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等待

 曹小玲200612 2021-04-02

等待

不到四点,学校门口已经挤满了家长。
    九月初的太阳还相当毒辣,喷出的热气火苗般洒向路人,但慈祥的爸爸妈妈明显顾不得炎热,他们一个个踮着脚尖、伸长脖子望向门口,生怕一不留神错过了宝贝孩子。
    四点十分,成群结队的学生开始外出,他们也在焦急地寻找亲人,找到的欢呼雀跃,未找到的垂头丧气。
   

|  |

一个我认识的小姑娘A热情地向我走来。“阿姨,你见我妈妈了吗?”我摇摇头,然后替她拨通了电话。“妈妈,您在哪里?我怎么找不到您?啥?您没来接我?我好失望呀,并且我就快要饿死了!”小姑娘A的语调中带着明显的哭腔,然后极不情愿地挂掉了电话。
    很快,气喘吁吁的B来到A跟前:“你看见我妈妈了吗?”在A摇头的同时B把目光转向我。我赶紧掏出手机递给她,她这点小心思我还是能猜透的。“妈妈,你在哪里?哦,我爸来接我了,还在路上?那我得等待多长时间?还不如让我跑回家算了!”B把嘴撅得老高,气咻咻地哼哼着。
   

“哎,你说咱们如果真的一个月星期一次,女生都让剪成学生头,那可怎么办?”“我妈妈从小就告诉我,我剪成学生头不好看,因为我的脸小,短头发让人的脸变得更小。”“领导不知道怎么想的,学衡水学衡水,衡水有啥好?”“是呀,我们一周只休息几个小时,还要再压缩”……
     在等待的间隙,女儿兴高采烈地出来了。我赶紧向她扬起手臂,她也愉快的向我挥手。紧接着,她开始叽叽喳喳向我汇报学校一周的新闻:数学考试失误了,迟到被老师罚站了,某同学失恋了,学校领导去衡水中学学习先进经验了,估计马上就要有新举措了……我静静地听着,偶尔点头偶尔点评,气氛相当融洽。
   

自从女儿升入高中,我和老公只要能抽出时间就一定去接她送她。其实我家离学校并不远,走路也就是30分钟的路程,比我们小时候距离学校近多了。刚开始还想让她一个人回家,该放手时且放手,这也是一种锻炼吧。但是渐渐我们就改变了想法,孩子们每周六下午4:10分放学,周日早上7:30到校,短短的时间里老师还要见缝插针调座位、打扫卫生,学生再到宿舍整理衣服,所以走出校门大都4:30往后了。减去孩子吃饭、睡觉、洗漱,可供支配的时间实在寥寥无几。因此,路上就成了我们雷打不动的聊天时间,我们各自说出一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理解就在一言一语中形成,幸福就在简简单单的接送中渗透。
 

  或许,等待只是一个过程,但等待的过程却充满温馨;或许,接送只是一种形式,但简单的形式却让亲情永驻。也许,这就是大家宁愿冒着严寒酷暑也要苦苦等待孩子的原因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