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家林】清明祭拜老父亲

 西岳文化 2021-04-03

文/熊家林

清明祭拜老父亲

清明时节泪雨飞,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来,莲花山公墓提前20多天就发出公告:为防止车辆过度集中拥堵,上莲花山祭拜亲人的车辆,必须提前一周预约登记。

41日,距清明节还有3天,为避开清明节三天假期(含周末)上莲花山公墓的车辆拥堵,与晚辈约好这天上午,去莲花山公墓祭拜逝去的老父亲,祭拜孙辈、外孙辈的爷爷、外公。

上午9时,细雨纷飞,像老天爷知道我们要去祭拜老父亲,祭拜爷爷、外公似的,天空下起对亲人哀思的泪雨,我们俩老伴乘坐儿子的轿车,外侄驾驶越野,来到莲花山公墓服务区,买上香烛钱纸,金青、银青,为逝去的老祖宗及所有亲人烧香祭拜后,来到老父亲墓前,点上香烛钱纸,烧香祭拜,祝老父亲在天堂里快乐,保佑93岁的老母亲百年长寿,保佑我们平平安安,保佑孙子们工作顺利,保佑曾孙们学习进步。

老父亲离开我们已有9个年头了。

父亲的故事很多很苦。父亲姐弟仨排行老二,上有大孃,大父亲两岁。下有二叔,小父亲两岁。

父亲4岁那年,祖父抛下祖母、祖婆、祖公、父亲姐弟仨,外出打拼。出走前对父亲姐弟仨说,在家听母的话,父要出趟远门,找钱买布来给你们缝新衣裳。祖父一去,再也没有了音信。

没爹的孩子早当家。祖父的出走,家里的重担压在了父亲姐弟仨身上,读了一年私塾的父亲,就早早步入人生养家糊口,童时放牛,少时帮人染布。

14岁那年,父亲来到三江横街,帮三姨婆开的染坊当学徒,染布,无论打霜下雪,还是天晴下雨,每天天不见亮,父亲就起床,挑起水桶,下到河里挑水,把五六口斗腔大的染缸挑满水,才吃上早饭,累得父亲面黄肌瘦。

綦江解放那年,父亲同母亲成了家,父亲分得了自己的染坊,以染布为生。母亲帮人缝衣、做鞋,参与乡农妇协会、居民会清匪反霸,协助解放军维护社会治安。

19527月,綦江铁路局招工,经已在綦江铁路局工作多年的二叔介绍,父亲报名参加了入路招工考试。

这天,设在三江元通寺的考室里,仅有小学文化的父亲,与初中文化,一起染布的师兄周一锋,同坐一张考桌,考试中,师兄俩理所当然要相互关照了。试卷考的是一道应用题:三千马下河,八百马上坡,问好多马脚杆,好多马耳朵。

父亲照着师兄做的试卷运算步骤,运算得出的答案,一字不漏往试卷上抄:一万五千二百只马脚杆,七千六百只马耳朵。

很快招工揭榜,录取名单中,师兄没考上,落了榜。父亲考上了,榜上有名。一个初中生没考上,反倒让一名小学生给考上了,真成了轰动一时的笑话。

父亲考入綦江铁路,成为綦江工务段一名路基工,年轻力壮,力大无比的母亲跟随父亲,用大背筐背着坛坛罐罐、柴米油盐,背筐上横放着固定一张凉床,70多岁的老祖婆躺在凉床上,父亲用箩筐,一头挑着三岁的大哥,一头挑着刚满一岁的二哥,辗转三万支线、綦江铁路沿线,浆砌路基边坡,整治溜坍落石。

19562月,父亲从羊蹄洞路基工地,调入川黔线伍都坝养路工区改任巡道工,结束了携家带眷,长期奔波的日子。来到伍都坝养路工区这年夏天的那个黎明,我降生在修建綦江铁路时建造的人字架小青瓦盖工房里,到后有了四弟和五妹。

