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偷懒的事情,千万别尝试

 石雷鹏 2021-04-02

一、

2015年,尝试跨界写书的李尚龙老师出版了自己处女作《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出版方安排了该书在北京的第一场签售会。

尚龙说第一场签售非常非常重要,但那个时候可怜的他也没啥人脉。他认识的人之中,只有我和尹延充其量还算有点小名气。

于是,我和尹延就把自己作为新书签售会演讲嘉宾身份的第一次给了尚龙。

那次的排序是我第一个、尹延第二个、作者李尚龙作为主角最后压轴出场。

那天,我提前半小时到了签售现场。在后台等待演讲开始时,我问尚龙:“为啥安排我第一个?是要我抛砖引玉来引出后面更重要的尹延和你吗?”

他说:“其实,第一个讲的人比第二个更重要,因为只要第一个人讲嗨了,整个场子的氛围就嗨了,后面的人才会越讲越嗨。”

我问:“万一中间讲的人把场子讲冷了,怎么办?”

尚龙说:“没事,最后不还有我吗?我再把它讲热就行了。”

感到责任重大的我有些露怯,于是问:“要是我讲的不够好,不够嗨,怎么办?”

尚龙鼓励我说:“你自带喜气,只要你的人往那一站,大家看到你,场子就会热起来。”

看着尚龙笃定的眼神,我感觉自己身上有了些许“喜剧演员”的光环。

几分钟的等待后,主持人完成了整场活动的介绍后,很快提到了我的名字。轮到我了,虽然略有紧张,但我还是勇敢地走上了演讲台。

多年以后,我早已忘记了自己作为签售演讲嘉宾的处女秀讲了什么内容(当时是没专门写稿,列了提纲后脱稿讲的),但依稀记得开场时的几句寒暄。

我打完招呼后,说:“我是一名在线教育的从业者,很多人听我的声音感觉我40岁左右。今天,来到尚龙老师新书签售会的现场,看到真人,你们觉得我像40的人吗?”

话音还未落,底下有几个好事的吃瓜群众就开始高呼:“不像40,像50!”

伴随着一阵哄笑,开场热闹的气息起来了。

二、

之后,我又受邀去了好几次尚龙老师新书签售会的场子。倒不是因为我讲的好,而是尚龙太高产:他有时一年写一本,有时一年好几本。

我呢?作为他的朋友,得以有机会以站台嘉宾的身份去演讲。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多数时候,我是第一个出场,有时候讲的好,有时候讲的不仅不好,还很糟糕。

讲的好的时候,因为讲的都是以前熟悉的段子;讲的不好的时候,多数是因为讲的是刚写的内容,而且是绞尽脑汁,在演讲的deadline到来的最后一刻才憋出的稿子。

第一次跟著名编剧宋方金老师同台演讲,是在尚龙老师新书《刺》的北京签售会上,演讲的主题是“校园暴力”。

虽然在演讲之前我专门上网搜集了相关素材,但直到演讲之前的最后一分钟,也未能把演讲内容准备到自己满意的程度。

去签售现场的路上,我在写稿;到了签售现场,赶紧找了个座位坐下来,我继续写稿。

过了一会,宋方金老师来了。尚龙就赶紧把宋方金老师和我叫到一起,介绍我们认识一下。

握手寒暄之后,他们两位就坐在我旁边聊天,我继续写稿。

尚龙说:“宋老师,您的稿子写好了吗?”

宋方金看了看低头写稿的我,说:“写什么稿?一会上去直接脱稿。”

低头写稿的我听到这句话,羞愧的差点不好意思继续写下去,但我知道自己心里确实没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写下去。

耳畔响起了尚龙夸奖宋老师的声音:“还是您牛犇呀,我虽然写好了稿子,但还是没背下来。”

宋老师泰然自若地说:“那还等什么,赶紧去背呀!不脱稿的演讲,还算演讲吗?”

