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沈鹏与吴为山诗、书、画互酬,情深意长,留下耐人寻味的佳话

 lj0279 2021-04-03

近段时间笔者蜗居在家,便抓住光阴静心读书,先后通读了沈鹏先生的诗集《三余吟草》《三余续吟》《三余再吟》《三余长吟》,吟诵不止,常击节感叹。沈鹏的诗词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其中对自己敬仰的诗人、文豪、书家曾多次赋诗,如咏李白,有《太白楼》《泾县桃花潭》《寄江油李白纪念馆》等;咏王羲之,有《祭王羲之墓》《金庭访右军旧迹》等;咏鲁迅,其《读鲁迅小说诗》有24首之多。一首首读来,沉浸其中,遐思翩跹。对一些学者、艺术家如闻一多、齐白石、林散之、高二适、聂绀弩等,沈鹏也写了不少诗,并与徐邦达、启功、刘征、周笃文、林岫等互唱,其中与雕塑家吴为山的互酬样式很别致。2014年,吴为山调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与沈鹏同居京华,见面方便了许多。他俩诗、书、画互酬,情深意长,留下了耐人寻味的佳话。#文化#

几年前,笔者见到媒体刊载吴为山所绘的《斥笔图》(见图一),顿觉双眼一亮,被吸引住了。画面上,沈鹏独立于苍茫间,鬓发在风中飘扬,双眸透出光华,挥毫而立,斥笔形象跃然纸上。画家款题:“沈先生常于我梦中。吴为山画于中国美术馆,乙未春日。”从题款可知,吴为山对沈鹏很是惦记,以至常梦见其挥毫的情景,凭着扎实功力将风骨嶙峋的沈鹏对艺术的孜孜以求刻画得淋漓尽致。沈鹏看到此画,胸中诗情涌动,略一思索,吟就五绝《酬吴为山君为余画〈斥笔图〉》,引言写道:“ 为山君为余造像深得东坡传神记之三昧,所谓'众中阴察之’'萧然有意于笔墨之外者也’。得五言绝句志感。”诗曰:“斥笔走龙蛇,冲冠鬓发邪。苍茫唯独立,旷达致无涯。”随即提笔濡墨,在左上处题写引言和诗篇,一气呵成。前两句写斥笔、冲冠,体现不懈追求;后两句写独立、思考,表达宁静致远。既是一首配画诗,亦可看成一幅诗意画,诗、书、画丝丝入扣,融合得天衣无缝。写到此,不禁想起林散之、高二适肝胆相照的往事。高老对林老的书艺敬佩有加,有诗为证:“诗翁书法木根蟠,脱手千篇也不难。今代何人与真赏,只留老眼互为看。”他还特意在林老的一份诗稿上题道:“功力之深,非胸中有万卷书,不能随手挥洒自如也!”而林老寄过不少自诗墨迹给高老,对高二适坚持真理,义无反顾投入“兰亭论辩”盛赞道:“侃侃高二适,江南之奇特。于人不虚誉,于己能专责。平生青白眼,未肯让阮籍。人皆谓之狂,我独爱其真。”自古以来巨匠之间因敬慕对方的品格、才情而相互赞颂的例子并不鲜见。

记沈鹏与吴为山诗、书、画互酬,情深意长,留下耐人寻味的佳话

就在《斥笔图》问世不久,吴为山或许拜谒过沈鹏,从两人高山流水般的交谈中又发灵感,再为沈鹏绘《路遇图》(见图二)。此幅构图与《斥笔图》相似,不同的是添了一株古木,多了一位拱手作揖的老僧,两人巧遇而交谈。沈鹏同样在画面左上处题诗:“犹似佛禅犹似仙,偶逢歧路亦逢缘。海天何处今宵宿?阡陌前程几度迁。汝也远离尘俗去,余兮羁绊网罗牵。崎岖总有不平事,大道长留人世间。”从题诗中,可略知他俩倾谈内容之一二。沈鹏在这首七律中说 “网罗牵”,猜想无非指身处凡世,虽然越发心淡如水,仍有诸多所牵之事。而他尤为钟情诗书,已印入其脑海里,融入其血液中,成为他生命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岁月更迭,初心弥坚,越发梦牵魂绕,含辛茹苦地笔耕不止。对此,吴为山的两幅水墨画作了入木三分的诠释,而内涵上,《路遇图》比《斥笔图》似乎更深了一个层次。

记沈鹏与吴为山诗、书、画互酬,情深意长,留下耐人寻味的佳话

沈鹏为有知己、挚友为山君而欣慰,所赋诗篇之核心在于艺术无涯,当追求不止,抒发了两人共同的情怀。而题于画上的行草墨迹,信手拈来,随意挥洒,犹如龙蛇漫舞,于随心处蕴意趣,率性中见风骨,正如清初恽南田《题石谷临九龙山人》云:“心忘方入妙,意到不求工。点拂横斜处,天机在其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