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雨

 曹小玲200612 2021-04-02

听雨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气温也在无休无止的雨声中骤降。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在无尽的雨声中,冬天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

对于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现代社会,季节的轮回无非就是脱下短裤换上长衫,脱掉秋装穿上棉衣。而在十几年前,一切并非如此简单。

那是2002年的秋天,大女儿还是十个月左右的婴儿,在一个秋雨缠绵的秋末,她却毫无缘由地哭个不停。我用额头紧贴她的额头,并没有发烧的痕迹,我拿出体温表给她测量体温,36.5度。饿吗,她刚吃完早饭,不该有如此强烈的反应。于是,我抱着她在屋里走来走去,手在她背上轻轻地拍着,嘴里喃喃地安慰着她,试图让她尽快平静下来。可是,一切都是徒劳,她仍然执著地哇哇不止,那声音穿过不知疲倦的雨声,传出很远很远。

正在我不知所措之际,敲门声传来。楼下商店的阿姨听到孩子无休止的哭声,上来了解情况。她摸摸孩子的额头,敲敲孩子的肚皮,又握了握孩子的手,捏了捏孩子的脚,转身对我说:“孩子穿得太单薄了,她的手脚都是冰凉的,你给她找件薄棉衣穿上,不要秋衣外面套毛衣,毛衣外边加外套,那样孩子活动起来不方便,身体困在里面也不舒服。小孩子是最不愿意受到束缚的,稍有委屈便大吵大闹。来,我帮你抱着孩子,你给孩子找件衣服。”

见我站着不动,她随手拿起床上的小毛巾被给孩子裹上,也许孩子哭得累了,也许她感到温暖了,十分钟后,孩子甜甜地睡去。

“孩子睡着了,一时半会儿也醒不来,咱俩现在到街上去,你随便扯上二尺花布、买上一些丝棉,我给孩子做件薄棉衣,反正星期也没事干,我正闲得慌,趁机练练手艺。”从学校到大街,只有三分钟的路程,我俩打着伞匆匆忙忙地走着,雨滴欢快地敲打着雨伞,再悄悄地滑落到地。我的心中却是大雨滂沱,作为母亲,连给孩子做件棉衣的能力都没有,如果商店里卖有现成的,那该多好!可惜在穷乡僻壤的农村,压根儿找不到衣服的成品和半成品。

在阿姨的帮助下,我们很快买好了原料,匆匆赶回。女儿睡得正酣,我帮阿姨拽着布角,她先用粉笔画出衣服的大概轮廓,然后用剪刀剪出衣服的雏形,接着把丝棉剪开,打开缝纫机开始了缝制……

下午三四点钟,雨依然下个不停,孩子却已经穿上了阿姨赶制的新衣,快乐地在屋里咿呀学语。

如今,我安静地坐在窗前,听着外面时大时小的雨声,思绪却一下子回到了十几年前:哭闹的孩子,无助的自己,善良的阿姨。在生命的滚滚长河中,一个人会遇到多少困难和麻烦,又会有多少人给予无私的帮助和温暖……

雨声依旧,我知道这不仅仅是滋养农作物生长的好雨,也是滋润人类心田的甘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