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四百多位皇帝,皇帝人人都羡慕,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成群、权柄举世无双。 但被普通人羡慕的皇帝不一定都过得好。 其中也有不少因各种原因,在其整个人生中,或人生的最后,过得很悲催的皇帝。
至于历史上最悲催的皇帝是哪位?估计每个历史爱好者的看法都不尽相同。 就如小编,觉得最悲催的是明朝的两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光宗朱常洛。 看到这,估计有读者会奇怪,这两位既不是亡国皇帝,也不是被权臣欺负的皇帝,明仁宗还是明朝著名的“仁宣之治”的开创人,为啥会说他们悲催? 下面就小编自己的观点说道说道。
朱高炽是历史上四大著名的仁宗皇帝之一,有这个谥号的皇帝,都是被儒生称之为明君的。 朱高炽在执政只有短短八、九个月的时间里,获得“仁”字谥号,得到了当时几乎全部读书人的称赞。 且当时的明朝,也正在走向巅峰,在这个阶段执政的皇帝,都是能好好享福和安安心心守业的太平天子。 按理说,朱高炽无论如何谈不上悲催。 不过,小编认为的悲催,非是他受到权臣欺压,或面临某种困局。 而是朱高炽辛辛苦苦熬了二十多年,好不容易熬出头,正该扬眉吐气和大展拳脚之时,却没能坚持长久。 打个比方,如某人遇到某件特别值得高兴的事时哈哈大笑,然后因突然出现某种心脏疾病,一笑不起。 所谓乐极生悲是也,悲催不? 朱高炽就是这种情况。
至永乐二十二年朱棣驾崩,朱高炽足足做了二十一年皇太子,才熬出头。 这二十一年中,朱高炽一直是在父亲朱棣的猜忌,及两个兄弟试图取而代之的各种斗争中度过的。 朱棣本身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做这种皇帝的继承人,在等待接位的日子里,大多不会好过。 朱棣这样的皇帝大多喜欢以自己的优点来要求继承人,且掌控意志特别强,无情的指数也很高。 历史上,在如朱棣这般强势的皇帝的监控下,能顺利熬到继位的继承人少之又少。
他们还几乎全是因满足不了强势皇帝父亲超高的要求,给逼得铤而走险的。 朱高炽能顺利地走到终点,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朱高炽在朱棣活着的时候,一直被猜忌和打压,甚至几次差点被卷入到阴谋事件中被废。 可朱棣为了自己能专心的对外征战,到底还是授予了朱高炽不少权力,把内部事务基本全交给了儿子。 至永乐朝中、后期,明朝其实是出现了皇帝朱棣和皇太子朱高炽共同执政的二元政治体系。 因此,朱高炽在苦熬,等待继位的时候,不是那么悲催,他是很有权的。 当然,这个权力,被朱棣划定了范围,不能超出。
最后,到底还是让朱高炽坚持下来了。 坚持下来之后,就是悲催了,在朱高炽毫无顾忌的,准备按照自己的理念,努力创造新的盛世时,只当了不到九个月皇帝就驾崩了。 努力一辈子,经过了无数考验和艰辛,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东西,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享受胜利果实,这就是我认为他悲催的原因。
朱高炽的后代子孙,明光宗朱常洛和他的情况极其相似。 朱常洛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长子,于万历二十九年被册封为皇太子。 他这个皇太子同样不受父亲待见,朱翊钧喜欢的是宠妃郑贵妃所生的三子朱常洵,也就是后来据说是被李自成烹杀后吃掉的那位福王殿下。 朱翊钧在未册封皇太子前,就没想到过要让长子朱常洛当继承人,是群臣以不能“废长立幼”的理由,逼得他被迫让朱常洛当了继承人。 即便如此,朱翊钧也一直在想方设法废掉长子朱常洛的太子之位,想换上喜爱的儿子朱常洵。 为此,朱翊钧一度几十年不上朝理政,只为了跟大臣们斗气,气他们逼自己让朱常洛当太子。
所以,朱常洛在当皇太子时就很悲催了,他的父亲几乎对他不管不问,没有培养他做下一任皇帝的心思。 包括朱常洛的儿子们(他生了七个儿子,五个夭折,只长大了两个),即后来的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和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到了读书的年纪,应该要专门安排博学大儒教导时,他们的皇帝爷爷都懒得管。 朱翊钧从心里没把身为长子的朱常洛,以及两个孙子当成继承人。 如此,朱常洛苦苦熬了十九年,直到万历四十八年时,朱翊钧驾崩后,才算松了口气。 但悲催的事马上来了,在父亲的高压下,好不容易熬出头的朱常洛在当了一个月皇帝后,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果实,就暴毙而亡。
她在朱常洛登基后,送了十名美女给他,朱常洛没有忍住诱惑,导致身体出现巨亏。 然后,郑贵妃又指使亲信太监给他吃了某种泻药,让他的身体亏上加亏。 之后,感觉身体已经不行了的朱常洛,为了挽救自己的生命,又吃了某大臣送来的所谓仙丹。 最后,他一命呜呼了。 朱常洛比老祖宗朱高炽更悲催的是,他在当皇太子的十九年里,就毫无权柄,当上皇帝后,因为时间更短,也没能在政绩上留下丝毫痕迹。 朱高炽好歹还混到个仁宗美谥,留给儿子的也是安定盛世,朱常洛就没那么好待遇,留给儿子的也是千疮百孔的乱世。 这两位明朝皇帝,我都觉得很悲催,相比之下,明光宗朱常洛更惨一些。
至于谁最悲催,还是如前面所写的,各人的观点可能有所不同,我认为的就是明朝的这两位皇帝。 如果读者有不同意见,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说出你的观点,大家一起来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