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逻辑思维的“理”、“法”、“功”︱ 袁劲松 思维导师

 仁义和善 2021-04-02

最近,有不少网友咨询逻辑思维方面的问题,在这里我做统一答复,也算是系统梳理一下学习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进阶步骤。

绝大多数人对逻辑思维的需求是从看书开始的,今天就有一位网友请我推荐几本逻辑思维方面的书籍。我的建议是:如果想了解原理,只读《形式逻辑》这一本书就足矣,如果是想培养能力,最好去买一本公务员考试逻辑教材,去做大量的练习。

逻辑思维的“理”、“法”、“功”︱ 袁劲松 思维导师

以我以往的阅读经历来讲,读书只能明理,而且写作者要照顾书籍的销量,通常不得不将理论趣味化、通俗化、碎片化,所以市面上关于逻辑思维的书不少,但多数停留在泛泛的层面,太深刻了读者往往就敬而远之,销路不佳。以市面上的逻辑畅销书《金字塔原理》为例,在逻辑学家眼里那就是一本庸俗商业之作,所讲的核心内容不过是小学语文老师要求的“总分总”写作技巧罢了。但作者会包装,兼之有亮眼的麦肯锡咨询专业背景,所以广受职业白领们追捧,但如果考究其内容,实在是并无多少逻辑含金量。

如果把《形式逻辑学》比作一座宫殿,那《金字塔原理》不过是宫殿窗户上的一块彩色玻璃,虽然足够炫目耀眼,但并不是宫殿中最重要的。(公理化方法才是形式逻辑学中价值最高的瑰宝。)

逻辑思维的“理”、“法”、“功”︱ 袁劲松 思维导师

不过,考虑到大多数人无意做一个逻辑学家,也对那些抽象的逻辑概念和理论不感兴趣,如果仅仅是粗略了解的话,大家可以去看一些配有各种小故事的逻辑趣味读物,掌握一些基本逻辑常识即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如果想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也可以从通俗逻辑侦探故事入手,当孩子觉得有趣后,才会去进一步“亲近”那些抽象的概念,深涩的原理。

从实用的角度讲,逻辑思维的“法”要比“理”价值更高。这是因为“问题←方法”,人们只有在现实中遇到各种难题,才会主动寻求学习逻辑方法,这就是我常说的“求药的多于求道”,对普通人而言,功利心是最大的学习动力,人们也许不会因为喜欢去学习,但一定会因为有用去“买单”。

目前市场上关于逻辑方法的书很多,它们都是针对各类逻辑问题总结出来的“套路招式”,很受追求速成人们的追捧。前面介绍的《金字塔原理》也可以归于此类书籍,书中介绍的逻辑方法非常适用于职场白领的汇报沟通和公文写作,由于其简单实用,可以速成,所以反而流传甚广。从客户思维的角度讲,用户永远喜欢简单的,厌烦复杂的。所以,建议自学者从学习或工作的需求出发,去选择一两个简单逻辑方法学习即可,更多复杂方法技巧的学习一定是在专业指导下的进阶过程,如果没人指路,那么初学者掌握的方法技巧越多,反而思路越乱,就像面前的路多了给人的感觉首先是迷茫而不是自由。

逻辑思维的“理”、“法”、“功”︱ 袁劲松 思维导师

如果说“理”和“法”是学习逻辑思维的第一、第二步台阶,那么“功”就是最后第三步台阶,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登上这个层次,一个人的逻辑思维才能立得住,即形成能力,否则学得再多也不过修得“口头禅”,说起来头头是道,一遇到实战情境立刻土崩瓦解,逻辑混乱。

我在教中小学生逻辑思维时,一般是通过“辩论”这种对抗方式磨炼他们的“功”,逻辑方法掌握的好不好,就看在实战中能不能不显自己的逻辑漏洞,而且能快速抓住对手的逻辑漏洞,这就像在拳击台上自己不光要扛得住毒打,也要能瞅空防守反击,一拳毙敌。

当然,“辩论”只是逻辑思维的“练功”技术之一,它更多是迎合孩子们的趣味性和口才训练需要,更高段位的逻辑思维训练不是口舌争论,而是对问题的深度分析和方案设计。比如,孩子们能够用逻辑思维方法去解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取得更好的成绩。

有位网友购买了我的在网易云课堂上逻辑网课,在认真做了一段时间练习后发现一个问题:感觉高级的逻7哲思的要点和技巧,与初级的逻7提问、中级的逻7回答有很多重复之处,写信问我是不是可以更简化一下课程体系?

看了他的要求我哭笑不得,这是典型的吃到第三个馒头饱了,就觉得第一、第二个馒头没必要买的荒唐心态。

众所周知,学习任何技能都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后面的复杂方法肯定包含前期的简单方法,无论是学绘画、唱歌,还是舞蹈、足球都是如此,不练基本功直接一步登天学复杂技艺,对于一个初学者而言不是捷径,反而是陷阱,要么学不会,要么空架子,不仅浪费时间,最后返工纠偏更麻烦。

另外,“练功”实际就是一个反复枯燥重复训练的过程,它不像学知识要日新月异,而是追求精益求精,要求把每一个基本动作千锤百炼,如果练得花样百出反而是错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无论是体育冠军,还是艺术家,每天基本功的重复训练是必修功课,没有谁会觉得基本技巧太简单就没必要练习了。

所以,在逻辑思维的“功”层次,学习就是一个反复做题的过程,这时候不要太关注方法技巧的多少,而要关注自己解题的数量是不是越来越多,解题难度是不是越来越高。比如,正反两面观这个方法技巧,小孩子也能很快掌握,但在实战中企业高管也未必能用好用对,原因无他,遇到难题,功力不足罢了。

逻辑思维的“理”、“法”、“功”︱ 袁劲松 思维导师

最后,总结三句话送给大家:

1) 逻辑思维之“理”

观其大略,钩玄提要即可,以兴趣为导向,可不求甚解。

2) 逻辑思维之“法”

如果是自学自用,以简单实用为美,最复杂的不一定是最适合。

3) 逻辑思维之“功”

如果走到这一步,恭喜你已经迈入专业门槛了。在这个领域中,“重复训练”是王道,“得鱼忘筌”是境界,“逻辑思维7级框架”在头脑内神经链塑形是终极目标——刻意训练,本能反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