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大彻大悟?

 菩提竹 2021-04-03

不冷……,这是父亲生前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只有两个字!

人心是最复杂的,有时连自己都说不清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就像我,一个向来懦弱内向的人,竟然会在父亲临终前曾经两次冒出十分荒唐的想法,而且差点付出行动。

父亲第二次中风从发病到去世只有十二天,这是我迅速成人的十二天!

那年冬天,天寒地冻的夜晚尤其显得漫长。半夜十分,我被母亲急促的喊叫声惊醒了,火急火燎地爬起来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刚好十一点半。

奔到父亲的床前,全家人都已经围满了。看到父亲的神情还是清醒的,只是不能动弹,我夺门而出,一口气把伯父、叔叔们全都叫起来了。

父亲第一次中风距这次发病已有七八年了。一次晚饭过后,父亲说手麻,好像左胳膊没力气。当时谁都没有在意,包括父亲本人,都是没有这方面的常识。都以为只是劳累过度,歇几日便会好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父亲已经无法穿衣服了。赶紧送到医院,医生说是中风。住了半个月的院,命是保住了,却留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

从此以后,父亲的生活内容除了母亲照料日常起居以外,其他的时间都是在锻炼,康复锻炼。

父亲的意志十分坚定。按摩,站立,拄着拐杖慢慢挪步,一日不落。常常看见父亲的额头冒着豆大的汗珠,那只正常的右手紧握拐杖,颤巍巍的,艰难地往前挪动着。拖着不听使唤的左腿,努力摆动少有知觉的左臂,因为失去了平衡的能力,每走一步都是异常的艰难!

家人时刻陪伴在父亲的身旁,恐怕他跌倒,医生说这个病就怕摔跤。母亲十分担忧,劝他累了就歇歇,别硬撑着。

“病来如山倒,病去去如抽丝,你也不能急,慢慢来吧!”母亲把医生的话牢牢的记在心里。

“我不能就这样成了废人,还有好多事没办成呢,我得抓紧锻炼!”父亲的表情看上去平静如水,而那双眼睛里却充满了刚毅!

用了两年多的时候间,经过不断的努力,父亲的身体有了很大的变化,生活基本能自理了。

父亲很开心,总是说以后还能做事,不用做家里的累赘了。母亲每每听了这样的话都会“抱怨”几句:“好了就好,啥也不要你做。你只要能出去转转就好,整天呆在家里身上都闷的发霉了,哪个会说你是累赘!”

世事无常,人生哪有十全十美,空留遗憾却是十之八九!

听母亲说,那天晚上父亲摔了一跤。准备休息时,父亲走在床前打了个喷嚏,就是这个喷嚏让羸弱的父亲打了个趔趄,上半身一下子倒在了床上。

把父亲抬到床上,感觉没什么问题的二老都没放在心上。哪知睡到半夜出状况了,父亲胸闷气短,全身都不听使唤了。

站在床前,看着脸色苍白的父亲,吓得我六神无主。伯父和小叔简短商量后决定直接送进二院,那里的条件好些。

这时候我那些堂兄弟们都赶来了,众人一起把父亲放在单人床上抬起就走。

天黑路不好走,小叔在前面打着手电筒,我们弟兄几个轮流抬着父亲走在冷风中。母亲不停地问着父亲:“感觉怎么样?冷不?……”

怕颠簸,几公里的路走了许久,到了文曲桥才和伯父叫来的车子遇上。

国道上,车子开得很快,但也平稳。司机是伯父的学生,堂哥骑自行车跑到镇上喊起来的。

二院是一所规模很大的地区医院,小叔的同学在那里做医生。

检查,拿药,吊水,办理住院,一直忙到了天亮,但是父亲的情况仍不见好转。

大概在住院第三天的下午,小叔的同学把小叔和伯父叫到一边说明了情况:“你们回去吧,在这里除了花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父亲当时已经全身不能动了,可头脑是清醒的,还能说话,几个字几个字地往外挤,含混不清。

回到家里的父亲,看了看床前探望的亲邻心里什么都明白了。身子不能动,父亲还是坚持着朝每个人微笑,算是打个招呼表示感谢吧。

接下来的几日,父亲滴水不进,全靠着点滴维持他那脆弱的生命。很快,父亲的身子熬干了。每次给他换下来的贴身衣服都是湿漉漉、油腻腻的,身上到处都是水,带着油的那种汗水。

熬了几日,伯父把村里专门为逝者穿衣的老人请来。老人把手放在父亲的面前试了试,转头出来给伯父交代:“他这会儿出的是凉气,也就今晚上的事了,你们准备后事吧。”

从父亲回来,我一直都是浑浑噩噩的,整个人都没了主意,像是被抽了主心骨似的,直不起腰来,也不知道要做什么,一切都是听母亲和长辈们的安排。

听到老人的话,我再也控制不住了,趴在父亲床前痛哭起来。父亲吃力地睁开眼睛看着我,过了许久,他那干瘪的嘴唇张开了,慢慢的,慢慢的,用尽微弱的力气对我说:“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不哭……”

窗外寒风凛冽,室内躺在床上的父亲气若游丝,我情急之下上前把父亲抱在怀里,急切切地问到:“爸,你冷不?冷不?……”一遍又一遍地问着,嘴里和着泪水轻声喊着,咸咸的,苦苦的……

父亲好像在用力,好大一会儿才说出来:“不冷……”

这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只有两个字!

