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说过考研“压分”吗?这件事你怎么看?

 石雷鹏 2021-04-02

关于考研专业课“压分”或报考北京学校英语政治数学被“压分”这件事,每年都有听闻,但貌似今年的声音更强烈。几点不成熟的思考,供19考研未取得理想成绩的同学参考,同时为20考研同学提醒。

首先,我无法确定高校研招是否会故意压一志愿考生专业成绩,目的是给考名校落榜调剂同学预留名额。建议如果你心有不甘或存疑,请致电教育部考试中心、目标院校的研招办或纪委进行反馈,这是你作为考生的权利!

如果(经查)属实,首先建议:高校如果有类似考量,尽量在招生简章中做出类似“本校除招收一志愿考生外,每年都会预留部分名额给调剂考生"的说明。其次,一定要讲良心!如果故意压低了一志愿考生的成绩,人家孩子不仅进不了你的大门,连调剂的选择也泡汤了,一年多的辛苦坚持,头发掉了不少,结果就换来这个,实在是令人胆寒!

但就“高校招生时是否故意压低一志愿成绩”这件事而言,此刻考生和我们只能雾里看花,目前更多是基于猜测!即便你认识的十个研友都感觉被“压分”了,也无法证明所有一志愿考生被“故意压分”了,也只有等到公布复试名单或拟录取名单时,你才会发现到底有还是没有专业课得分比你高的同学?如果有,说明猜测不实;如果没有,说明猜测属实。

当然,还有一点必须说一下:所有学校专业课阅卷时也是在封闭保密状态下进行,阅卷者看不到考生信息,包括初试和复试的现场都可能会有监控录像。

其次,如果是听针对某高校同一个专业辅导课程的学生,发现自己和一起听课的同学都被“压分”,这件事就另当别论,可能是辅导课程内容的问题,建议这类辅导机构勇于承担责任,改进课程质量,不要再坑害下一批学生!

如果自我感觉答题答的好实际得分较低,或答题答的不是那么完美但也不至于得那么低的分数,除了建议申请复核成绩外,还要提醒大家:是否被压分?这件事不确定因素太多,核心一点就是你觉得自己答的好,但事实可能是你不仅自我感觉可能出现偏差,而且你说你答的好也不算数,因为你不是阅卷老师,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

当然,我还是要说一句,无论是某些同学口中的考北京地区英语政治和数学被“压分”还是考某高校时专业课被“压分”,更多是基础自身受到的“摧残“有感而发。但有句话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果你是一个骆驼的体型,即便受摧残挤压,也很难被压榨成小鸡🐥,所以20考研的同学,尤其是想实现”鲤鱼跃龙门“跳进名校之门的同学,你唯有玩命努力到无懈可击时,才能赢!

别骂我,
我承认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但大家都想考名校、大家都想往大城市挤,你如果不使出吃奶的力气,凭什么最后笑到最后的是你?

不全面处,请批评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