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沁阳师范毕业

 曹小玲200612 2021-04-02

我,沁阳师范毕业

昨天,济源一中谢合鹏老师在太行路学校多功能厅给我们做了一场名为《三十年从教生涯》的报告,他的自我介绍深深震撼了我。


“我,沁阳师范毕业,现在济源一中任教,第一学历没有学生高,在校所学没有学生渊博……”听着他娓娓道来的讲述,看着他自信乐观的笑容,我想起了朋友讲述的面试经历。

“XX,沁阳师范毕业,任教学科信息技术……”“请问,你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吗?”“不是,当时学校尚未开设该课程。”朋友说虽然自己当时回答地斩钉截铁、介绍地干脆利索,但事后却倍感忐忑,甚至彷徨郁闷了好久。漫长的等待中,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底气不足的最终原因并非昨天所学“专业”是否对口,而是今天的能力是否超强,明天的成绩是否优秀……


“我的任教经历:山区初中——济源二中——济源一中,由于语文学科成绩突出,屡创高考佳绩,所以顺理成章的实现了'人往高处走’的佳话。” 谢老师继续侃侃而谈,平缓的语调里隐藏着深厚学识、广博见识、超凡才识,那是博览群书时智慧的积淀、通读历史时深层的思索、观察自然时认真的记录、行万里路时积累的感悟。


“语文教学的渊源在甲骨文,比如'法’就和动物'獬豸’有关。为什么呢?'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异兽,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所以当法官难以分辨对错时就请'獬豸’裁决。”讲座中,谢老师引经据典、图文并用,吸引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在座的成年人尚且能被“忽悠”的如痴如醉,想必他的学生更会如饥似渴吧!话说要交给学生一桶水,老师至少要有一桶水。可谢老师之于学生,早已超越小溪的高度,达到大海的深度!而这源源不断之水,正来自于谢老师“活到老、学到老,想方设法抵制遗忘和衰老”的决心和执行力。




“三十风雨三十雠,蓦然回首已白头。桑榆非晚丹心在,再洒热血写春秋。”再读谢老师的《五十抒怀》,一股浩然正气仍然凝聚心头。英雄不问出处,“我,沁阳师范毕业”,多么自信的介绍,多么响亮的称呼!虽然谢老师只是普通的中师生,但学无止境,哪位学子碰到这样的老师,无疑都是最大的幸福!


 “我,沁阳师范毕业。”这句话我将永远铭记心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