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尾生抱柱,虚伪的守信人

 畅读历史 2021-04-03


《庄子》里记载了一个小故事,今人一般用来比喻信守承诺,

话说有个叫尾生的人,和姑娘约好在桥下相见,结果天下大雨,姑娘没来。雨越下越大,桥下水越漫越高,尾声却不忍离开,最后抱柱而死。


迂腐吗?不迂腐,但很虚伪。

守信,本来是美德,但为了博得守信的美名而守信,那就是虚伪了。

《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意思是只要你做的事符合道义,你不必守信。

一次,孔子路过一个叫蒲的地方,正好遇到蒲人叛乱,就把孔子扣留了。蒲人对孔子说,只要你不去卫国,就放了你。孔子发誓说绝对不去卫国,蒲人就放了孔子,结果孔子转身就去卫国了。

子贡问,难道盟誓也可以背弃吗?

孔子说,这种被要挟的誓言,上天是不会理睬的!

可见,孔孟都不是我们认为的守信人。

现在,我们很多人曲解了守信,认为说过的话就一定要做到,否则就是失信了。但很多时候,我们说某些话时,要么情非得已,要么本身就不符合道义,如果一定要做,守了小信,却失了大义。

所以,孔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End
2021.4.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