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古与人生

 曹小玲200612 2021-04-02

考古与人生

 “老师,当你们工作中遇到青铜器、铁器、瓷器或泥器等材料不同的文物时,心里是否有重此轻彼的感觉?”在听书现场的分享阶段,有听众郑重其事地问嘉宾李志鹏。李老师的回答掷地有声:“从考古的科研价值看,所有材质的文物对研究当时的经济、农业、工业、医学、社会发展等同等重要,并且收集到的材料越全面,我们越能够无限接近当时的生活环境、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所以,面对那些没有经过烤制的泥器,我们反而会更加小心翼翼,因为他们没有坚硬的外表、结实的构造、特殊的保护层,并且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地下潮湿空气地侵蚀,稍有不慎他们便会毁灭……”

“不以是否稀有论英雄,不以经济效益定价值”,这是考古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也是我们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不管是独一无二的司母戊大方鼎、价值连城的马踏飞燕,还是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的《清明上河图》、号称年代最早玉片最多的金缕玉衣,抑或是名不见经传、默默无闻沉寂在地方博物馆的各种古玩文物,他们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的历史价值,为现代人研究历史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他们同样值得人钦佩、敬仰和尊重。

在历史发展的滚滚长河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一代天骄令人瞩目,岳飞、于谦、林则徐等爱国将士也名垂千史。然而,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发展的,却依旧是默默无闻的劳苦大众。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和文物一样,无论高低贵贱身份职业,每个人都承载了时代的特色,都该活出最好的自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