也许是对我不放心,也许是心有不甘,也许是还有太多的遗憾,父亲挺过了那晚,那个寒冷而又温暖的夜晚。

早上太阳升起,父亲忽然咳嗽的厉害。一阵接一阵的,脸都憋得通红,喉咙里好像有痰,咕噜噜的响,喉结上下移动着。

看着父亲痛苦的表情,想起这么多天的折磨,作为儿子眼看着自己的父亲躺在面前苦苦煎熬,却不能做点什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个滋味实在无法言表!

忽的,一个可怕的念头闪现出来,我一把拉过被子,真想用力捂住……,那样就可以让父亲早点解脱了!

手到父亲的嘴边,又放下了,反手把被子往下按了按,轻轻的。

熬到了中午,父亲的呼吸急促起来,喉咙里的痰还在响着,油煎火燎的痛苦让我又拉起了被子……

母亲看了赶紧叫住了我:“别盖的太紧了,你爸喘得厉害……”

现在想起来我心里有种深深的负罪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如果当时母亲没叫我,如果……

我不敢往下想了!

父亲走得很安详,在我怀里静静地走了,什么都没留下!

那一刻,仿佛天都塌下来了,我不知道以后遇到事情还能找谁去说,谁还能给我拿主意,谁还能让我无忧无虑的混日子!

父亲给我留下的财富让我受用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靠着这笔财富,我终于活出了自己,活出了模样,父亲期望的那种模样!

办好父亲的后事,我变了,变得像另外一个人。连母亲都说,我成人了!

父亲在的时候,无论大小事情都是父亲拿主意,我从来不操心,也用不着我操心。

父亲走了,不在身边,永远都不会回来了。我没了依靠,凡事只能靠自己!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次遇到事情我都会想,如果父亲在的话他会怎样处理,会怎样做。

记得有一年夏天,住本村姑姑的大儿子晚上给我家送了一筐酸柿子(西红柿)。那酸柿子红彤彤的,个又大,掰开来里面都是沙瓤的,咬一口酸酸甜甜的,汁水四溢,着实好吃。

父亲收工回家看着一堆酸柿子劈头就问:“你家今年没种几颗酸柿子,这哪儿来的?”

表哥笑了笑嘴一撇:“这是西河口的酸柿子,我刚弄来的,多着呢。吃不完,给二舅送点过来,吃完了我再去弄!”

一听是偷来的,父亲气的上前一脚就把表哥踹翻在地。

“给你说多少回了,不能偷不能偷,你怎么就是不听?”父亲一边骂一边打。

“你给我听好了,人活着要有骨气,想吃自己去种,别干那些下三滥的事,让人看不起!”

“你记住,你以后要是还敢去偷我打死你,你看我敢不敢!”

父亲还没骂完呢,表哥瞅了个空子一溜烟跑了。边跑边骂:“二舅,我好心给你送吃的你连个笑脸都没有还打我,你等着,我早晚放把火把你家都烧了……”

要说我这表哥可是让父亲操碎了心。姑父在煤矿上班,常年不回来。姑姑管不住表哥,初中没上完就把书包扔了,成天跟着一帮二杆子瞎混。为这事,父亲没少管教过他。

挨打没几天,表哥又出事了。他和几个街痞子打群架被抓进了派出所,要家里去交罚款领人。姑姑生气不愿去,说让他死在里面算了。

没法子,父亲一个人去把表哥带回了家。这一次父亲火大了,叫我几个堂哥把表哥摁住,结结实实地打了一顿。看他还是一脸的不服,父亲急了,转身拿起菜刀把表哥的手按在桌子上对姑姑说:“这孩子要再不管就毁了,姐你别问,我今儿非得把他制服不行!”

父亲扬起菜刀厉声喝道:“你改不改,你要敢说个不字,我就把你的手剁了,改不改?”

从来没见过父亲发过这么大的火,表哥的脸都吓白了:“我改,我改,二舅你放心,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改了就好,你有手有脚的干什么不好,非要去偷鸡摸狗的。男子汉要行的端走的正,你记住,人一辈子只能靠自己,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活着干死了算!”

还别说,从那比次以后,表哥真的改了。实际上,表哥是个聪明人。他后来跟人学木工,现在工地上包活干,日子过得不错。

姑姑经常跟表哥说:“要不是你二舅,你还不知道成个啥人呢!”

