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vlookup一对多查询(不是"我"不能,而是你不行)

 刘卓学EXCEL 2021-04-02

大家好,今天来说下vlookup的一对多查询,算是为vlookup发声吧。因为我们大部分同学以为vlookup只能查找第一个值,遇到一对多查询的时候,就说vlookup不行啊。其实vlookup也很委屈的,心里想着:哼,不是我不能,而是你不行!对于vlookup的进阶用法,前人已经总结过很多,不过我也只会用一点,哈哈。

还是来看下vlookup一对多查询的用法吧。如下图所示,根据学历查询出所有的姓名,在G2单元格输入公式=IFNA(VLOOKUP(ROW(A1),A$3:D$14,2,),""),下拉填充,完成。是不是很简单呐,公式也很短。哈哈,其实这种方法用到了辅助列,有没有发现我把A列隐藏了。

取消A列的隐藏,看到它的结果如下所示。A3单元格的公式为=COUNTIF(D$3:D3,F$2),就是统计D$3:D3这个区域中F2的个数,此时F2是大专,也就是统计大专的个数,结果为0。公式下拉A4单元格的公式为=COUNTIF(D$3:D4,F$2),由于第1个D3是锁定的,所以区域扩展为D$3:D4,也就是统计D$3:D4中大专的个数,还是0个。

随着公式不断的下拉,区域也在不断的扩展,到了A6单元格时,公式为=COUNTIF(D$3:D6,F$2),区域扩展为D$3:D6,也就是统计D$3:D6中大专的个数,此时D$3:D6中有1个大专,所以结果为1。从上图可以看出,当大专第1次出现时对应的数字就是1,并且是第1个1;当大专第2次出现时对应的数字是2,并且是第1个2。

辅助列做好后,下面就可以用vlookup查询了,在G2单元格输入公式=VLOOKUP(ROW(A1),A$3:D$14,2,),向下填充,得到下图结果。vlookup的第1参数是ROW(A1),也就是1;第2参数是A$3:D$14这个区域;第3参数是2,因为姓名在A$3:D$14这个区域的第2列;第4参数不写,用逗号留出位置,是精确查找。也就是在A列中查找1,返回第1个1所对应的姓名。查找到了A6的1,返回了B6的“李凯凯”。

公式下拉,到了G2,公式为=VLOOKUP(ROW(A2),A$3:D$14,2,),此时只有第1参数由1变为2,其他不变。也就是在A$3:D$14这个区域的第1列中查找2,返回第1个2对应的姓名。找到了A9的2,返回对应B9的“程昊”。

随着公式的不断下拉,会产生错误值,因为找不到了。比如,公式到了G5时,vlookup的第1参数变为4,而在A$3:D$14这个区域中找不到4,所以返回错误值#n/a。所以用要ifna来处理下#n/a错误值,如果是#n/a错误返回空文本""。

其实,vlookup的第1参数1,2,3。。。可以看作第1个大专,第2个大专,第3个大专。。。,通过编序号的方式,用vlookup实现了一对多的查询。

如果不用辅助列也可以做到,公式为=IFNA(VLOOKUP(ROW(A1),IF({1,0},COUNTIF(OFFSET(D$3,,,ROW($1:$12)),F$2),B$3:B$14),2,),""),按ctrl+shift+enter三键结束,向下填充。

其实和用辅助列的方法是一样的,只是在实现的过程中函数的组合方式有些不同。一个是用offset的多维引用和countif的结合把辅助列的结果放在一个内存数组中,另一个是用if({1,0},,)把2列单独的数据组合成一个2列的二维数组,作为vlookup的第2参数。

另一种不用辅助列的公式为=IFNA(VLOOKUP(ROW(A1),IF({1,0},MMULT(N(ROW($1:$12)>=COLUMN(A:L)),N(D$3:D$14=F$2)),B$3:B$14),2,),""),不用按三键,直接向下填充。

这个公式主要用的是mmult的累加求和,目的也是为了把辅助列放在一个内存数组中,效果和offset的多维引用是一样的。虽然这个公式不用按ctrl+shift+enter三键,但是公式会比较长,写的时候要考虑mmult的矩阵大小。

下次分享另一种一对多查询的方法,它的优点是不用辅助列,不用按三键,公式又不是很长。到时记得学习哦。

今天是女神节,愿每一个善良的女人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都有一个爱她的人宠着她。

文件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sPJL7Ot-g7QWuw-XHmhSig

提取码:u4m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