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脱口秀演员“冒犯”一互联网行业的名词文化,比如现在给嘉宾写稿,那不叫写稿,叫赋能;段子讲出来不好笑,那不叫不好笑,叫延迟满足;门卫大爷掉头发,那叫掉头发吗?那叫去中心化。 不得不说,互联网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时不时都能冒出一些新词汇,而这些新名词往往和最猛烈的风口相伴而生。 如果说,五年前是“互联网+”反哺传统产业,如今就是建设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要以举国之力发展产业数字化。 自“产业互联网”这一新概念提出后,瞬间就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再加上互联网巨头的拥趸,资本的加持,产业互联网第一时间走向了风口浪尖。 毫不夸张地讲,目前产业互联网是一片蓝海,产业数字化正成为一门显学。 据专家计算,2019年我国工业产业总销售值是100万亿人民币,来源于上百个行业。 这些传统工业无论体量大小,一旦有了数字经济赋能,就会产生颠覆性的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增长1%-10%。 这里面蕴含着产生几十家万亿级创新公司的大机遇,但问题是几十万家中国企业的技术服务需求一直存在,市面上的To B公司却根本没有几把“汉阳造”,几乎都是“洋枪洋炮”。 中国也曾掀起了一场漫长的去IOE运动,在这段时间里也让国人惊醒,原来我们没有顶尖的To B公司,而美国则拥有甲骨文、微软、IBM、思科为代表的顶尖To B企业。 在过去50年里,欧美国家经历了两次To B企业的诞生潮,很可惜中国都没搭上车。 To B市场已经被国际巨头垄断,我们只能要自研自建争夺市场份额,诚然这是一件漫长、烧钱、短期回报率低的苦累活儿,但总要有企业站出来承担。 虽然甚少有投资人愿意碰To B产业,但像阿里、百度、腾讯这些“老牌”互联网企业,以及华为、小米这些已成规模的一众新兴产业资本,都预见了To B业务的重要性,大举加码押入。 工业是产业互联网的主战场,腾讯担当起了工业企业升级的数字化助手,利用在互联网领域积累的云、大数据、连接、AI等能力,弥补工业和互联网之间的鸿沟,帮助传统工业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问题,为数字化方式在工业制造业落地提供助力。 前不久,工业互联网领域新晋独角兽“树根互联”完成8亿人民币C轮融资,就是由腾讯战略投资的。 也是腾讯通过投资创新型企业等方式,帮助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降低能耗,推动工业产业链优化升级的一种方式。 与此同时,腾讯也在技术上对工业企业予以帮助,TCL华星光电需要每位质检员每天对1万张产品图片进行检测,最熟练的质检员也要平均要花费2秒才能对每张产品图片的缺陷进行分类,还要确认缺陷是否落在线路上、对产品影响的严重程度。 这样的人工检测不仅在效率上不能满足工厂产能,很多年轻人也不喜欢这种重复性的工作,导致员工流失严重,招工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痛点,腾讯云与合作伙伴一起,利用腾讯优图AI图像检测技术,导入了国内面板业缺陷判别的首例人工智能项目——ADC项目。 现在高度数字化的生产线只要插上电源就连续生产,产品出现缺陷后AI设备可以在5秒之内识别出来,准确率和生产效率都明显提高,生产周期大幅缩短,还缩减了50%的人力。 目前,针对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痛点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案,腾讯云平台在全国各地已经覆盖超过10个工业云基地,孵化20多个解决方案,覆盖11个制造业细分领域。 在这场隐秘的战事中,中国还需要更多的To B企业。也需要更多像腾讯这样的企业,给予更多的企业以资金和技术的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