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时期大文人买房产就像菜市场买菜:收入高房价低

 暮云深 2021-04-03
原创元谷元2017-04-03 10:09:30

鲁迅逝世以前在上海定居,北新书局每月支付版税200元,中央研究院每月支付生活费300元,再加上他平常写专栏的稿费收入,平均每月进账在700元以上。鲁迅在北京买过两座四合院,前一座给了弟弟周作人,后一座给了他母亲和他的前妻朱安。

民国时期大文人买房产就像菜市场买菜:收入高房价低

老舍为了让母亲晚年住得舒心,在北京太平湖旁边买下一处宅子,10间大北房,一所大院子,花了3000元。

郁达夫的哥哥郁曼陀同时在朝阳大学、中国大学、法政大学、东吴大学和司法讲习所等5个地方担任刑法教授,平均月入450元,在北京阜成门内巡捕厅胡同买过一处宅子,两进院,9间房,他是1920年购买的,花了2200元。

民国时期大文人买房产就像菜市场买菜:收入高房价低

1933年,沈从文受教育部邀请编写中小学教科书,月薪150元。1934年,胡适邀请梁实秋到北京大学担任外文系教授,每周授课6小时,开出的月薪是500元。

民国时期大文人买房产就像菜市场买菜:收入高房价低

几千块大洋买一所像模像样的院落,这就是当时的行情。那么,到底是这些大文人的收入太高,还是当时的房价太低?实际上,当时的房价在当时不算低,而是大文人的收入实在太高。据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几乎所有的大学教授和知名作家都有能力靠薪水买豪宅,买房产像买青菜一样容易。

收藏
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