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联47年卫星突然出现,莫名向地球发送信号,究竟谁在操控它?

 星辰大海种花家 2021-04-01

2012年12月18日,英国康沃尔郡一名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菲尔·威廉姆斯在一次例行的近地轨道信号搜索中,发现了一个频率为237MHZ,每隔4秒重复一次神秘信号,经过多名无线电爱好者的接力搜索,这个信号似乎来自一颗1965年就已经失踪的卫星LES-1!

神秘信号,究竟是怎么回事?

1965年就已经失踪,到2012年时已经过去了47年,很难想象它居然会再次发射信号,不由得让人一阵恶寒,毕竟《独立日》中就有外星人控制全球卫星,发送攻击的同步信号,但似乎有一点又不成立,为什么不用正常工作的卫星,反而要用一颗早已废弃的LS-1卫星呢?

LES-1卫星,全球卫星通信的先烈

LES-1是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开发的第一颗空间通信实验卫星,它被设计用来代替被全球科学家唾弃的西福特计划,这个计划打算用火箭将4.3亿根铜制偶极子天线送上近地轨道,其目的很明确,实现全球通信!

西福特计划

因为当年没有全球通信手段,短波局限性太大,因为电离层不稳定,因此原计划就是人工制造一个反射层,而铜针就成了最好的选择,第一次发射于1961年10月21日,但没有成功。第二次发射于1963年5月9日金星,在轨道上形成人工的环状针云并成功通信。

但这个计划披露后遭到了全球政界以及科学界的强烈反对,英国无线电、光学天文学者与皇家天文学会对此表示强烈抗议,苏联《真理报》控诉“美国玷污了宇宙”,最终这个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并促成了外层空间条约的建立。

麻省理工的通信卫星计划

其实美国放弃西福特计划是因为林肯实验室已经折腾出了通信卫星的设计方案,要不然以美国的尿性,怎么可能会将大家放在眼里,通信卫星结构并不复杂,一般有转发器以及指向天线与交换系统以及电源等结构组成。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保持通信卫星稳定指向,早期动量轮姿态控制并不成熟,因此一般都是自转稳定,天线也是全向天线。

还有则是电源系统,由于是通信卫星,它将会长期在轨工作,因此不可能采用蓄电池,而是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的模式。

因此作为早期的通信卫星,太阳能电池覆盖满全身(无法采用更大面积的太阳翼型电池),LES-1卫星看起来就像一个大铜锤。

LES-1卫星:出师未捷身先死

LES-1卫星采用了很多当时先进的技术,包括利用军方的超高频频段,还能为数百个用户提供通信服务,1965年2月11日,LES-1卫星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将卫星送入了圆形轨道,接下来星载火箭将继续变轨送至卫星工作轨道,但由于星载固体火箭接线错误,未能点火,使得它停留在了一个颇为尴尬的轨道上。

原本卫星与火箭脱离时卫星将维持3rpm/s的速自转保持稳定,但由于固体火箭未能脱离,因此这个自转轴偏离处在了一个翻滚的状态,本来在这个轨道距离地面高度2800千米,也能凑合着用下,但翻滚就尴尬了,地面站只能进行非常有限的几各通信测试。

并且更要命的是这条轨道在著名的范艾伦辐射带上,高能粒子长期轰击,太阳能功率降低,无法维持正常的测试,终于在1967年停止发射信号,一切归于沉寂。

LES-1卫星复活,究竟是什么原因?

2012年12月18日,菲尔·威廉姆斯接收到了LES-1卫星的信号,12月22日,在巴西的FlávioAB Archangelo(呼叫代号PY2ZX)也确认了这个信号,德国的Matthias Bopp(呼叫代号DD1US)则在同月27日确认。

威廉姆斯认为,四秒的重复是因为卫星翻滚,每隔四秒部分有效的太阳能电池能晒到太阳,因此信号发射电路工作,发出了信号,但诡异的是47年前没有发射,为什么现在突然开始发射了?

据卫星通信专家分析,这可能是因为LES-1卫星“故障”了,原本电源系统的电路切换部分在范艾伦辐射带中被破坏失去了电力供应,卫星掉电,失去信号,但可能由于范艾伦辐射的高能带电粒子轰击,导致它意外的开始向237MHZ发射电路供电,从而开始发射信号。

太空垃圾:僵尸卫星列表

其实在近地轨道上僵尸卫星并不止LES-1一颗,到现在为止,全球各国已经发射了大约6600多个人工装置到太空,其中还有3600多个在轨,有1000多颗仍然在工作中,其他的都是垃圾!

在这些太空垃圾中,有的无法联系,成为了“信号黑洞”,但有的只是部分失效,比如信号发射电路可能还在工作,这些卫星就成了所谓的僵尸卫星。

在这些卫星中,最神秘的是Zuma卫星,这是SpaceX在2018年1月8日发射的美国机密政府卫星,这颗价值35亿美元没有正确部署,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一直想将其搜索定位。

准备发射的Transit 5B-5

而最令人揪心的是Transit 5B-5,这是美国政府发射的一颗核动力卫星,不过现在还处在稳定极地轨道,高度1100千米,轨道周期106分钟,未来可能将运行很多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