》更是言明:

“田家自给之外,余悉粜去,曾无久远之积。”

由此可见宋朝大规模的土地兼并不但催生了产业化的商品粮和经济作物,农业产出也大大增加。

同时期宋朝也迎来农业技术大发展,占城稻、龙骨翻车、筒车、踏犁、圩田、沙田等等推广速度相当快。

市场的逻辑:不抑制土地兼并的宋朝,为何民众生活反而比较富裕

图为筒车模型。上文提到技术许多很早已经出现,宋朝快速普及

市场竞争是很激烈的,哪怕微弱的优劣也会决定胜负。

如果你的先进技术运用稍微慢了些,土地就可能被其他地主兼并掉。

以《宋史》为例,你会发现关于土地买卖方面的条例出现频率远超其他朝代。

民间“千年田换八百主”之类的谚语也从侧面反应了当时的土地流转速度。

根据《元丰九域志》的数据估算,宋朝人口峰值超过了1亿人。

远远不如汉唐广阔的疆域养活了如此众多的人口,本身就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顺带一提,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还提到了当时的鲜花产业。

耕地如此宝贵居然用来种观赏植物,说明宋代农业产量还远没有达到极限。

好了,说了这么多肯定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事实胜于雄辩,不管你逻辑如何通顺,又怎么解释汉、唐、明、清后期土地兼并带来的混乱?

让我们先回到文章一开始的议题。

三、市场的逻辑

除了宋代以外其他王朝无论怎么努力最终都无法阻止土地兼并。

从这个角度看虽然过程比较艰辛,但最终土地不是仍然集中起来了吗?

上文已经提到土地兼并不是生产问题而是分配问题,这里要引入人口变量。

市场的逻辑:不抑制土地兼并的宋朝,为何民众生活反而比较富裕

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地理》

历朝历代随着和平降临都会迎来人口的快速增长,我们建立简单的模型:

假设某王朝经过长期战乱定鼎天下,平均分配土地后每户家庭获得100亩耕地且无法买卖。

接下来会怎么样呢?土地兼并消失了,前两三代人只要勤劳日子会非常惬意。

再往后几代人小家庭变成大家族,土地不会无缘无故增长,可能每个人连1亩地都分不到只能饿死。

天下大乱,人口锐减,最终又进入新的轮回。

市场的逻辑:不抑制土地兼并的宋朝,为何民众生活反而比较富裕

代入到允许土地兼并的模型,无非是人口增长太多地主雇佣不了这么多人,其他没什么不同。

所以汉、唐、明、清真正的困境在于人口增长,抑制兼并治标不治本。

那么控制人口数量是正确的出路吗?大错特错!

众所周知财富是由人创造的,人多生产的也多,除去个人消耗物资结余当然也多。

同等技术条件下,人口越多朝廷越能办大事,国力也就越强大

可是如果有人发布了命令,要求所有人只能种田不准干别的呢?那就麻烦了。

我们先来看看目前广义上关于技术进步的概念:

“技术进步是指产出增长扣除劳动力和资金投入数量增长因素后,所有其他产生作用因素之和。”

说得通俗易懂些,原来100人干的活现在1个人就能干了,就是技术进步。

市场的逻辑:不抑制土地兼并的宋朝,为何民众生活反而比较富裕

那剩下的99个人怎么办?你总不能把发明的机器砸掉重新去刀耕火种吧?

现代市场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不用去干涉。

在市场经济中所有企业为了生存都在拼命提高生产效率。

不管是采用新技术还是改进管理办法,提高生产效率本质就是让1个人能干100个人乃至1000个人的活。

如果你担心大家失业非要强行把1个人能做的事分给100个人是没意义的。

正确的逻辑是什么都不用管,市场自然会创造全新的行业吸纳剩余的99人。

两次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两百年来技术进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不是相反。

将理论代入到农业社会呢?土地兼并也是广义上的技术进步。

先不说抗灾害能力的提升,地主肯定会优先雇佣耕地技术娴熟干活多的人。

即便人口不变,土地兼并也会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让技术差的农民走投无路。

再加上人口的增长,无地可种者必然越来越多,市场机制下他们就应该投身其他行业!

市场的逻辑:不抑制土地兼并的宋朝,为何民众生活反而比较富裕

宋朝繁荣的城市

现在的我们将其称作城市化,宋朝不重农抑商,所以《续资治通鉴》记载:

“城郭之人,日夜经营不息,流通财货,以售百物,以养乡村。”

虽然种田比不过你,但我可以去生产其他生活用品卖给你,换你的粮食。

重农抑商下,种不了田就没法转型。

相当于朝廷规定,想活着只有种田这条路,没有田种就算饿死也不能干别的。

大家现在知道为什么宋朝不抑制土地兼并,反而经济发达民众生活比其他王朝富裕了吧?

说得再明白些,重农抑商、控制人口、害怕新技术导致失业,三种想法的底层思路是一样的。

市场的逻辑告诉我们,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重农反会伤农,市场经济虽然不是完美无缺,却是目前已知最好的组织模式。


参考资料:

《宋史》

《汉书》

《农书》

《挥尘录》

《鸡肋篇》

《岭外代答》

《续资治通鉴》

《元丰九域志》

《洛阳牡丹记》

《中国人口地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