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丨18年了,是该为陈凯歌这部神作平反了

 内陆飞鱼 2021-04-02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陈凯歌新片《妖猫传 》能获得日本角川映画的投资,并能邀到阿部宽、染谷将太、松坂庆子等主演。因为,很多年前,陈凯歌拍了一部电影,在日本反响很不错,至今还让人惦记,角川公司当时也投了这个片子,而且和《妖猫传 》一样,也是根据日本小说改编。

是这样的,在陈凯歌还在认真拍片,还能入围戛纳电影节的时候,曾拍过一个,至今被很多人,包括被鱼叔视为神作的电影,最近重温了一下,依然觉得厉害。当然,这个电影肯定不是《霸王别姬》这种赫赫有名的片子咯,不卖关子了,片子是《荆轲刺秦王》,曾获得1999年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

这个片子毁誉参半,除了表现手法太颠覆,超前得让很多人接受不了,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版本了,曾有大陆版、法国版、日版本等很多版本,剪得乱七八糟。必须看169分钟日版DVD,否则等于白看。片子的投资和制作,日本占了大头,所以1998年在日本率先上映,叫《始皇帝暗杀》,后来为了赶着去戛纳电影节,再后来,为了照顾中国观众,又做了很多调整,越弄越乱,后面还有几个版本,很多人看到的是碎片,不是完整匠心和最初的创作意旨。

《荆轲刺秦王》的剧本,在拍摄《霸王别姬》前后就完成了,中间隔了一部张国荣、巩俐版的“上海滩往事”《风月》,才正式开拍。严格来讲,中国有“大片”这个概念,应该是从这部电影开始,烧的钱嗷嗷嗷的,可不少,只是比起后来张艺谋《英雄》,这个片子商业运作差了很多,太个性化,不适宜大众普及性观赏。

《荆轲刺秦杨》的颠覆,首先是一种酣畅淋漓的“狂气”,演员的咆哮,歇斯底里不是问题,舞台味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拍,拍出一种摄人心魄的气场。李雪健、张丰毅、巩俐、赵本山、潘长江、李强、孙周、王志文、吕晓禾、丁海峰……这样阵容是不会出现了,包括陈凯歌自己,因为找不到合适人选,出演了吕不韦。

每一个角色都像得了躁郁症一样神气活现,兴奋、抓狂、暴躁,阳气旺盛,阴气也逼人,潘长江、赵本山这样的小品演员,几乎改头换面,呈现了完全不同的气质,阴阴的,冷冷的,带着一种精神病人的症状。连周迅饰演的小角色“盲女”,在短短几分钟,也是惊艳无比。不疯魔,不成活,这一次陈凯歌狂得更远,演员像吸了毒一样狂躁,制造出一种古代就是此时此刻的幻觉。

看《荆轲刺秦王》,就像欣赏狂草书法,每一个人都器宇轩昂,却又不拘一格。李雪健在演完长篇电视剧《水浒传》里窝囊的宋江后,出演了秦始皇这个角色,这是史上最另类的始皇帝,也是李雪健演艺生涯里最开放的一次演出,秦始皇这个人,一会儿是疑心重重、言而无信的小人,一会儿是上蹿下跳、嗜血无度的狂人,一会儿是孤独郁抑、没有知音的寡人,总之是个人,七情六欲都有,不是神。

在视听语言上,《荆轲刺秦王》完全没问题,戛纳技术大奖实至名归。在空间氛围上,战国时代群雄争霸、朝生暮死的粗粝,硬硬生生地呈现出来,猩红的色调,猩红的大地和村庄,一个个残破的国度,残败的家园、街道,乞丐一样破衣烂衫的人们,都像行尸走肉,不带浪漫抒情;直面一种杀人如杀鸡一样的暴力,不论是战场的杀戮,还是荆轲杀人、荆轲救人、有人自杀、被杀,都是刀刀见血,不留死角。

比如荆轲被潘长江饰演的典狱官五花大绑,准备实“撞钟”之刑时,主观视觉的一次次切换,一步步逼近死亡,真实而紧张;而荆轲在走进大殿,准备刺杀秦王时,几乎是心脏要跳出来的紧张,只好以一口滑稽的古语(其实云南东川方言,张丰毅年轻时在这里生活)解压,都让人印象深刻。

为了塑造秦始皇这个人格分裂,可怜、可憎、可悲、可敬的皇帝,影片没少用菲林,在宫殿内部空间营造,室内光线捕捉,乃至造型上,都煞费苦心,李雪健老师果然没有辜负大家厚望,终于演出一个完全不同于任何版本的始皇帝,秦始皇的野心,孤心,悲心,私心,公心,都快“破纸而出”了,经得住时间检验。

曾经,陈凯歌是一个有“士大夫”气节的人,骄傲的节操满满一身,按照个人意志,追求意义,追求高格大于一切,2010年《赵氏孤儿》他想故伎重演,可惜囫囵吞枣,力不从心,几乎没见到多少功力,时代也没有耐心让他像《荆轲刺秦王》一样任性挥霍了。

可惜的是《荆轲刺秦王》至今没有出过高画质版本,即便最完整的日本版,也都是以简装DVD在流通,希望能早日听到好消息。在导演功力上,不知道这次《妖猫传》会是怎样一种呈现,谨慎期待吧,希望不要让中日两国粉丝失望。

赏味期限

春风十里,不如你。

书影音,见真心,

花你十分钟时光倒流,读我一篇小文春风不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