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菟丝子 一药一方一穴位(合辑)179期

 风声之家 2021-04-03

原创 顾忞珲 石云 DrShiyun 前天

【一药】

菟丝子

《药性赋·温性》云:菟丝子补肾以明目。

图片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australis R.Br.或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

文献记载:

《神农本草经·上经》:味辛平。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皯。久服明目,轻身延年。一名菟芦,生川泽。

《中国药典(2015版)》

性味:辛、甘,平。

归经:归肝、肾、脾经。   

功效: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

主治: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用法用量:6~12g。外用适量。

云说:《本草新编》:菟丝子,可以重用,亦可一味专用;重用三两以治心肾两虚滑精过度,以其入“心肝肾”三经(此与现代归经不全一致)。《本草正义》:菟丝为养阴通络上品,久服则阴液足而目自明,又可治尿有余沥。  

【一方】

《医方考》自汗门第四十二

艾煎茯苓散

以艾煎汤,调茯苓末一钱服。

别处无汗。独心孔一片有汗者,此方主之。

此是心火自旺,膈有停饮。火热蒸其湿饮,故令此处有汗。茯苓甘而淡,甘能养心,淡能渗湿。艾叶香而涩,香能利气,涩能固津。

云说:胸前区有自汗的病历很常见,虽然看诊时明了“汗为心液”,但多会用枣仁、五味养心敛汗。今闻吴昆方解,十分受益。看来茯苓的高妙使用值得学习啊! 至于配合艾叶煎汤,应当与本病的病机有关,隔间的停饮,用艾叶之温以对之。

【一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合阳

定位: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委中下2寸。

主治: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疝气,崩漏。

针法:直刺1~2寸。

云说:第二侧线往下延伸,直接到腘窝。

图片

(图片来源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