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将战国时代定为: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册封魏斯、赵籍与韩虔,由卿士跃升为诸侯。 公元前416年晋幽公被弑杀,已标志晋国君权沦丧,而魏文侯命乐羊伐中山国,使团结的赵魏韩产生嫌隙,奠定战国七雄混战格局。 乐羊伐灭中山国,使魏文侯建立霸业,背后有哪些政治较量?笔者带您剖析,乐羊伐中山国,时代背景下的暗流。 ![]() 战国初期 魏文侯破格任命乐羊晋国最后的辉煌在智瑶执政时期,公元前475年智瑶担任晋国执政,重创齐国与郑国灭夙繇国,胁迫魏桓子与韩康子献地,意欲吞并赵氏独霸晋国。 公元前453年智瑶兵败晋阳,赵襄子担任正卿主导瓜分智氏与晋国公室,赵氏获利相对更多,加之赵襄子灭代国,赵氏成为战国初期晋国最强势力。 魏文侯(魏斯)公元前425年担任晋国执政,确立独立建国晋升诸侯路线,在魏氏领地上任命李悝实行变法,与赵献子和韩武子多次置换封地。 然而,魏氏巩固以安邑为核心的运城谷地,便无更多筹码与赵氏和韩氏交换,东部封地在文化和经贸等方面,难以与魏氏安邑紧密连接,因此魏文侯决心征服中山国。 ![]() 乐羊 乐羊之子乐舒,杀害翟璜之子翟靖,投奔中山国担任将领,翟璜仍允许乐羊担任门客,并且举荐其征伐中山国统帅,既是对乐羊能力的认同,也反衬魏氏强化权力稳固。 《史记·魏世家》记载“(魏文侯)十六年伐秦,十七年伐中山”,与魏国史书《竹书纪年》及现代考古结果有些差距,好在吴起公元前409年伐秦没有争议,征伐中山国便是公元前408年。 军事战阵乐羊明显不及吴起,但天时地利人和都倾向乐羊: 第一,天时,秦国虽败却酝酿反击,河西富庶且已夺取,能够巩固安邑的防御,需要由吴起驻守。 第二,地利,乐羊出自中山国,对中山国的风土人情更熟悉,能够找寻到弱点,有利于行军征战。 第三,人和,日后的魏武侯魏击,随同吴起参与河西之战,但吴起的性格坚决,没能向魏击妥协。 魏文侯任命乐羊为统帅,亦让世子魏击跟随出征,此战乐羊只能取胜,否则家族前途堪忧,因此乐羊步步为营,缓慢的蚕食中山国的领土。 ![]() 魏文侯 赵献子助魏谋划深远赵氏领袖赵浣(赵献子),被视为懦弱无为之君,纵容田氏取代姜氏,筹谋削夺韩氏封地,魏国征伐中山予以配合等,但这更佐证赵献子的精明。 赵献子被赵桓子驱逐,赵桓子逝世时赵氏精英云集,但赵献子仍然被民众拥戴复位,可见赵襄子传位赵浣并非仅以血统,而是看到赵献子潜藏的果决。 赵氏动荡需要稳定,田氏代齐是别国政务,齐国内耗对三晋有利,加之赵氏地广人稀经济落后,韩氏则富庶且工业发达,唯有削夺较弱的韩氏,赵氏才能走向强盛。 魏文侯越境征伐中山国,必然要征求赵献子许可,否则易引起军事冲突,何况古代粮食产量低,而运输损耗却极多,若无赵氏的支持,魏氏很难坚持到胜利。 ![]() 赵献子 赵献子助乐羊攻中山,至少有三点好处: 第一,拉拢魏文侯削弱韩氏,公元前408年魏文侯助韩氏打击宋国,使韩氏对郑国形成战略压制,若赵献子拒绝魏文侯,无疑将崛起的魏氏推向敌对; 第二,中山国长期袭扰赵氏,使得边境地区战事频仍,魏文侯若能灭中山国,赵氏消除隐患潜心发展,若魏军遭遇挫败,刚好平衡魏氏与赵氏的实力; 第三,魏氏谋求赵氏之吕梁,魏氏从吕梁对秦国进行压制,巩固安邑核心的魏氏领地,置换难以管理中山国,却能令赵氏封地连接,使赵氏争霸中原。 赵献子并非魏文侯担任执政便言听计从,晋国的执政早已只剩虚名而已,而是基于赵氏长远利益做出妥协,在长达两年间协助魏氏辎重,赵献子是被忽略的政治家。 ![]() 魏文侯 魏武侯封地图谋霸业乐羊耗时两年攻破中山国,形势已发生巨大变化,中山国无从足轻重的筹码,变成日后争霸中原的核心地带,是魏国稳定的重要根据地。 春秋时代齐国、楚国与晋国,中原霸权争夺皆围绕卫国,导致魏国东郡荒芜破败,直到西门豹治邺才得到改观,经历数年休养生息,农耕与商业都繁荣起来。 魏文侯在河西与秦国反复拉锯,随着吴起驻防河西压制秦国,从河西能直接攻略秦国,且河西耕地广袤物产富足,贫瘠的吕梁之地失去战略价值被无情舍弃。 中山国易守难攻,与赵氏、齐国和燕国接壤,能与东郡呼应遏制赵氏的扩张,也能为征伐齐国与燕国提供补给,魏文侯遂将世子魏击(魏武侯)封于中山国。 魏击在中山招募兵将,赵仓唐辅佐物阜民丰,灵寿的乐羊则是良将,诸多举措引起赵氏警觉,若魏击在中山培植势力,将魏氏核心转移至东方,赵氏邯郸会置于魏氏包围,届时有灭国危险。 韩氏也洞察到魏文侯的部署,提出瓜分赵氏的计划,魏文侯秉持“三晋联合对外”外交战略,以晋国延缓内斗,却随着公元前403年册封诸侯宣告终结。 魏武侯继位后与韩氏置换封地,巩固对东郡与中山控制,赵氏与楚国进行阻挠,导致魏武侯对赵国军事征伐,赵魏韩相互混战消耗,使齐国、楚国与秦国崛起。 ![]() 战国时代 总结:魏文侯与赵献子的政治较量,促成乐羊伐中山拉开战国大幕魏文侯重用乐羊伐中山国,抑制吴起的影响培养世子魏击;与赵献子政治博弈取得胜利,征伐中山国减轻劳师远征压力;谢绝韩氏瓜分赵氏的计划,源自魏氏尚未做好称霸准备。 魏文侯是优秀的政治家,理性引领魏氏登上霸主,纵然没侵害赵氏权益,但赵氏在压迫中的反击,终究使赵魏韩的联盟瓦解,乐羊伐中山国是魏文侯政治延伸,三晋因私利而内乱,拉开战国时代的大幕! 文献参考《史记》《资治通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期待您的点赞、关注、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