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地矿教育事业史

 雨尘书屋 2021-04-03

深耕资源领域,做深度矿业平台 

中国共产党继承中华民族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对地质、矿业行业的人才培养,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作出重要部署和调整。
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培养矿业人才为主的专业主要涉及地质类矿业类专业,在不同时期,综合性大学专业类院校均有设置。在经历了旧式地质科学教育,并积累了一批骨干力量后,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尽管其间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动,也有学科、专业的调整,但总体建立了适应时代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需要的地矿人才培养体系。
一、近代矿业教育在艰辛中开启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近代矿业迅速发展,自19 世纪中叶起,我国开始引进科学的普查找矿方法与地质科学理论,有目的地开展矿产资源的地质调查和开采,这一工作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清末到民国时期,主要是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初步进行地质矿产调查,至20世纪30年代才形成初步工作体系,并对矿产资源有所发现。
图片
图:南京矿路学堂刘坤一为鲁迅颁发的毕业证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被迫南迁。当时重组的西南联合大学的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就是由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地质学系联合组建,分地质、地理、气象三组,毕业学生计166人。1940年,北大和清华研究院地质学部开始招收研究生,成为我国地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开端。
图片
图: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址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开设地矿系,培养地质和找矿人才。曾任原国家科委主任的武衡时任地质课程的教师,就读学生仅五六人,1943年因战争原因地矿系被撤销。
图片
图:延安自然科学院旧址。这是我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大学,后并入北京理工大学
为时代所累,旧中国地矿类高等教育发展羸弱,但爱国主义的近代教育思潮成为地质教育界师生坚持地质学教育事业的思想基础,为新中国地质事业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准备了一批骨干力量,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和教学资源。
二、“17年”时期初步打造工业化建设人才体系
1949-1966年被称为新中国高等教育“17年”时期,期间完成了对旧中国高等教育的接管和改造,通过学习苏联经验,大批高等学校建立发展,培养了大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图片
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接见留苏学生代表时,题写了“开发矿业”四个大字,意味着中国矿业从这一刻开始就承担起振兴民族工业和国防工业的重任,我国矿业教育事业也即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飞速成长。
图片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也加大了地矿人才培养力度,地质矿业教育获得大发展。全国范围内的高等院校根据苏联教学经验,除留部分综合性大学以外,按专业设置拆并重组,成立各科专业学院。在全国新设了钢铁、地质、矿业、水利等12个工业专门学院。在综合性大学中,保留地质学系的有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地质类专门学院有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后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1956年组建成都地质学院,以及新建一批地质类中等专业学校。黄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大专院校也都是在这个时期建立的。据原地质部资料,1953年~1966年,仅原地质部属地质院校毕业生总量已达75561人。
图片
图:原东北地质学院学生毕业证书
除重视地矿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外,党中央提出要大力培养新生的科学研究力量。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其中82名高校教授中,地学部的学部委员有李四光、黄汲清等24人。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1956年,高校普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许多高校与生产部门、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科学研究合作关系,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地质科学研究和矿业开发工作。
图片
图:成都地质勘探学院首届开学典礼
这一时期培养的矿业人才支持完成了“一五”计划中明确提出的能源、钢铁、化工、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等新建设任务。支持陕西、唐山等一批煤矿区的改建和扩建,在东北、华北和华东等地新建了一批大型重点煤炭企业;重点扩建了开滦、阜新、鸡西、通化、鹤岗、焦作、峰峰、淮南、萍乡等15个老矿区,完成平顶山、潞安、包头等10个新矿区建设。至1957年底,部分煤炭重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支持国家加快石油工业建设,完成甘肃、陕北、四川等地区的石油资源地质调查勘探。地矿教育的大发展不仅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提供了人才,高校地矿类学科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地质和矿业开发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相关链接:三线建设时期发现建设的十大矿山,撑起了共和国的脊梁!
图片
图: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之初,数量极为有限的科技人才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之间形成了反差。按部就班地通过学校教育培养科研人员及各类工程技术人才的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建设需要,一些非常规的人才培养方式出现在许多领域,由此形成了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人才成长的独特路径。地质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培养地质人才方面的成就十分突出,不但完成了国家的重点勘探任务,保障了经济建设的需要,同时在培养地质技术工人、技术员与地质研究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仅地质部直属的6支地质队中,便有十余人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图片
图:地质部大领堡勘探队地质科全体合影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满足实施“一五”计划对矿产之急需,一批已知矿床成为重点勘探对象。鉴于当时地质人才数量十分有限,中央遂决定采取集中使用的方针,将主要力量放在自然资源的调查、勘查上来。期间,绝大部分地质人员“都要参加探矿、普查及其他野外地质工作”。部分从事古生物学、岩石学等基础理论研究的地质学家也暂时离开了科研领域,重点开展了对铜矿、铁矿、煤矿的勘探工作。为了迅速壮大地质勘查力量,以优秀地质学家为核心组成了技术团队,带领毕业生及社会青年开展地质勘查工作。