伍都坝养路工区,是川黔铁路两河口车站与镇紫街车站的区间工区,坐落在綦江河畔坎上,这里虽然地处边远乡村,但风景秀丽,土地肥沃,适宜母亲带领的五七家属小组开垦农副业,开办养猪、养鸡、养兔场,在綦河两岸生产砂石支援铁路建设,抬着宰杀的大肥猪慰问川黔线K126泥石流坍方抢险工地,成为出席全国“工业学大庆”的一面红旗。

父亲在这里巡了一辈子道,为了确保川黔铁路安全畅通,父亲每天扛着巡道锤,挎着巡道包,不间断地巡查伍都坝养路工区管辖的那段15公里川黔铁路,30多年如一日,父亲巡查的线路,排除的设备故障,整理的责任公里线路外观,丈量线路留下的脚步,相当于环绕地球走了22圈半,直到退休……

父亲性格和蔼,心底善良,像一朵挡风的墙,处处溺爱着我们。母亲教子严格,性格直爽,即使打猪割草,哪怕是割了人家地里的一朵南瓜花,都要遭到母亲黄荊棍的“训斥”,一旦母亲举起黄荊棍,我们总是像小鸡一样,躲在父亲的膝下。

父亲退休后没有一天闲着,同母亲一道,帮我们四兄妹把4个孩子,一个一个带大,交给我们上小学、初中、大学,成家立业。

父亲70岁那年,身患肺癌,以开朗的心态,正确面对绝症的威胁,上手术台的头一天中午,我和朝天门长航公安分局当预审科长的二哥一起,陪着老父亲,让父亲一口气吃完两罐“罐罐鸡”,父亲诙谐地说,癌症个嘛,没得怕头,就是挨一刀嘛。让我们兄弟俩对父亲“开朗的心态”啧啧称赞。

父亲与病魔抗争,从死神线上摆脱出来多活了16年,成为綦江工务段退休战线同仁学习敬重的英雄,段退管办下发文件:号召全段退休职工向抗癌英雄父亲学习。

父亲86岁那年离开了我们,要是父亲还健在的话,也是96岁高寿了。

父亲虽然离开我们9个年头,但父亲当年挥舞巡道锤,敲打轨枕浮钉,蹲在路肩拔杂草,拾飞碴,清理线路侧沟杂物,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为铁路运输事业奋斗终身无差错,确保了工区的安全生产;休班时到工区附近的天台岗开荒种菜,挖好多好多红薯;到綦河边钓好多好多鱼回来,蒸好多好多的鱼鲊肉,没吃完的鱼,晾好多好多的干鱼片;跟着父亲挑着箩筐,到东溪集镇,买回供应的口粮;父亲退休后帮我们把孩子带大;父亲像大山那样,为我们避风挡雨;父亲与绝症抗争的一幕幕身影,至今仍历历在目。

当我站在父亲的墓前祭奠父亲的时候,心里总是有颇多对父亲的亏欠。

父亲临走前病倒在老大哥家三个多月的日子里,退休多年的老大哥,同母亲形影不离地守在父亲身旁,帮父亲清洗,喂药,无微不至的护理,直到父亲落下最后一口气。

让我愧疚的是,没能守在父亲身旁,看到父亲走完最后一刻。当接到妻子打来电话告诉我父亲走了!还在运输繁忙的重庆北线路车间党总支书记的岗位上,忙着手里工作的我,一股愧疚的泪水夺眶而出,赶紧丢下手里的活,一口气跑到父亲身旁,对着父亲的遗体默默祈祷:请求父亲的原谅,是儿子不孝,儿子愧对您老人家呀!

每年的清明节,我都要来到父亲墓前,点上香烛钱纸,请求父亲的原谅,默默对父亲说:儿子已经了退休,请父亲放心,儿子一定会好好照顾母亲,让93岁的老母亲尽享天伦之乐!

祝老父亲在天堂里快乐,保佑93岁的老母亲百年长寿,保佑我们平平安安,保佑孙子们工作顺利,保佑曾孙们学习进步。




作者简介:熊家林,笔名。居南岸。重庆綦江区人。当过车间书记,党群室主任,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政工师,现任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涪陵工务段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重庆市南岸区作协会员,上千篇通讯、论文、小说、散文、诗歌等在报刊、网络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