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莞市常平镇——叶氏宗祠(57)

 襄阳孙金福 2021-04-03

202142日(星期五)上午,到东莞市大朗镇华南汽车配件城,了解商户经营情况,计划下午拜访东莞市汽车配件用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东莞市华南汽配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伟文、总经理黄梓豪父子二人。

午饭后,时间尚早,就近参观游览位于东莞市常平镇还珠沥村——叶氏宗祠

叶氏宗祠地处还珠沥村广场的丘陵地带山坡上,从下面上几个台阶才到还珠沥村的小广场,广场的左边有一个碑,正面是叶氏祖训,背面是“同心同德”,祖训是:明明我祖、奕世流芳、基肇春秋、功显汉唐;宋元明清、德业煌煌、胥缘义训、授受有方;追维先德、提示要纲、凡我后嗣、静听彝章;古昔所向、诗书农桑、文明进化、并重工商;各执一业、母怠母荒、矢勤矢俭、力图自强;百行之本、首在伦常、孝亲事常、必敬必庄;姻睦任恤、诚信是将、行之有恒、物望孚乡;礼义廉耻、立身大防、张此四维、荣逾冠裳;国忧家也、为栋为梁、扶危定倾、美济忠良;遐迩宗族、一本南阳、互相亲爱、视同一堂;岁时蒸尝、济济跄跄、享祀不忒、降福孔长;复膺拳拳、长乐永康、我言维服、勉旃勿忘。

叶氏宗祠始建于明代,三间三进,合院式建筑布局,面宽13.2米,进深25.5米,建筑占地面积336.6平方米。宗祠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山墙,碌灰筒瓦,绿琉璃瓦当及滴水;头门两侧设塾台,檐下彩绘壁画,木雕如意斗拱梁架精美细致。该祠对研究明清时期东莞地区祠堂和家族历史具有一定价值。目前叶氏宗祠已经成为村民文化娱乐活动中心。

据史料记载,叶姓最初并非姓'叶’,而是姓'沈’,所以后世叶姓家谱常有'沈叶同宗’之说。民间更有“叶沈不分”、“叶皮沈骨”之说。

    在叶氏族谱的封面通常放着《始祖叶公像》的画像,他实质上是春秋时楚国贵族沈诸梁,字子高,是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才能出众,被楚惠王任派到河南南阳叶邑作行政长官。因楚国称县尹为“公”,故称“叶公”。

其实沈诸梁就是成语故事“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叶公是否真的好龙的史实有待考证。不过根据历史记载,叶公治叶邑期间,励精图治,兴水利、劝农桑,组织群众修筑了东、西二陂,蓄水浇田,是有口皆碑的好官。

  叶公被尊奉为全世界叶氏的姓始祖,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天下所有叶姓人的共同姓氏标记——“叶”,源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的叶县(叶邑)。

叶姓历经磨难,跋涉千山万水,从河南、湖北、江西、广东梅州等地,迁徙至东莞,广东叶氏遵叶大经为始祖。自从叶大经定居梅州之后,梅州叶氏便迅速地发展开来,成为当地大族,子孙繁盛,不断地向本省境内的其他地区以及周围的江西、福建等省,乃至四川迁徙。

广东还有一支尊叶梦蕃为始祖。叶梦蕃为叶氏始祖沈诸梁八十二世孙,叶公梦蕃字郁,生于北宋年间,祖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叶公梦蕃生有春一、春二、春三、春四、春五、春六、春七等七子,后裔在南雄、江西龙南、潮州揭阳、广西贺州等地衍发。常平镇桥沥村叶姓,就来自沈诸梁,叶姓后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