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方向分为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也就是拍摄角度的变化。
1、水平方向拍摄
(1)正面拍摄
镜头正对被摄主体,相机与主体成0度角。表现主体正面全貌,展示对称结构,(对称构图)。如建筑、教堂等,突出雄伟壮观、庄重、严肃、稳定。拍人像,可展示面部表情、神态。典型的证照便是。
缺点:变化较少,呆板,视觉平淡。

(2)、斜侧面拍摄
镜头由正面移至左侧或右侧,与主体成30—60 角,既能表现正面特征,又能表现侧面形态,产生方向性透视效果,改善了正面的呆板、平淡。

拍人像一正一反,有交流,活泼。突出主体,影视剧照常用。

(3)、正侧面拍摄
正侧面拍摄与主体正面成90 。
表现主体侧面特征与外形轮廓。如拍舞蹈演员,田径运动员等等,可使人像姿势动作特点得到充分展示,表现运动物体的形态轮廓线,突出主体的速度感。

(4)、背面拍摄
可表现人物与背景的关系有特殊效果,使主体与背景融为一体,从人物背面的动态可反应人物的内心活动,使观者能从背景情况中猜到主体的内心。

2、垂直方向拍摄
垂直方向拍摄就是垂直角度的变化
(1)平角度拍摄
平角度拍摄,就是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符合视觉习惯和观察景物的特点,自然、真实、亲切,运用最多。
缺点:前后景容易压缩在一起,使主体、背景重叠,不利于空间感的表现。如下图:

(2)仰角拍摄
仰角拍摄,就是拍摄点低于被摄体,表现出挺拔、崇高和雄伟的气势,但容易变形。

如拍人物,表现昂扬的精神面貌,产生敬仰之情。如影视剧中的领袖人物。
(3)俯角拍摄
如同登高望远,视野辽阔,远近景物尽收眼底。

拍摄人物使人物渺小,表现反面人物时运用。影视剧中的反派人物,有的人站着拍小孩把小孩拍的很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