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褪掉全身毛发,只留下头发、阴毛和腋毛,真的是审美原因吗?

 趣聊科学 2021-04-03

在动物范畴内划分,人类属于灵长目(学名:Primates),灵长目动物共有514种,比如我们常见的猴子、猩猩都是灵长动物,在其他灵长类动物眼里,人类是名副其实的秃子,毕竟全身毛发比例太少了,甚至有科学家将人类形象的称为裸猿。

达尔文的进化论一直强调,人类是由猿猴进化来的,那么人类的大多数毛发去哪了?为什么仅保留了头发、腋窝和阴部毛发?人类去掉毛发究竟有什么作用?

怎么就把毛发进化掉了?

如果从进化论角度来看,保留毛发无疑能更好地适应环境。

从生理角度来看,在冬天,毛发可以保暖,在炎热的夏天,毛发可以阻挡紫外线,避免皮肤被晒伤。

在野外,如果没有毛发,皮肤更容易被树枝刮伤,一旦皮肤遇到伤害,则非常容易发生感染,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所以,对于人本身而言,毛发是能够起到保护作用。

对人类把毛发丢了这个进化过程,就连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也表示无法用自然选择解释清楚。

但是,既然这个问题摆在达尔文面前,他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在1871年发表的《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中,他从性的角度解释人类为什么没有体毛。

达尔文认为,人类之所以没有体毛,与原始人类的审美癖好有关,就像唐朝喜欢胖胖的女人,在原始人类进化过程中,原始人喜欢体毛弱的异性。

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他还举了例子。

而且,现在的男性依然这样,同等条件下大多数男人,更喜欢体毛少的女性。

于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体毛少的基因逐渐就留下来了。

其实,这种说法好像有点牵强,毕竟,主动脱掉物理外饰,然后以裸露身体对待另一半,敢这么玩的,在动物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此外,对于人类为什么要进化掉毛发,除了达尔文的性选择观点外,还有寄生虫假说、散热假说等,直到现在,生物学界也没有达成共同的结论。

人类脱掉毛发多久了?

1999年,分子生物学家马克·斯托金收到了一条短信,这条短信来自他儿子就读的学校,短信大概内容是:要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因为学校已经有两个孩子长了虱子。

这时,马克·斯托金职业病立马就犯了,既然虱子能够寄生在人体上,说明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虱子是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要想了解人类的起源,从虱子下手无疑是个好的切入点。

虱子是人体外的寄生虫,在人体毛发浓密的远古人身上,人体虱子只有一个品种,因为人的整个身体对它们而言,就是一块“大陆”,它们可以自由在人体游荡,同时也可以尽情地开展基因交流。

而随着人类体毛逐渐减少,人体不同毛发位置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也不同,虱子开始进化为三种,分别为:体虱,头虱和阴虱。

不同位置毛发中寄生的虱子,开始长期独自生存,由于长期的地域隔离,各自演化出不同的物种。

于是,马克·斯托金对三种虱子开始了大量研究,他通过对头虱和体虱基因“分子生物钟”研究,发现虱与阴虱大约在120万年前分道扬镳,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一时间开始,人类的毛发断开,也就是褪毛。

 为什么又留下了头发、眉毛、腋毛和阴毛?

这些残余毛发看起来似乎不起眼,而且看起来有些零碎,但是它们的存在还是很有道理,并不是可有可无。

  • 聪明的锅盖:头发

如果炎热的夏天去海边旅游,忘了遮阳,胳膊一会就会晒出水泡,实际上一层薄薄的衣服可以阻挡大部分紫外线。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浓密的头发会起到保护大脑作用。

至于为什么男人留下短发,女人留长发的问题,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为了区别男女,女人之所以留长发,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男女都很纠结,到底是男的剪短发还是女的剪短发,但在博弈中男人获胜了,女人留长发很有可能是博弈失败导致的。

  • 点神之笔:眉目

整个光洁的额头下,两道眉毛格外引人注目,虽然其占地面积不大,但是功能十分强大。

眉目一方面可以阻挡雨水进入人的眼睛,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眉目也可以减少太阳光的灼射,比如棒球运动员在阳光下运动时,会在眼睛下画一条黑线,也是这个道理。

  • 讨人嫌:腋毛

夏天到来,很多爱女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剪腋毛,腋毛真的没有作用吗?

生物学家表示,腋毛还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腋毛的出现代表着性成熟,能够有效延长性激素的挥发时间。

  • 莫名其妙:阴毛

其实阴毛和腋毛一样,都是在性成熟以后才出现,但是二者的作用完全不同。

阴毛的作用是保护作用,能够有效防止风沙或虫子吹进生殖器,当然这种保护是对于女人而言;对于男人而言,由于生殖器常年挂在外面,又是男人的命根子,一大丛蓬松的毛发也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阴毛是一种性装饰物,就像孔雀的尾巴可以吸引异性注意一样。

写在最后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人类褪掉了众多毛发,科学家提出了众多假说,但是这些假说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瑕疵,但是科学家并没放弃寻找答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