旁听完他们这段谈话的我,暗自更加惭愧了:真是相形见绌,人家都准备脱稿,我连讲什么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时间在一分一秒中流逝,我紧张地写着稿子,恍惚中听到了自己的心跳。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时间流逝的慢点,但往往你越是希望时间慢点,它走得好像比平时更快了一些。

开场前的几分钟,我很焦灼、很煎熬,因为依然没有写好结尾。但很快,主持人讲到了我的名字,我意识到:该我上台演讲了。

登台的那一刻,我还暗自鼓励和安慰自己:“你的稿子是自己写的,而且是刚写的,应该有印象,待会脱稿即便讲的差,也差不到哪去。”

结果呢?那天的寒暄开场,依然是热闹的,但讲到中间时,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出现了:我忘词了。

曾经有那么几秒钟,我尴尬地杵在那里,全场安静的可怕。后面的半场,我语无伦次,听众心不在焉,我结尾时的生硬伴随的是听众稀稀落落的掌声。

在听众礼貌性的掌声中,我走下演讲台,满脸害臊,心砰砰直跳,落座后也如坐针毡,心里还在嘀咕:“讲砸了!讲砸了。”

之后的一分钟,我也不敢抬头,因为心里发虚,尽量躲避着别人目光。在我忐忑不安的同时,主持人已经介绍完了第二位演讲嘉宾宋方金老师,伴随着掌声,宋老师走上了讲台。

我礼貌性地抬头鼓掌,结果眼睛一下子直了:只见刚才口口声声说没写稿,口口声声说要脱稿的宋方金老师站在了演讲台上,他不慌不忙地打开了笔记本电脑。

他开场了:“各位读者和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尚龙老师这本新书《刺》的签售现场,我是编剧宋方金。感谢刚刚石雷鹏老师的分享,虽然他讲的并不好(哄笑),但他是脱稿讲的。我一直都认为,不脱稿的演讲根本算不上演讲,但是我因为今天参加完了这个签售会后,还要赶飞机去外地,稿子就没能背下来。所以,接下来,请允许我以'读稿’的方式完成今天的演讲。……”

那一刻,我几乎石化了,难以相信的是:德高望重的宋方金老师,十几分钟前还口口声声地说着没准备稿子、口口声声说着脱稿,十几分钟后竟然在对着笔记本念稿。

坦诚讲,那天的宋方金老师讲的特别特别好,包袱设计的巧,现场笑声和掌声一波高过一波,但他讲的内容,我都没听进去,因为我的脑子还迷失在他满满的套路中、像一叶扁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颠簸。

压轴出场的是尚龙老师,他也抱着电脑笑嘻嘻地走向了演讲台,也借口推脱自己事太多、稿子没背会,然后就对着电脑以“读稿”的方式完成了精彩的演讲。

这场签售演讲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因为自此之后,这个圈子里的演讲嘉宾都在宋方金老师的指引下不脱稿了。

最初,大家还假模假样地宣称自己忙,没时间背稿子;也有人以自己年纪大、记性差来逃避背稿的重任。

再后来,这些受邀演讲的嘉宾们连托词都省了,大都是抱着电脑直接读稿,只有尚龙老师偶尔还会找个理由,他是这么糊弄观众的:“今天是个特别重要的场合,我知道不能乱讲,所以专门写了稿子。”然后,就开始读稿。

有时,李尚龙也不懒得讲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了,他也二话不说、直接读稿。

三、

当然,我今天写下这个故事,并不想教唆可能还是个演讲新手的你偷懒不背稿子。相反,我想提醒你的是:有些路,一定要亲身走过,才会有更深的感悟和真切的提升。

就像上文提到的这些演讲老手,他们最初都是脱稿的。他们是在有了上百场演讲经验垫底之后,才开始偷懒读稿的。但即便是读稿,他们也能很好地把握很整个演讲:在该停顿的时候停顿、该幽默的时候能把人讲的捧腹大笑、该深情的时候也能把人讲的潸然泪下、该励志的时候也能把人讲的激情满满。

我还想以过来人的身份提醒你们:偷懒的事情,千万不要尝试,因为一旦开始,就是沉沦,很难抗拒,甚至没有结束。

最后,我希望所有像我一样偷过懒的人也能结束沉沦,比如:下次演讲前勤奋点、好好背背稿子;这样,下次演讲时可以脱稿讲,显得更洒脱和勇敢一些。

如果读完这篇文字的你,感觉有收获但想要有更大的收获,可以入手下面的这本黄色书籍;如果你读过了,也可以把它推荐给身边的朋友,或直接送她/他一本。

(新书特价满减,可入手多本自读和送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