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野兽导演的表皮下面藏着一颗纯洁的心

 内陆飞鱼 2021-04-02

园子温可能是日本影坛硕果仅存的邪典导演了,虽然有时为了养家糊口,免不了去拍一些商业案子,但是他的拍片速度,强烈的美学嗜好就摆在那里,每一两年,就可以让你大呼一下过瘾。

刚刚过去的周末,看了去年他给网飞公司拍的电影《在无爱的之森呐喊》的日剧版,7集,一口气看完。说是日剧,实际上是电影版的加长,很多细节和人物得到了补充,质感新鲜迷人,少女们表现让人心动,如果当成残酷青春片来看,就是园子温在怀念80、90年代难以再现的氛围。

昨晚,顺带看了前几年的纪录片《园子温这种生物》,大岛渚的儿子大岛新导演的。看到神乐坂惠说着以前的事情,就哭起来,是男人都会怜香惜玉吧,一个性感女主角变成导演妻子之后,就像一个平凡素人了,蜗居在凌乱的斗室,在一日三餐的日子里,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只有她自己知道。

大岛新导演没有继承父亲那样的夺目耀眼的才华,只能给电视台拍点小片子,遇见园子温这种充满能量的人,估计也会想起父亲年轻时吧。难怪拍完30分钟的《情热大陆 园子温篇》,他就拉长了计划,继续拍了这部《园子温这种生物》。

园子温就是园子温,摄人心魄的“温”。纪录片的开场,他像虐待画布、涂料、画板一样,用乱涂乱画的发泄来比喻人生,像一个对着空气暴怒的狂徒导师。园子温电影里那种原发性的混乱和暴力气象,一下子就显影出来,果真影如其人。

园子温这种怪咖导演,产生于战后特殊的年代,带着昭和特有的痞气,像个混不吝却才华卓著;就目前看来,人类社会已经越来越容不下疯癫艺术家了,以后这类导演会越来越少了。片子里,园子温说他喜欢拉斯.冯.提尔,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园子温就是日本的拉斯.冯.提尔…… 

如果园子温的电影带着有毒有害的气体,那么这种气体肯定是彩色的、甜蜜的,血浆味道的甜蜜,搔首弄姿,引人犯错。只有纯粹忠实于个人世界的导演才拍得出这种电影。他的电影就像《园子温这种生物》开场那块画布,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自有狂乱的逻辑。

“三观”似乎不那么正确的园子温,真的是拍着带着“温”度的电影,不管是挑战情欲禁忌去亵渎,还是尝试灵魂出窍一样的狂欢,他都能直达你的感官,打开就停不下来,想一直看完。

园子温的很多片子,都有现实案件蓝本,比如,《冰冷热带鱼》取材了1993年日本的琦玉爱犬家连续杀人事件,《在无爱的之森呐喊》源自90年代的北九州监禁杀人事件,《恋之罪》的灵感是1997年的东电OL杀人事件,《爱的曝光》某种意义上是90年代奥姆真理教事件映射……

他不是照葫芦画瓢地还原案件,他只是对故事背景和当事人的行为逻辑感兴趣,其他不是重点,怎么拍摄,怎么取材,怎么组合,完全源于个人审美。

《冰冷热带鱼》《爱的曝光》《地狱为何恶劣》《庸才》这些片子,无论看几遍都觉得有趣,不厌倦。日影邪典领域,同龄的三池崇史渐渐拥抱主流、冢本晋也有些疲乏,只有园子温还能继续高温高热地玩他的另类美学,快60岁了,生活中还嗜烟嗜酒,跟老婆赌气,像个无情的浪子。

这个人真是迷恋电影,在《地狱为何恶劣》《在无爱的之森林呐喊》等片子,喜欢拍电影青年,拿着摄像机跑来跑去身影,就是他年轻时代的写照吧,尽管浑身伤痕累累,梦碎如齑粉,都要坚持到死。

《园子温这种生物》里园子温自我承认,在日本影坛,他是不被主流认可的人,一来他不是正经的科班生,不入一些人的法眼,另外他拍的是另类电影,能接受的人有限;可能这也是他想追求的结果。因为,诗人出身的园子温在1985年的短片《园子温就是我!》里,就已进行了狂妄的自我介绍。

在狂气上面,园子温三十多年从没变过。这种狂气,伴他成长,成名,一直狂到今天了。

这种狂气实际上就是一个朋克主义者的精神状态,随时晃荡,酒神附体。这股子气质让他的电影,有时粗暴简陋,有时真挚贴心,有时歇斯底里,有时温情脉脉,有时绝望至死,有时希望重生,有时暴力折磨,有时肉身抚慰。总之,他不要四平八稳的电影。

1995年,园子温自导自演的《坏电影》(又名“烂片”),可能是暴露他真朋克精神的最佳电影,因为没钱,拍摄、制作等环节简单粗暴到令人发指,却自带一种压倒一切的气质,而且很多情节已经奠定他的影像质感,让他在后来的电影里不断磨炼,保持不败金身。

园子温曾略带戏谑地说过:“像《冰冷热带鱼》那样的片子连续拍了几部,大家就以为我喜欢血腥暴力,其实不是这样的,我在现实中很怕血。”

所以,当你看到《在无爱的之森呐喊》《真实魔鬼游戏》《东京吸血鬼酒店》等片子里,那些水手服飘飘的甜美少女时,也别惊讶,他蛮喜欢拍少女的,这个反骨的痞子导演,峥嵘的野兽的表皮下面藏着一颗纯洁的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