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行先试丨厦门:深入调研了解台胞台企实际需求 推动“农林22条措施”尽快落地见效

 吕振奎泉州师院 2021-04-03

一城春色半城花,是高颜值厦门的“标签”。现在,厦门市进一步敞开怀抱,诚心欢迎更多台胞台企来厦深耕农林领域,共谋“美丽事业”、共助乡村振兴。

3月17日,国务院台办、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支持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在大陆农业林业领域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农林22条措施”),进一步为台胞台企参与大陆农业林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同等待遇。连日来,厦门市各相关部门积极行动,深入调研了解台胞台企的实际需求,主动对接服务,拟进一步细化措施,不折不扣推动“农林22条措施”在厦门尽快落地见效。

紧贴实际需求做好服务

厦门市台港澳办主任刘金柱说,“农林22条措施”是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的有力举措,与之前的“31条措施”“26条措施”一脉相承。

“农林22条措施”既着眼“十四五”时期大陆农业林业发展新要求,又回应台胞台企的主要诉求和期盼,在农地林地使用、融资便利和资金支持、投资经营、研发创新、开拓内销市场等方面,围绕台胞台企在农业林业领域的发展提出具体支持措施。

刘金柱表示,全市对台系统将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结合“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紧贴台胞台企实际需求和长远发展,做好服务保障,不折不扣推动“农林22条措施”在厦门尽快落地见效。

做好资源规划要素保障

厦门市资源规划局局长柯玉宗表示:“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厦门市资源规划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农林22条措施”,围绕台胞台企在农业林业领域发展涉及的农地林地使用、乡村产业、生态保护修复、设立海峡两岸乡村振兴合作基地、鼓励台湾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师到大陆从事规划设计工作等方面拿出有力举措,做好资源规划要素保障,进一步支持台胞台企参与大陆农业林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探索两岸农业融合新模式

“新形势下,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对台农业合作是推进两岸深化交流的亮点,也是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重点。'农林22条措施’的出台,进一步畅通台农台企在土地使用、投资经营等方面的堵点与难点,促进厦台农业资源要素深度对接。”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参军3月31日表示。

他说,下一步,厦门市农业农村部门将以贯彻落实“农林22条措施”为契机,以厦门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为载体,积极探索海峡两岸农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推动厦台现代农业合作高质量发展。

细化深化支持举措

“厦门气候条件好,交通便利,营商环境一流,很适合花卉林业产业的发展。”厦门市市政园林局造林与营林发展处处长李乌金说,我们真诚欢迎台胞台企来厦门从事花卉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共享产业发展机遇。

去年8月,厦门市市政园林局与市财政局共同制定《厦门市扶持花卉林业发展若干措施》,从总部经济发展、土地流转、种子种苗补助等多个方面对花卉林业企业进行扶持。今年,厦门市又出台《厦门市市级林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落实扶持政策。下一步,市市政园林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农林22条措施”相关要求,在扶持花卉林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细化深化支持举措,进一步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