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事

 曹小玲200612 2021-04-02

后事

老公出差归来,我刚好要外出。女儿善解人意地说:“妈妈,你看时间把握的多好,你恰巧能够给老爸交代一下后事。比如让怡然六点钟起床呀,每天看电视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呀,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呀,周一至周四记得去学古筝呀……”女儿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我努力了好几次才打断了她。“什么叫后事?”我笑问。“就是你走后的事呗!这还用解释。”恰在此时,电话铃声响起,打断了我们的对话,“后事”也被搁浅,暂时放下。
外出归来,我旧话重提。“啥叫后事?”女儿宛然一笑:“就是你走后的事呗!”“后事可不能随便使用。”我一脸严肃。“知道了,病危之人才会交代后事。”她的理解倒也相当透彻,不知是询问了“度娘”,还是咨询了“谷歌”。

昨天,我用一张纸条做成一个“莫比乌斯环”,让女儿猜测沿纸条中央剪开以后的结果。“毋庸置疑,两个大圆而已。”女儿语气坚决。“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剪开看看。”随着小剪刀飞快地旋转,一个大环呈现眼前。“如果我们再沿着环体剪开,又会是什么结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女儿边自言自语边动手操作。“两个圆环,并且死死套在一起,任你怎样操作都不能分离。”女儿寻思良久,始终解不开自己亲手做成的“两个圆环。”
“莫比乌斯环象征着循环往复、永恒、无限。同时,莫比乌斯环是将一条纸的两头,反转180度然后连接起来,它能将正反面统一为一个面,形成一个无限循环。它只有一个面,和一个边界。不管你从哪一个点出发,绕了半圈似乎已经绕出去,但再继续绕半圈后,又会发现回到原点。因此它的恐怖意义就是这种死循环模式,无尽的循环,永无出路……”女儿一边想方设法去解开两个大圆一边在百度里搜索。“哈哈,有了,一剪刀下去,咔嚓一下,把其中一个圆剪断,另外一个圆就不再纠缠,双赢。”她快刀斩乱麻,“莫比乌斯环”瞬间消失。
“不要相信那些咒语,你可以重复实验几次。”“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剪了之,何不更好?”懒人思维无论何时何地都冠冕堂皇。

1

说实话的,语言是一门艺术,思维更是一种境界。十几年前,同事的爱子因病夭折,我为其悲伤的同时也在纠结,他的旧鞋子还敢不敢让自己的孩子穿?孩子以前已经无数次穿过他的旧衣服,这该怎么办?另一位同事看出了我的心事,直言不讳道:“咱们农村有一个风俗习惯,孩子穿了已故孩子的衣物就会身强体健、长命百岁。这不,我家孩子身上也照旧穿着他的衣物呢!”一席话,拨云见日,我心坦然。之后我留意观察,不光孩子如此,故乡的成人也习惯选择已故亲戚的衣服留为己用,一则纪念,二则衣在人在、相伴永远。
同一件事情,理解不同,心情就会不同,甚至会大相径庭。因此,再遇到“后事”,我们也不必耿耿于怀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