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K要给大家推荐的,是一本豆瓣评分高达8.8,曾获茅盾文学奖的神级历史小说——《金瓯缺》。 《长安十二时辰》的作者马伯庸连续推荐9次,阅读了无数遍并称之为“最喜爱的历史小说”!直呼看完两册“失魂落魄了好几天才缓过来”! 小K不禁好奇地打开这本书,没想到一开始读,就停不下来了! 这本书的魅力究竟有多大? 据小K的不完全统计,从2013-2020年,马伯庸至少9次提到《金瓯缺》。 包括各大讲坛,采访,以及自己的书单中。 对他来说,这本书像是他的历史小说启蒙和灵感来源,也是写作和优质历史小说的代表。 甚至称《金瓯缺》是他最喜欢的历史小说!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破碎时代,用极其精致的写法将悲壮渗透进字里行间, 正如他在与梁文道对话中说的那样:
2020年,马伯庸在硬核读书会时,还称这本书“写得太好了,越看越痛心”:
不仅马伯庸,著名作家二月河和孙晧晖也强势为它打call!
说了这么多,《金瓯缺》到底讲了什么呢? 它聚焦宋朝最富传奇色彩的北宋末年,讲述了一段民族血泪史。 在阅读过程中,小K了解到: 在古代,“金瓯(ou)”代表江山社稷,金瓯永固则代表江山永固,是所有皇帝的梦想; 而“金瓯缺”则意味着山河破碎、国破家亡。 在这样的书名下,讲述的必然是一份沉重的家国情怀、一段哀伤的历史往事。 所以,从开始打开这本书时,小K就感受到了浓厚的悲壮感。 这本书讲了老将种师道迫于皇命仓促出征,新一代的青年武将也敏感察觉到即将到来的危机。 在风雨飘摇之际,所有人纷纷投身到守卫边疆、收复国土的队列之中…… 作者徐兴业一改中国史书中注重帝王将相的传统, 将目光聚焦在这一个个鲜活,有血有肉的小人物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如梦的东京,凄惨的国难。 徐兴业酝酿此书时正值日寇大举入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候, 作者见于家国被难,内心的悲愤和痛苦自然无以言表,将血与泪写进了书里。 正如马伯庸所说“任何历史作品都是在写现在的故事”,《金瓯缺》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过去和现在。 《金瓯缺》创作过程也十分坎坷。 徐兴业先生于1938年开始酝酿此书,历经47年的心血创作,用四卷130万字将一个辉煌壮丽,山河破碎的时代呈现给读者。 创作期间还曾遭遇火灾,手稿尽失,凭着30年前打造好的情节结构才再次将小说写出来。 徐先生于1990年逝世,未能撑到茅盾文学奖的评选,《金瓯缺》也因此被追授为荣誉奖。 ![]() 看完书后,小K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忍不住为那个心碎的时代呼号,为每个努力化为泡影的人物哭泣。 豆瓣网友们对这套书的好评也是接连不断: ![]() ![]() 如果你也对那个可歌可泣的年代感兴趣, 想了解大时代下每个真实人物的心跳,小K推荐你一定要读一读《金瓯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