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三桂为什么弑杀永历帝,留着“养寇自重”、套路清廷不好吗?

 剧透历史 2021-04-02

南明的永历帝是在康熙元年,也就是1662年被吴三桂弑杀的。康熙元年是康熙继位的年份,康熙登基的时候只有8岁,还是个娃娃,压根儿没有啥执政能力。

根据顺治遗诏,在康熙成年亲政前,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所以在决定永历帝生死的决策上,发言权和决策权都在四位辅政大臣手中。

满清入关后,对于明朝宗室的处置就三个字,杀无赦!

弘光帝朱由崧,被俘斩首;

监国璐王朱常淓,被俘斩首

隆武帝朱聿键,被俘绝食而死;

绍武帝朱聿鐭,被俘自尽而死;

如今南明的最后一个永历政权的皇帝朱由榔被俘,四大辅政大臣的决策毫无悬念是永除后患!具体的执行人,当然就是那个深入缅甸腹地擒拿永历帝的吴三桂。

清廷要杀永历帝的动机很明显,是要斩断明朝遗臣遗民的所有反抗,可吴三桂为何也要不遗余力地追杀他呢?难道在刀山血海滚爬了半辈子的吴三桂,不明白养寇自重,在清廷和永历帝之间左右逢源的道理?

吴三桂出身于辽西将门世家,按理来说应该匡扶明朝,事实上吴三桂前期也是这么做的,算是身处对抗满清的第一线。

吴三桂出现降清的念头是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这个时候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已经投降清朝,在与舅舅的书信来往中,皇太极插了一手,至此吴三桂开始有了降清的念头,虽然没有实际行动,但为日后降清已经做好了充分打算。

明朝末年,明廷内忧外患,一面要抗击清军的铁骑,一面又要面对中原农民军起义。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兵锋直指北京城,崇祯帝召集天下兵马勤王,保卫京师。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因为手握明朝最精锐的重兵——关宁铁骑,成了崇祯帝眼中的救命稻草。为了让吴三桂火速进京,崇祯帝给吴三桂加官进爵,但吴三桂刚走到半道上,北京方向就传来了大顺军破城、崇祯帝自缢身亡的消息!

如此一来,吴三桂就成了断线的风筝。不过他手里握着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山海关,外加连满洲八旗都颇为忌惮的关宁铁骑,对外谈判的本钱还是有的。

当时的李自成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很快给吴三桂发去了招降信,但这个时候的吴三桂还在李自成和清朝之间摇摆不定。根据民间耳熟能详的传说,吴三桂是因为听说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刘宗敏掳走,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才倒向了清朝。

这种说法有些牵强,陈圆圆的因素固然存在,但吴三桂更看重的,应该是透过陈圆圆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李自成对他的态度——你李自成还没坐稳江山呢,就这样对我,连我在北京家小的基本保护措施都不布置,真要投靠了你还有好果子吃?

同时,吴三桂一直世居东北,经常和清军作战,他深知清朝军队的战斗力之强远胜于李自成的杂牌部队,再加上舅舅祖大寿投降清朝,这也是他后来投降清朝而不投降李自成的原因。

为了迫使吴三桂真正的降清,在吴三桂给清朝发去求救信号后,多尔衮并没有立即救援,而是选择吴三桂被李自成打的晕头转向的时候才主动出击。这么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消耗李自成,二是为了让吴三桂真正的降清。

在归顺清朝之后,吴三桂一直在为清朝征战,成为清朝统治者手中一个称手的马前卒。1659年,吴三桂率兵攻下云南,为满清立下汗马功劳,之后的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云贵土皇帝。

为了彻底消灭逃亡缅甸的南明残余势力,吴三桂带领清军继续追击永历帝,缅甸方面迫于清廷的压力,发动“咒水之难”杀光了永历帝的随从,最后将永历帝献给了吴三桂当投名状。

1662年6月1日,永历帝父子及眷属25人,在昆明篦子坡遭吴国贵(吴三桂的心腹将领)用弓弦勒死,终年40岁。其身亡处,后改名为“逼死坡”。

永历帝的死对清朝意义重大,最起码瓦解了反清复明这个大旗,抗清名将李定国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绝食而亡,在台湾企图光复明朝的郑成功听到这个消息后也一病不起,最终随永历帝而去。

吴三桂在云贵的地位,是拿永历帝的性命换来的,虽然吴三桂一直被天下的读书人口诛笔伐,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云贵的地位。

话说回来,吴三桂想要在夹缝中生存,就必须断绝复明这个后路,如果他不杀死永历帝,清朝政府就会转而针对他,所以杀死永历帝是吴三桂对清朝政府表的决心,这清朝统治者最愿意看到的。

同时,前明将领亲手杀死南明皇帝,黑锅都甩到了吴三桂头上,估计天底下的汉人,恨吴三桂都更胜过恨满清了吧!

虽然吴三桂给清朝政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案,但依然得不到清朝政府的信任,康熙裁撤三藩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康熙年间,三藩已经成尾大不掉之势,严重威胁清朝的统治,于是撤藩也被摆到了清廷的议事日程。

1673年吴三桂起兵反清,但很多汉人不愿跟随吴三桂,因为永历帝的结局还历历在目,吴三桂已经站在了汉人的敌对面,毫无信誉可言。1678年,吴三桂病死,他的军队群龙无首、一蹶不振,最终被清朝消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