图片
图:地质部第四普查勘探大队工作证
受当时快速培养政策的影响,许多专科地质院校的学制仅为一到两年,学校仅教授实用知识和技能,学制设计之初地质队便被纳入毕业生继续学习的计划。相较于新毕业生而言,年轻的技术骨干无疑属于师傅辈,起着传授知识和经验的作用。在地质队的实际工作中,新毕业生和练习生迅速成长,从仅有理论知识甚或无知识基础的队员,成长为经验丰富、能够独立开展野外工作甚至进行科学研究的地质人才。
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殊历史条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当时具有普遍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院式的正规教育的不足,短时间内壮大优化了矿产勘查力量,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顺应改革建立全新教育体系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方针。高等地质教育的改革探索从冰河初开、航路多艰,到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期间,一批外迁的高校如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中国石油大学新校址加大建设力度。
1978年2月,《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发布后,除原北京地质学院外,长春地质学院被列入重点大学行列。同年4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同意恢复和增设普通高等学校的通知》。原二机部的抚州地质专科学校升格为抚州地质学院(后称华东地质学院),地质部(国家地质总局)的西安地质学校(创建于1953年)升格为西安地质学院宣化地质学校升格为河北地质学院等。
图片
图:抚州地质学院学生合影
为适应和更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等学校地质类工科和理科的本科专业启动目录修订工作。理科地质类专业有:地质学、地层古生物学、岩石矿物学、矿床地质学、地球化学;工科地质类专业有:地质矿产勘査、石油地质勘查、煤田地质勘査(以上专业1993年后修订为资源勘査工程专业)、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地球化学与勘査等。
1984年,经国家教委冶金部批准,在原北京钢铁学院东北工学院两院采矿系地质教研室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两个地质矿产勘查专业,以后又设立了地质矿业、石油学科博士点一个,矿产普查勘探硕士点两个,矿物学硕士点一个,将原长春冶金地质学校升格为长春高等地质专科学校,培养专科生。1987年,又将秦皇岛冶金干部进修学院并入东北工学院,成立秦皇岛分院,也以培养地质类本科生为主。总之,冶金高等地质教育办学层次比较齐全,但层次结构上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博士、硕士研究生层次人数较少。以1991年毕业生为例,培养出博士4人,硕士16人,本科生120人,专科生290人。本科生只有一个专业“地质矿产勘查专科教育”。
据相关统计显示,至1985年,全国已有59所高等地质院校,五十几所中等地质学校的地质类专业教学机构,在校的大、中专学生已达4万人。
自1978年~1985年,仅地质矿产部共培养各类地质专门人才有:研究生1450人,大学本科生40396人,大专生11446人,中专生62539人,函授大学生43820人。此外,各类短训班培训两万多人次。加上其他部委所培养的地质大、中专毕业生的总数近20万人。
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998年,15所原煤炭院校招生数为1.5万人,其中地矿类专业近2500人。
《中国地质教育史略》的数据显示,至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各地质类高等院校共培养出研究生838名,大学本科生55100名,专科生2240名,夜大学生仅400名,函授大学生近6000名,中专毕业生58400名,函授中专生约60名。全国设有地质类或相近专业的四十多所综合性大学和工科类院校,五十多所中等专业学校,每年向社会输出为数众多的高、中级地质专门人才。这一时期,我国地质工作迎来了最为繁荣的时期,人才总数达到15万人以上。
地质学科及其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地质教育逐年毕业的新生力量,在全国性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探开发、地球科学研究与地质科技创新、国际地质交流与树立国际声誉等方面,为我国地质、矿业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培养的大批地质人才为地质科技创新提供了力量源泉,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为地质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高等地质教育培养的大批人才更好地服务了社会经济。
四、呼应时代开启全新征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而矿业领域一系列辉煌成就离不开我国矿业教育体系的支撑。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对人才的培养,200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实施意见》,高等教育彻底摆脱了工业部门管理高校为特点的计划经济时代烙印。20世纪90年代以来原分别隶属于18个部、委、局、总公司和13个省、市、自治区分头管理的地质和矿业类高校先后更名或合并,改变了隶属关系,进入了从行业部门单管模式转为中央或地方政府与行业部门共建的新模式。大学管理模式也由集权行政式向开放环境与自主管理权利模式转变,形成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并立,学士、硕士、博士(含博士后)学术梯队结构完整的教育制度,具备了与世界高等教育对话和平等交流的条件,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
冶金学科人才培养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以来,加上新增加10多所有冶金工程或冶金技术的本、专科院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有冶金工程本科和冶金技术专科的学校共38所。在38所高校中,“211”院校9所(既是“211”又是“985”的高校4所),非“211”的重点大学1所,一般本科院校20所,高职高专学校8所。全国每年招收冶金工程本科和冶金技术专科学生约3800-4500人,多数学校年均招60-90人,少数学校年均招100-200人。全国每年招收冶金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大约400-500人。每年招收冶金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大约70人。近年来,钢铁和有色行业已经不再寻求产量的大幅增长,而是通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科学技术进步手段来调整结构、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冶金工业作为传统产业、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工业,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必须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用高新技术武装和改造升级,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2007年,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统计,全国含地质学类、地球物理学类、地矿类专业的高校有85所,专业布点196个,本年本科招生1.09万人,硕士生4320人和博士生1334人。《中国国土资源年鉴2010年》显示,截至2009年,我国地质勘查人员总数为61万,其中地质专业人才总数14万人。
(图文来源:中国矿业报;本文刊登于2021年3月31日《中国矿业报》第1版;原标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百年树人,助力中国矿业基业常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