表哥对父亲自是毕恭毕敬,常常来看望父亲。在父亲生病的时候也是床前床尾的伺候着,尽心尽力地孝敬父亲。

父亲去世时,表哥跪在灵前痛哭流涕,和我们弟兄几个一起守灵,日夜不起!

父亲的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遇到事情,在人群中只要父亲一出现,大家马上就会自觉不自觉的向他靠拢,等他表态,人群不分男女老幼!后来我才明白,那是一种人格魅力,或者说是威望!

在农村,无论婚丧嫁娶,事主总要请一位有威望能服众的人来主事,这叫执事。

父亲就是这样的人。从我记事起,总是觉得父亲一直都在忙,这家娶媳妇,那家殡老人,东家闺女出嫁,西家孩子满月,这些场合总能看到父亲的身影。

就连有人儿子分家,老人做寿这样的事也会来请父亲。事多了就会影响家里的农活,母亲常说:“你天天忙的啥?忙的一年到头脚不沾地的图个啥?”

对于母亲的抱怨,父亲常常一笑了之。用他的话说就是:“人情贵似金,家门亲邻有事去帮个忙那是情义!谁家都有老小,谁家都有红白喜事,尤其是白事,老人去世了你就是再忙,地里的东西扔了也得去,这叫道义!”

有一回村里的一户人家老人去世,正值寒冬,出殡的那天遇上了麻烦。

这户人家在村里是孤门独户,为老娘操办后事要很多人帮忙。那时都是土葬,老太太走的突然,连棺材都没来得及预备。

孝子登门前来请父亲主事,父亲二话不说拉起跪在门外的孝子就走。

一声招呼,各家出人。账桌、礼宾、报丧、菜买以及打杂人等一切人事安排就绪,各路人马在父亲的指挥下迅速忙活开了,有条不紊。

连夜砍树打制的棺材十分沉重,新鲜的木料还往下滴水。糟糕的是出殡的那天雨雪交加,泥泞的山路尤显难行!

父亲一看那种情况感觉有麻烦,马上挑选壮汉组成两班人马,到时轮流抬棺。

送葬的队伍一直到山脚下都稳步前行,可上山就麻烦了,因为路窄无法落棺,可是抬棺的人吃不消了。

天上,鹅毛大雪漫天飞舞,脚下,陡峭的山路泥泞不堪。一时间,抬棺的队伍止步不前,落又不能落,走又走不动,僵在那儿了。

农村的人应该都知道,如果在送棺的路上出了状况那可是极不吉利的事情。这时的责任都在执事身上,人家事主把一切都托付给你了,你就要把事情尽量做的圆满。否则,没法向事主交待!

父亲也算是经历过场面的人,他哪能不知道此时的轻重!

没有丝毫犹豫,父亲站在前面大声喊到:“都给我听好了,咬牙坚持住,马上换人。”说着转身叫人打开几瓶带来的烈酒,让轮换的那班人都灌了几口,然后肩换肩的把人换了下来。

“所有的人都听着,换下来的人先灌几口酒,接着上去,能推就推,能拉就拉,反正都要用力,都听号令,没有命令谁都不准停下,不准撂肩!”

父亲看着所有的人都已就位,高声大喊:“预备,起!”一声令下,队伍在众人的簇拥下稳步前进。

一口气直到坟地才放下棺材,一切顺利!

当晚,事主又杀了一只羊,专门答谢送葬的汉子们。这位孝子来到父亲面前跪倒在地实打实地磕了三个响头,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父亲去世,抬棺之人全部都是外姓。我家是村里的大家族,本来用不着外姓人来抬棺,可他们都纷纷前来要求出力送父亲最后一程。

主事的伯父答应了,他是这样给家人说的:“所谓礼尚往来,人家为了表示心意,这是礼节,不能拒绝这份情义!”

父亲已经去世多年,我也和许多农村人一样,在外打工养家糊口。每日上班下班,过着平淡而充实的生活。

漂泊在外,心中常常想念着家乡,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梦中的常客。更有家乡的亲邻,时时挂念,挂念着那淳朴的乡情乡音!

每次回家,村里的老少见了我都热情的打着招呼嘘寒问暖,亲切的问候着家人。那神情,就像看见了亲人,又亲又敬!

我知道,凭我的资历还轮不到我来享受那份敬意,那是对父亲的尊敬,对父亲的怀念!

父亲的乐观、坚强、正直,父亲的重情重义、热心快肠,父亲的为人处世,父亲的人格魅力,这些都是留给我的精神财富!

有了这些财富,我的人生之路定会走的稳健,因为父亲一直都在身边!

在父亲去世的那一刻,我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面对生活中的磨难,决不能逃避,因为自己的路终究还是要靠自己,面对困境,面对无助,没有退路,唯有坚强!

人往往会在刻骨铭心的痛苦之后大彻大悟,父亲的言行举止教会了我如何做人,乡亲的重情重义让我懂得了感恩!

现在的社会,物欲横流,一切向钱看。然而,经历过人情冷暖的人都知道,这世上除了钱以外还有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情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